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共收文章21篇,内容分为六个专栏:教育与社会、宗教与神话、学苑撷英、随笔与札记、学界动态以及往事访谈。其中,教育与社会是本本辑的主题。
本书的特点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外国历史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相结合,关注转型中的中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经济-社会史评论(第3辑)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
作者 | 侯建新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辑共收文章21篇,内容分为六个专栏:教育与社会、宗教与神话、学苑撷英、随笔与札记、学界动态以及往事访谈。其中,教育与社会是本本辑的主题。 本书的特点有: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外国历史与中国历史相结合,学术品位与大众口味相结合,关注转型中的中国。 内容推荐 本辑共20篇文章,分设为六个栏目,其中教育与社会是本辑的主题。 教育与社会:社会的知识化,越来越凸显出教育的地位。在学校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公众话题的前提下,不妨对历史上的中西教育作一个反向观察。本栏的八篇文章中,有六篇围绕西方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涉及德国大学的近代化、近代英国的初等教育改革、英国的高等教育、中世纪大学的源起及其基本特征,以及拜占庭的学校与教育等方面。由于时空的间隔,这些介绍也许不能为当代中国的教育变革提供某种直接的经验参照,但却会促使我们对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以及教育的基本精神进行再思考。另外两篇分别就皇权对中国传统书院的支持及其动机、罗家伦在民国大学教育史上的角色进行述论,也自有其特定的视角与意蕴。 宗教与神话:宗教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辑的四篇文章,分别探讨了西欧中世纪修道士的生活状态、古典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政治派别与宗教政治思想、伊斯兰教与民主问题,以及宗教仪式在西欧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学苑撷英:本辑的三篇文章,一篇讨论民国时期上海的人力车夫救助问题,意在透过不同社会机构、团体与群体的“现场”表现,揭示人力车夫这一城市人群救助问题背后的错综,一篇是有关农村妇女分娩方式的考察报告,实际上展示了当代陕西农村妇女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另外一篇则通过对史前欧洲狩猎者巫术艺术的解读,尝试还原克罗马农人的生活与文化场景。 随笔与札记:本辑两篇文章中,张芝联先生惠赐的大作,可以看做是对“西方中心论”的一个回应。“中国的经验”,提示我们必须对以往的认知与诠释进行反思。老农在带我们体验雪山的同时,呈现了一个文化人的关怀:自认为身处现代甚至后现代的我们,依然有必要把握人与自然的边界,保持对自然的敬畏。 学界动态:本辑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当代俄罗斯史学界有关苏联社会史的研究动态和西方学界对近代早期英国妇女史的研究状况,传达了经济—社会史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信息,对国内史学界的讨论有提示作用。 往事访谈:齐世荣先生以亲历者的身份,为1958年的高校大跃进留下了一段难得的资料。荒诞年代虽然已成为过去,但对今天大学里的人们依然有警示的意义。 目录 内容提示 教育与社会 德国大学的现代化 近代英国的初等教育 1560一1640年英国教育革命 牛津大学的起源 中世纪大学的社团性结构 拜占庭的学校与教育 皇权与书院:君主的举措及其动机 大学史上的罗家伦 宗教与神话 中世纪早期的修道士群体 古典伊斯兰世界的宗教政治派别 伊斯兰教与民主问题——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透视 中世纪基督教仪式的社会功能 学苑撷英 人力车夫救助:以民国时期的上海为中心 关中农村妇女分娩方式演变——一份来自秦村的报告 狩猎者的艺术:克罗马农人史前文化考察 随笔与札记 启蒙无止境:中国的经验 感受玉龙雪山 学界动态 近10年俄罗斯史学界的苏联社会史研究 西方学界关于近代早期英国妇女史的研究 往事访谈 1958年高校大跃进 立足学科前沿,直面社会现实 ——本刊举行“经济一社会史”专题座谈会 英文目录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