本书为萧乾夫人文洁若对巴金和萧乾俩老头儿交往的深情回忆。穿越历史,为我们讲述了两位老人的风雨人生和坎坷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走进一代文学巨匠的平实生活与丰厚的内心世界,去探寻,去追忆和思索。作为一本回忆录,尤为珍贵的是它收录了巴金与萧乾从1952年到1999年之间的125封通信,很多都是首次面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俩老头儿(巴金与萧乾)/风雨岁月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文洁若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萧乾夫人文洁若对巴金和萧乾俩老头儿交往的深情回忆。穿越历史,为我们讲述了两位老人的风雨人生和坎坷的心路历程,让我们走进一代文学巨匠的平实生活与丰厚的内心世界,去探寻,去追忆和思索。作为一本回忆录,尤为珍贵的是它收录了巴金与萧乾从1952年到1999年之间的125封通信,很多都是首次面世。 内容推荐 巴金不仅仅是文学家,巴金首先是伟大的道德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他在20世纪的中国,犹如卢梭在18世纪的法国。列夫·托尔斯泰在19世纪的俄国。 萧乾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成熟的象征。他晚年的作品和思想“极成熟,极聪明,它们尖锐,但不刻薄,它们深刻,但不生僻,总是那么通情达理,总是那么有力有理有节”。 假若巴金不认识萧乾,巴金还是巴金,但假若萧乾不认识巴金,就不一样了。萧乾曾说:“我一生最大的幸运之一,是在30年代初在北平结识了巴金,70年来一直保持友谊。如果不是这样,我一生会走更多的弯路。沈从文教我怎样写文章,巴金教我如何做人。” 目录 前言一/l 前言二/3 巴金:“忏悔” 一 昨日当我年少时/3 (1904—1923) 二 赴巴黎·闯入文坛/12 (1924—1933) 三 小三子和小叶子/20 (1934—1939) 四 代表作《寒夜》问世/34 (1940—1949) 萧乾:心债 一 在暗淡的灯光下/45 (1910—1928) 二 蔚秀园巴萧初识/54 (1928—1934) 三 被文艺女神抛弃/63 (1935—1939) 四 萧乾的指路明灯/76 (1940—1949) 附录一:书信 巴金致萧乾64封,萧乾致巴金6l封/107 附录二:文章 挚友、益友和畏友 萧乾/197 巴金:一个敢于透视自己的人 萧乾/210 心债 萧乾/212 巴金印象 文洁若/216 试读章节 整整一个世纪前的11月25日(农历十月十九日),一个宁馨儿在成都通顺街一座大公馆里呱呱坠地。头天夜间,母亲做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梦。送子娘娘告诉她:“这个娃娃本来是给你的弟媳妇的,因为怕她不会好好待他,所以送给你。”① 一觉醒来,产妇刚好在自己的诞辰分娩,她格外疼爱这个新生儿,从小对他循循善诱,教导他:“爱一切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助的人。”此儿在成年后写的回忆中,称亲娘为“我的第一个先生”②。 这位知书识礼、谦和厚道的妇女,再也想不到日后她这个儿子会成为人品和文品均受举世敬仰的思想家、作家——2004年喜迎一百零一岁华诞的巴金。 巴金,原籍浙江嘉兴。到了高祖李介菴这一代,移居四川成都。曾祖李瑶、祖父李镛都做过县官。关于李镛,巴金是这样介绍的:“祖父是一个能干的人。他在曾祖死后,做了多年的官,后来‘告归林下’。他买了不少的田产,修了漂亮的公馆,收藏了好些古玩字画。 他结过两次婚,讨了两个姨太太,生了五儿一女,还见到了重孙。”③ 巴金的父亲是长子,叫李道河。二叔李道溥,清末举人,后赴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法律。民国后,成了大律师。他器重巴金,曾给这个早慧的侄子讲解《春秋》、《左传》。三叔李道洋也曾留学日本,与李道溥进同一座大学,回国后任南充知县。辛亥革命后丢了官,回成都赋闲。大姑妈排行第四,叫李道沅。祖母汤氏生了以上四个子女,继祖母濮氏生了五叔李道沛。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最后被妻儿逐出家门,沦为“惯窃”,病死狱中。六叔李道鸿则是祖父的宠妾曾姨太所生。 由于李道河官运不济,他的妻子陈淑芬没少跟着受罪。陈思和指出:“巴金已经有了生命但尚未出世的一段日子里,他母亲是在忧郁伤心,担惊受怕,忍气吞声中度过的。这正是巴金生命的形成时期,母亲的忧郁对他的性格形成不会没有影响。”④只有从这一点着眼才能解释巴金为什么反复这么诉述了:“黑暗,恐怖,孤独,在我的灵魂的一隅里永远就只有这些东西。……我永远走着那寂寞的大沙漠……”⑤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时,已有二兄二姊。大哥叫李尧枚,二哥叫李尧林(按照大家庭惯俗排行,巴金称他三哥)。 巴金长到五岁,父亲李道河出任广元县令。母亲带着五个子女,从成都到了川北的广元,与丈夫团聚。家里聘请一位刘先生,教孩子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晚上,母亲教他们读《白香词谱》或娓娓动听地给他们讲故事。 P3-4 序言 大老头儿巴金只长于二老头儿萧乾五岁三个月,萧乾却把巴金称做他的“挚友、畏友、益友”,在持续六十六年的交往中,对“老巴”口服心服。萧乾也有不听巴金话的时候,因而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突出的是遗弃第一个妻子王树藏的问题。为此,1939至1953年这十四年间,他经历了三次婚变。二十九岁至四十三岁这人生的黄金时代,他在纯文学方面的成绩不多,当然与家庭生活以及心情有关。 几年前,由于病情的关系,巴金不得不接受手术,从此,不能再言语了。他对身边的医护人员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从今以后,我将为你们继续活下去。”这十四个字是耐人寻味的。巴金了解自己生命的意义。这个“你们”也可以包括中外广大读者以及尊崇、热爱他的文品和道德素养者。 1984年5月,巴老作为中国笔会会长,率领由十五位作家组成的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笔会第四十七届代表大会。回国后,在北京沙滩的中国作协会议室举行了一次汇报会。副团长朱子奇说:“巴老的威望极高。他只要在大会会场上一坐,哪怕一言不发,也还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窃以为,为了本国,为了世界,巴老再痛苦也应该活下去,他的生存是有深远意义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二老头儿萧乾留给世人的最后十四个字是七个“劳驾”。1999年2月6日,他自知大限已至,采取果断的行动,实现了“写到不能拿笔的那一天”这一夙愿。他一边声嘶力竭地喊“劳驾、劳驾、劳驾……”一边使出吃奶的力气把北京医院的大夫们好不容易为他插进去的包括鼻饲用的胃管在内的各种管子统统拔掉了。由于使劲过猛,引起胃出血,接着就是并发症,五天后,他那落拓不羁的一生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回顾巴金和萧乾走过的道路,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启迪善良的人性。鞭笞一切丑恶,在国家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日子里,为和平,为正义奔走呼号,不遗余力。今天,我们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纵观这两个老头儿的生涯,一种崇敬与自豪油然而生。相比之下,日本尽管已造就出两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大和族惟有彻底摆脱狭隘的岛国根性,才能产生对世界人民和正义事业有深远影响、高瞻远瞩的记者、思想家、政治家! 最后,祝愿巴金老人延年益寿,因为作为中国知识分子良知的楷模。他是不可取代的。 文洁若 2005年5月2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