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高度浓缩的笔触,概括介绍了中国历史上6个称得上盛世的朝代——秦、汉、唐、元、明、清。
本书除以文字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各时期的盛世外,并配以精美的手工绘制的仿古示意版图,与当今中国版图做一个有趣和有意义的比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盛世版图(六大王朝的疆域)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周敬东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高度浓缩的笔触,概括介绍了中国历史上6个称得上盛世的朝代——秦、汉、唐、元、明、清。 本书除以文字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各时期的盛世外,并配以精美的手工绘制的仿古示意版图,与当今中国版图做一个有趣和有意义的比较。 内容推荐 本书以高度浓缩的笔触,概括介绍了中国历史上6个称得上盛世的朝代。 秦虽不能称盛世,但秦统一了中国的版图、文字、车轨、度量衡、驰道、邮驿,为后来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基础;汉、唐盛世至今为中国人引为骄傲;元一代,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融合,也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一个朝代;明初,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论是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堪称一流;清时的康乾盛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华民族的版图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态形成,由此基本确定。 本书除以文字简略地介绍了中国各时期的盛世外,并配以精美的手工绘制的仿古示意版图,与当今中国版图做一个有趣和有意义的比较。 目录 秦时明月 千秋一帝 大汉雄风 非凡的汉高祖 文景之治 汉领风骚 雄风漫卷 丝绸之路 开疆拓边 回望汉武 盛唐光芒 梦回唐朝 贞观之治 一代明君 太平盛世 谁与争锋 辉煌记忆 元朝霸业 弯弓大雕 战无不胜 一统中国 最大版图 大明王朝 泱泱大国 平民皇帝 永乐大帝 彰显声威 帝国余辉 康乾盛世 问鼎中原 安内攘外 版图归一 试读章节 文景之治 帝国闪亮的刀锋,虽然不在刘邦手里,但一定在他的儿孙们手里。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文景之治”,汉帝国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的年代随即浮出水面。文景两代39年间,千百年来被人们看作是安定繁荣的盛世典型。帝国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使秦以来的历史由急峻走向宽和,由阴暗转向光明。可以说。汉文帝和汉景帝父子两代所实现的“文景之治”,是中国帝制时代相当辉煌的一页。汉文帝在位的23年间,不仅使国家管理走上正轨,也为后来汉景帝时代的政治奠定了基本格局。 文景二帝都尊崇黄老哲学,坚持以无为治天下,在政治上少有急切的举措,否定过激的政策,冒进的倾向,避免苛烦扰民,他们希望通过“无为”,实现“无不为”,通过“无治”,实现“无不治”。文景时代的基调是“静默”与“无为”,这种看似消极的政治理念,却蕴含着巨大的智慧,甚至创造了奇迹。文景两代皇帝都采取“顺民之情,与之休息”的方针,对内轻徭薄赋,削省刑法,对外采取容忍的外交政策,使大汉朝在建国初期的内忧外患中得以安然度过,并稳步前行。尤其是通过奖励农耕,提倡宫廷节俭,使大汉朝的农业得到迅猛发展,经济实力快速提升,逐渐积累起巨大的财富,繁衍出众多的人口,使大汉朝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大安殷实”、“天下富实”的国家。 据史料记述,文景时代国家没有经历严重的政治动乱,也没有遭遇严重的水旱灾荒,于是民富家足,城乡的大小粮仓也得以充实,而朝廷的财政也年年有盈余。京城的钱财累积上千万,以致于穿铜钱的线都烂掉了,根本无法清点数量。国家粮仓的存粮一年年累积,新粮放在存粮上面,第二年也成了陈粮,又被新粮覆盖。最后粮仓堆满了,只好把粮食堆在露天,直到腐烂变质不可食用。民间老百姓纷纷养马成风,乡间田野随时都能看到骑马出游的人群。人们相互展示自己的富有,以致于那些骑母马的人,压根就没有资格参加乡间聚会,如此盛世景象,甚至令我们现代人都羡慕不已。 然而,富裕并不等于富强。对于强大的匈奴,文景二帝只能采取防御与和亲并重的方针,但每次和亲只能维持数年和平。汉朝边境将士总是不得安宁,只能每天和衣而睡。贾谊曾为此痛哭失声,建议汉文帝要全力对付匈奴,给敌人以致命打击。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在整个文景时代,大汉朝只能通过郡国兵和屯田兵组成边防部队,防御匈奴的进攻。一是采纳晁错提出的“徙民实边”的建议,通过迁徙内地的罪犯和贫民充实边疆,建筑城邑,高城深垒,稳固边境。二是采用晁错“以夷制夷”的建议,对归附汉朝的胡、义渠、蛮夷,部署以汉朝精良的武器,利用他们与匈奴类似的骑射能力和风俗习惯,会同边境的汉朝部队,共同守卫边疆。这种被动防御的策略,只能保证中原地区的安宁,只能将匈奴人赶到塞外,不可能给其以致命打击,更不可能取而代之,拓展帝国的疆土。 正因如此,在汉景帝统治的晚期,汉王朝管理的地方,没有超出秦朝的疆域,东至海滨,北抵长城,西边据有今天宁夏、陇东、成都平原,南边的影响到达今天的广东,总面积大约310多万平方公里。不过,由于闽越国、南越国的存在,以及25个诸侯国具有合法的独立性和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晚年汉景帝能够直接控制的地方,在大汉帝国三十九郡中只不过十五郡,相当于今天陕西、甘肃东部、四川东部、重庆、河南大部、湖北大部、山西大部、湖南西部、河北北部、辽宁中部和西部、浙江大部以及江苏的一部分、安徽的一部份和山东的一部分。这片土地的面积,大约只有204万平方公里,只比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的五分之一稍多一些。 这就是文景时代留给汉武帝的舞台。 汉领风骚 公元前140年正月甲子这一天,汉景帝在长安未央宫去世,16岁的太子刘彻即皇帝位,这就是被称为中国太阳之皇的汉武帝。在随后执政的54年间,汉武帝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有人说,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英雄时代,是一个积极进取的时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一个彪炳史册、震铄中外的时代。 历史告诉我们,汉武帝时代是大汉王朝进入鼎盛的标志,其政治体制、经济形势和文化格局,对后世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这一时期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和富强的政治实体和文化实体闻名于世。在这一时期,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都有着非凡的创造性成果。当时的大汉帝国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辉煌成为东方文明的骄傲,在世界不同文化体系中居于领先地位。汉武帝时代为中华民族拓展和征服了80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和空间,更可贵的是这些土地在大汉帝国内部保持了长久的稳定性,足以雄视千秋万代。 可以说,汉武帝时代就是一个旷世奇才带领一帮大英雄征服世界的伟大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的巅峰时代。 《汉书》作者班固曾在《武帝纪》中写道:西汉王朝承接了前世落后残破的历史遗存,汉高祖刘邦拨乱反正,汉文帝和汉景帝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致力于社会经济和恢复,顾不上文化建设。汉武帝刚刚即位,就罢黜诸子百家杂说,提高《易》、《诗》、《书》、《春秋》、《礼》、《乐》这六部儒学经典的文化地位。于是聚集海内外人才,举用俊杰之士,和他们一起建功立业。兴办太学、改定正朔、修正历法、调和音律、创作诗乐、设立封禅、礼拜百神,使先王的文化传统有所继承,所颁布的法令通告,焕然而多有文采。后世子孙遵从这一方向,于是有三代之风。像汉武帝这样的雄才大略,如果不背弃汉文帝、汉景帝谦恭俭仆的作风,一心为百姓谋利益,以《诗》、《书》中的赞词来表彰他,一点儿也不过分啊! 从班固的话语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汉武帝卓越的武功表现,却看到他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正是因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将各种意识形态统一起来,为帝国找到一个总的教化方向,更为帝国找到向前发展的政治理想。P16-1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