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珍藏图鉴丛书》内容详实、精确,生动地展现了奇妙的自然生态。每册都有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和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的描述,装帧精美,使用方便,就像包罗万象的自然博物馆,是读者学习、了解各类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天文、地理知识的理想读物。本书是系列之一,收录了全世界800余种鸟,配有800多幅彩色照片。权威性的内容,清晰的照片以及系统的论述方式,使本书成为关于鸟类的颇具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工具书。
权威性的内容,清晰的照片以及系统的论述方式,使本书成为关于鸟类的颇具欣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工具书。本书收录了全世界800余种鸟,配有800多幅彩色照片。在作者的精心编纂下,使读者无论在居家庭院还是山林野外,都能藉此认识这些大自然美丽的自由精灵。
本书对所收录的每种鸟均有深入浅出的文字描述和附有注解的照片,使其重要特征和特性跃然纸上。
本书向鸟类爱好者介绍了书中收录的每种鸟的外型、习性、飞行特征、羽色、食性、鸣声等知识,并介绍了其地理分布、辨认要点等知识。书后还附有简明扼要的专有名词解释。
食火鸡(Southern Cassowary)
体形健壮,无飞行能力的大型鸟类,生活在植被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羽毛质地粗糙,且有些羽毛尖端特化成长长的发状细丝;翅膀短小,在飞羽着生处只具有羽翮:头部裸露,颈部有红蓝色的垂肉,垂肉的颜色会随着年龄而发生变化;当鹤鸵受到惊扰时,常把头低下钻入密林中,这时头顶的角质冠,便产生了保护作用;利用狭窄的喙取食掉落在地面上的果实,也吃绿色植物、种子和小型动物;大多单独活动,叫声复杂多变,包括有“嗡嗡”声、“嘶嘶”声、低沉的“隆隆”声,以及吼叫声;雌鸵体形稍大于雄鸵,头颈部颜色较明亮,角质冠也较高,在繁殖季节,雌鸵和数只雄鸵交配,并把蛋分别产在各雄鸵的巢中。雏鸟全身裸露,在刚出生的9个月里都由雄鸵照料。
·巢位于树下落叶层上,浅凹状巢,内衬草和落叶。
·地理分布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的雨林中。
·附注脚爪强壮而锐利,用于搏斗。
P40
人类为了模仿鸟类飞行,曾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也设计出许多便利而实用的航空工具:鸟类的形象不仅出现在艺术作品中,也出现在硬币和钞票的图案设计上;家禽业一直是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养鸟、赏鸟和驯鹰等活动,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人类所使用的航空工具和鸟类的身体结构有许许多多相似之处,以下图的超音速飞机和黑腰朱鹭为例,二者的外形都是流线型的,因此能够减少飞行中的空气阻力,即使是低速飞行时,在宽大的翼辅助下也能保持平稳。
动力与技术
飞机的动力、速度和飞行距离都远远超过鸟类,但是鸟类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技巧,例如无须助跑就能起飞和着陆,这是飞机无法比拟的。
鹅毛笔
早期的人类把大羽毛(通常为鹅毛)中央羽翮的基部剪尖撕开,做成笔尖,利用中空的羽毛管作为储存墨水的笔管,这种鸟羽做成的鹅毛笔是中古世纪重要的书写工具之一(右图)。
头盔上的羽饰
以鸵鸟的羽毛装饰骑兵头盔的灵感,来自于王霸鶲(下图)鲜艳醒目的冠羽,不同的只是王霸鹟的冠羽向一侧倾斜,而不像头盔是向前后开展。
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的条目按照鸟类的族群分类,每个条目描述一个鸟种,描述的内容包括外形、栖息地、食性、巢和地理分布等识别特征。条目的顺序按照鸟类的系统分类地位来编排,首先分成雀形目和非雀形目,将同一目中同科的鸟集中在一起,在每一科中,亲缘关系较近的种也会编排在一起。读者可以对照每一种鸟的栖息地和行为特征(见18~37页的基本类型图解),也可以直接从索引中条目的学名和常用的俗名来查阅本图鉴。
……
(引言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