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本书通过广泛搜救海内外现存的会馆志、笔记手札等资料,开展实地社会调查,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取向社会史的角度,把会馆置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中,全面考察了会馆发展演进过程及其兴盛的背景,渗入分析会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阐述和论证了会馆的历史地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会馆史/中华文化专题史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作者 | 王日根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本书通过广泛搜救海内外现存的会馆志、笔记手札等资料,开展实地社会调查,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取向社会史的角度,把会馆置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中,全面考察了会馆发展演进过程及其兴盛的背景,渗入分析会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阐述和论证了会馆的历史地位。 内容推荐 会馆既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又颇能因应社会变迁而历久长新。它并不等同与西方的商业基尔特,而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形态。在明清时期,会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科举制度兴盛和人口流动频繁而兴起,以乡土为纽带、流寓客地的同籍人自发设置,它成为流动社会中的有效整合工具,显示了其对家族组织的超越和对社会变迁形式的适应和创造,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及其限度。 本书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通过广泛搜救海内外现存的会馆志、笔记手札等资料,开展实地社会调查,运用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取向社会史的角度,把会馆置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中,全面考察了会馆发展演进过程及其兴盛的背景,渗入分析会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阐述和论证了会馆的历史地位。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源涓流长,有容乃大” ——中国会馆的源流与演进/27 第一节 会馆的界定/27 第二节 会馆发展演进的阶段性/30 一、会馆前史/30 二、崭露头角/38 三、群星璀璨/46 四、蜕变分化/70 五、趋新转型/87 第三节 会馆发展的地域差异性/98 一、首善繁盛/98 二、阑阅喧腾/120 三、墟场景观/132 四、移民乡井/144 五、会馆地域分布的特点/145 第四节 会馆的海外扩展/150 一、海外会馆的发展/150 二、海外会馆发展的特点/169 第二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会馆的兴盛背景及内部运作/174 第一节 市场机制与会馆/174 一、明清交通的便捷与贩运商业的发展/174 二、明清商人与会馆的兴办/192 三、商业性会馆的内部运作/207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会馆/233 一、明清人口迁移新特点/233 二、人口流动与会馆的建设/245 第二节 科举制度与会馆/263 一、地域政治观念与会馆/263 二、明清科举制度与会馆的互动/269 第三章 “聚乡人,联旧谊” ——会馆的社会功能/289 第一节 明清阶级关系的变化/289 一、“四民”观念的模糊化/289 二、贫富贵贱的急速转变/297 三、阶级利益的明朗化/300 第二节 会馆与社会整合/303 一、会馆内部整合/304 二、会馆与地方社会的整合/324 三、会馆与中外文化的整合/331 第三节 会馆与政府的关系/335 第四章 “敦厚仁恕,保全信义” ——会馆的文化内涵/369 第一节 会馆的建筑设置与区位分布/370 一、建筑设置/370 二、区位分布/387 第二节 会馆的神灵崇拜/391 一、会馆的神灵设置/392 二、会馆的神灵脸谱/396 三、会馆神灵崇拜的文化内涵/406 第三节 会馆文化的取向/409 一、海洋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互渗/409 二、士绅文化与庶民文化的交融/414 三、文化继承与文化更新/416 结语:由社会变迁反观会馆的历史地位/426 一、会馆与诸种社会组织/426 二、会馆与文化交流、文化融合/434 三、会馆与道德建设、道德维护/437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444 后记/455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