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影,主要是好莱坞电影来讨论犹太人问题的再现,王炎的新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面向。本书借重对若干部电影文本的分析,在话语世界的文化研究中首度开敞了这一重要议题,借助电影文本,作者尝试进入相关的话语与社会脉络,去触摸并把握此间不无反复的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历史、文化语境、社会心态与微妙的记忆和情感结构,以跨学科的视角分析“历史见证”影片银幕背后的意识形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奥斯威辛之后(犹太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王炎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通过电影,主要是好莱坞电影来讨论犹太人问题的再现,王炎的新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面向。本书借重对若干部电影文本的分析,在话语世界的文化研究中首度开敞了这一重要议题,借助电影文本,作者尝试进入相关的话语与社会脉络,去触摸并把握此间不无反复的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历史、文化语境、社会心态与微妙的记忆和情感结构,以跨学科的视角分析“历史见证”影片银幕背后的意识形态。 内容推荐 银幕不是一扇透明的窗户,但光影会让我们产生“窥视”历史的幻觉。好莱坞电影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文化消费的中心话题。大量的历史影片以冲击力很强的史诗性叙事塑造着观众 的历史意识。特别是“二战”屠犹题材,这个当代西方政治意识形态中的核心话语,已成为美国学院体系中发展成熟的庞大学科,而影像再现“大屠杀”更隐含着复杂的价值判断。本书以跨学科的视角分析“历史见证”影片银幕背后的意识形态。 目录 序:幽灵之镜 引言:一个古老民族的影像寓言 上编:影像生产与屠犹记忆 《出埃及记》:现代的“摩西”神话 出埃及记 大屠杀后的犹太复国 口述复源的“浩劫” 何处才是许诺的家园 《浩劫》:口述再现的“屠犹”记忆 当口述超越了画面 让历史“在场” 宽在集中营死亡 逝者已逝,追者安追 《纽伦堡审判》:一个犹太军官眼中的世纪审判 纽伦堡的旁观者 法律背后的政治角逐 仪式化的司法公正 以国际法的名义 《慕尼黑》:“犹”疑的“反恐”行动 败走奥斯卡 1972年的慕尼黑事件 从《辛德勒名单》到《慕尼黑》 “屠犹”给“反恐”一个理由? 难以逃脱的“人类状况” 下编:历史叙述与重构“真实” 一个国家的诞生:驱逐与复国 驱逐犹太人的历史 以色列建国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1974年)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 对话:纳粹屠犹与南京大屠杀比较 附录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结语·后记》——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结束语 新帝国的离心力——美国“反恐”语境中的意识形态 西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