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文学演义(上下大众素质书)
分类
作者 钱念孙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什么流行的各种文学史,都是用抽象思维方式写成的理论著作?为什么文学史不能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尤其是既生动介绍作家的“文”,又形象描绘作家的“人”,使作家的人生风貌和精彩作品相映生辉呢?本书作者用演义的形式来写文学史——融理论和形象于一体,汇学术与艺术于一炉,使文学史像它的发生过程一样异彩纷呈,饶有兴味。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发展充分:从远古神话,到诗经、楚辞、汉赋、魏晋诗文,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可谓峰峦迭出,代有高峰。用演义的形式撰写文学史,以前没有先例,这里只是初次尝试。不过,本书虽名为演义,所叙故事和佳话,尽管在细节和对话上,有一定的点染和补充,却都是以史料为依据的。本书在注意演义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又注重把握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以有助于读者轻松掌握中国文学史知识,并获得读书悦心明智的乐趣。

目录

引言

第1回古神话开篇呈异彩

诗三百集萃流芳泽

第2回兴诗教孔孟尚致用

乐逍遥老庄崇无为

第3回表丹心屈原撰楚辞

恃高才相如陈汉赋

第4回司马迁发愤著史记

父兄妹笃志编汉书

第5回汉乐府缘事发真情

刘兰芝殉身明素志

第6回曹操观海遗名篇

曹植逃生展捷才

第7回文姬出塞泄悲愤

王粲登楼涌乡思

第8回嵇康绝响广陵散

阮籍垂名咏怀诗

第9回陶渊明弃官归田园

谢灵运辞官游山水

第10回鲍明远失路叹寒门

庾子山羁留哀故国

第11回王子安妙文滕王阁

骆宾王续诗灵隐寺

第12回陈子昂蓟丘伤古今

王之涣旗亭比高低

第13回孟浩然隐居鹿门山

王摩诘避祸辋川园

第14回李太白豪吟称谪仙

杜少陵忧国成诗圣

第15回白居易垂泪湿青衫

刘禹锡题诗刺权贵

第16回韩退之古文起八代

柳宗元妙笔记永州

第17回李长吉觅诗逞鬼才

杜牧之咏史超群伦

第18回李商隐无题难索解

贾浪仙警句费推敲

第19回温庭筠独秀花间词

李后主国破得佳篇

第20回欧阳修游乐醉翁亭

范仲淹抒怀岳阳楼

第21回梅尧臣嗜诗成痼癖

王安石炼字点龙睛

第22回柳三变词赢群芳心

宋子京句得宫嫔情

第23回苏东坡雄豪赋赤壁

李清照哀婉叹黄花

第24回黄庭坚题画惹诗祸

周邦彦争艳遭贬逐

第25回秦少游失意怨飞红

贺方回寂寞愁梅雨

第26回陆放翁魂断沈园情

辛弃疾梦牵沙场兵

第27回范成大使金记壮行

姜白石咏梅得佳姬

第28回关汉卿称雄元杂剧

王实甫夺魁西厢记

第29回白仁甫讴歌痴情女

马致远巧绘断肠人

第30回包公戏申雪黎民恨

琵琶记细诉五娘悲

第31回元好问悲恸吟丧乱

杨维桢持节作妇谣

第32回罗贯中演义三国史

施耐庵浓墨水浒传

第33回吴承恩奇想西游记

笑笑生艳绘金瓶梅

第34回冯梦龙慧眼辑三言

汤显祖匠心成四梦

第35回李梦阳复古反台阁

袁宏道重今抒性灵

第36回蒲松龄孤愤寓聊斋

吴敬梓傲骨讽儒林

第37回曹雪芹情寄红楼梦

孔尚任血染桃花扇

第38回龚自珍笔吐风雷气

黄遵宪诗开海外天

第39回吴趼人谴责怪现状

李伯元笔锋刺官场

第40回刘铁云哭诉记老残

曾孟朴愤世绘孽海

试读章节

话说在那茹毛饮血、结巢钻木的生民之初,人类对自己的由来、日月的运行、万物的生灭、四季的变化,都感到玄妙莫测;对电闪雷鸣、狂风骤雨、凶禽猛兽、生老病死,更是怀有难以名状的恐惧。他们认为在人类以外,还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在指挥、控制着一切,主宰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于是,一切自然力在他们心目中,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如太阳成了太阳神、水成了水神、火成了火神、风成了风神等等。

古代先民在想象中创造了神,自然要对神的行为进行猜想和推测。他们植根自己的现实生活和劳动经验,依据自己部族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业绩,编创了许多神的故事和传说,在口头广为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发展。神话的产生,大致如此。

中国古代神话,丰富而精彩。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共工头触不周山,黄帝战蚩尤,刑天舞干戚,还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等,无不以神奇的想象、生动的形象,给人以无穷兴味、无限遐想。其中详隋,且听道来。

传说远古之初,茫茫宇宙,天地莫分,混沌一团。然而,这混沌中潜藏的天地灵秀、日月光华,却孕育着一个神奇的活物,他就是中国创世神话的主人公一盘古。

盘古龙首人身,躯长百尺,于冥冥混沌之中,吮吸宇宙灵气,养精蓄锐,修炼生长。过了一万八千年,他忽然醒来,睁开眼睛一看,漆黑一团,万物不见。“真讨厌!怎么这般黑暗?”他一边嘀咕,一边寻得一把利斧,用力横劈过去。“哗啦!”随着山崩地裂似的一声巨响,混沌一团的宇宙破裂开来,只见那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为天空;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凝为大地。

盘古分开天地,担心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擎天柱一般,撑在天地中间。天升高一丈,他的身子就增长一丈;地下沉十尺,他的腿就增长十尺。如此过了很长时间,盘古成了身长九万里的巨人,天和地也各归其位,相距遥远,再也无法合拢了。

盘古对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和地,怀有深厚感情,临终之时,决定用身躯来装扮天地,让天地变得更加完美。他把自己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隆隆雷鸣,双眼变成太阳和月亮,头发变成星星……最后,盘古高大的身躯倒在地上,变成中国的五座大山:头变成泰山、脚变成华山、腹变成嵩山、左手变成衡山、右手变成恒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田地,皮毛变成花草树木;牙齿、骨头、骨髓等,分别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和圆润的珍珠,连身上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①

天地开辟出来以后,一个名叫女娲的天神,降临大地。她看到这里高山连绵、江河纵横、古木参天、花草茂盛,不禁连声赞叹。她在大地上尽情地走着、玩着,觉得比那单调空旷的天宇有意思多了。可是玩了数天,她渐渐感到孤单和寂寞:“多好的地方,无人共同游乐,实为憾事!”她不禁感叹:“若有人生活在这块土地之上,岂不美哉!”

于是,女娲来到一条河边,顺手抓起一块黄泥,仿照自己的模样,捏起小人来。谁知捏成的小人放到地上,居然会走、会蹦、会说、会笑。她惊喜万分,赶紧又捏了几个,也都变活了。女娲兴高采烈,日以继夜地捏了起来。一个个小人从她手中降临大地,她的周围渐渐充满人的欢歌笑语。女娲再也不感到孤单寂寞了,因为世间有了她亲手创造的儿女。

可是,大地广阔无边,如此这般一个一个地捏,到何年何月,才能到处都分布人类呢?女娲想换一种简便的方法,便从不远的山崖之上,拉下一根藤条,伸入泥潭,使劲搅动,然后拉起,朝地上一挥。呀!那一串串泥点,居然都变成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人。

女娲激动异常,禁不住抡动藤条,蘸着泥浆,狂舞起来,那甩出去的无数泥点,转眼间就变成了男男女女。他们在女娲身边热闹一阵后,就一批批成群结队地四散开去。不久,广袤大地都有了人的踪迹。②P7-8

序言

为什么流行的各种文学史,都是用抽象思维方式写成的理论著作?为什么文学史不能有多种多样的写法,尤其是既生动介绍作家的“文”,又形象描绘作家的“人”,使作家的人生风貌和精彩作品相映生辉呢?于是,我想到用演义的形式来写文学史——融理论和形象于一体,汇学术与艺术于一炉,使文学史像它的发生过程一样异彩纷呈,饶有兴味。

演义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写作体裁,它由宋元之际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一般多用来写历史故事,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以及蔡东藩的《中国历代通俗演义》等等。演义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叙述故事、描绘人物,又可以援引例证、插话评论。这一特点,正符合生动活泼地写作文学史的要求,即不仅介绍中国文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而且勾勒出一位位大作家的人生风貌;不仅赏析那脍炙人口的名篇杰作,而且写出它们在创作或流传中的佳话趣闻。

随着阅历的增加,我越来越觉得,大作家们写出一部部文学杰作,固然有很高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但他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如何对待事业功名、家庭爱情,如何处理悲欢离合、失败挫折,以至生死存亡等一系列问题,同样能给人许多思想启迪和生活感悟。他们的人生本身往往也是一部精彩著作,同样蕴涵深厚,值得细细

中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发展充分:从远古神话,到诗经、楚辞、汉赋、魏晋诗文,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可谓峰峦迭出,代有高峰。用演义的形式撰写文学史,以前没有先例,这里只是初次尝试。不过,本书虽名为演义,所叙故事和佳话,尽管在细节和对话上,有一定的点染和补充,却都是以史料为依据的。本书在注意演义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又注重把握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以有助于读者轻松掌握中国文学史知识,并获得读书悦心明智的乐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