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看透世态人情的智慧书,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让人如痴如醉,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令人回味一生。
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几代人的命运沉浮,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世态人情,值得人反复品位,咀嚼一生。本书还配有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对书中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让读者亲身体验那个时代绝美的爱情和深刻的社会现实。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顶峰。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生动描述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杰作。
京城里有条街叫做荣宁街,这条街上住着京城里数一数二的豪门望族贾家。贾家人口很多,分别住在两座大大的宅院——荣国府和宁国府里面。这条街就是用这两个府的名字命名的。
贾家的人是如此之多,上上下下足足有三四百口,荣国府和宁国府虽然很大,但是有这么多人住在里面,也并不显得有多么宽敞。
贾家原来有两兄弟,他们由于帮助皇帝打仗立下战功,皇上就封他们为宁国公和荣国公,批准他们建造了这两座府第。
贾家的这两座府第连在一起,东边是长兄宁国公的府第,叫宁国府,西边是荣国公的府第,叫荣国府。宁国府和荣国府很大,几乎占据了大半条街道。虽然现在贾家已经家道中落,但是从围墙外面看,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亭台楼阁还是显得整整齐齐,花园里的树木也生机勃勃,没有显露出破败的景象。
宁国公和荣国公死后,按照当时的制度,他们的爵位依然由子孙继承,这叫做“世袭”。现在宁国公的爵位由他的第四代孙子贾珍继承,荣国公的爵位则由他的孙子贾赦继承。
贾赦的母亲是金陵望族史侯家的小姐,现在依然健在,已经有七十多岁了。
贾赦有一个弟弟名叫贾政,自幼喜爱读书,本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考取功名的,但是皇帝为了体现对荣国公的恩典,就额外赏赐给贾政一个官职。贾政做官十分努力,现在也当上了员外郎。贾政有两个儿子贾珠和贾宝玉,都是王夫人所生,只可惜贾珠还没到二十岁就病死了。
贾宝玉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是却有许多奇异之处。他出生时,嘴巴里就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玉上面居然还有许多字。因此,大家都觉得他来历奇特,家里人就给他起名叫“宝玉”。
这还不算,贾宝玉从小就常干出些令人惊异的事。那时候的人都有让孩子抓周的习俗,就是在孩子满一周岁的时候,摆放许多东西让他抓,以预测他长大后的志向和兴趣。比如,孩子抓了纸笔,就代表他将来肯定喜欢读书,抓了钱就代表他将来会做生意发财。这只是当时的一种民间习俗,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抓周的时候,刚满一岁的贾宝玉对别的东西连看都没看,一伸手就抓起女孩子化妆用的脂粉来玩。这就把看重读书的贾政气了个半死,大怒说:“这小子,将来肯定是个酒色之徒!”因此贾政就不怎么喜欢贾宝玉。
但是,贾母却最疼爱宝玉这个孙子,当他是自己的命根子。
这贾宝玉最奇特的地方还不是前面说的那些。他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就异常淘气,但是也异常聪明,脾气古怪,平时不爱读那些读书人看重的圣贤书,只喜欢跟家里的女孩子玩,因为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男子是泥做的。我见了女儿就感觉很清爽;见了男子就感觉很污浊。”人家听了都要笑个半死。这还算不上是够奇怪么?
贾政还有两个女儿贾元春和贾探春。贾元春是王夫人生的,因为才华出众,十分美貌,便被选人皇宫做了女史。贾探春是小妾赵姨娘所生,尚且年幼。
贾赦还有一个妹妹名叫贾敏,嫁给了扬州的林如海。这个林如海也出身于书香门第,是当年科举考试的第三名,古代时叫做“探花”,很有才干。贾敏嫁给林如海后,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不到三岁就夭折了,只剩下女儿林黛玉天天陪伴着她。
P22-24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曹雪芹花费十年时间,删改五次还未能完成的一部文学巨著。曹雪芹留下的《红楼梦》只有八十回,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一百二十回本,一般认为是高鹗续补的。
高鹗,字兰墅,别署红楼外史。据说,高鹗根据曹雪芹原作残留的一些片断,追踪原书的基本情节,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的描写,使全书呈现出一个基本完整的面貌。尽管后四十回续书有许多细节上的漏洞,但还是基本上延续了曹雪芹原作的结构和风貌。《红楼梦》自问世以来,续书多如牛毛,但是高鹗的续书能够和原作一起流传下来,也说明了后四十回的续写是较为成功的。
《红楼梦》的艺术世界是如此迷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的小说史上,还没有哪一部小说能像《红楼梦》这样细致入微而又气势宏大地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红楼梦》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是一个丰富、完整的人间世界,是一个绝妙的艺术天地。然而,《红楼梦》是很难读懂的一部小说。曹雪芹说他的《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不仅是这本书的命运,也告诉我们,这部作品具有十分深邃的意味。读这部作品,需要细细读,慢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