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专门讨论爱情的书,分为“一见倾心”、“自我和爱”、“爱与恨”等篇章,各自详论。气息粗重,看似在进行抽象讨论,实际非常情绪化。“爱情力学”既非论文,也非抒情性或叙事性随笔,也不像格言,文体独特。“它奋力潜入人的情感结构的深处,像心理分析,也如哲学思辨……将直抒胸臆的浓烈与理性思索的清澈奇妙地统一起来”,清晰可见那种热血奔流的状貌,由己及人,既坦诚又偏执,诗人气质洋溢全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情力学/此岸系列/OPEN@思想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韩东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专门讨论爱情的书,分为“一见倾心”、“自我和爱”、“爱与恨”等篇章,各自详论。气息粗重,看似在进行抽象讨论,实际非常情绪化。“爱情力学”既非论文,也非抒情性或叙事性随笔,也不像格言,文体独特。“它奋力潜入人的情感结构的深处,像心理分析,也如哲学思辨……将直抒胸臆的浓烈与理性思索的清澈奇妙地统一起来”,清晰可见那种热血奔流的状貌,由己及人,既坦诚又偏执,诗人气质洋溢全篇。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专门讨论爱情的书, 主要包括 一见倾心、本能的爱、自我和爱、爱与恨、偶像崇拜、投入感情、性是牺牲、我和你等作品。 在本书中,韩东充分展开了他的“爱情力学”:“如果你给出牺牲,将得到抛弃,如果你给出冷漠,将吸引依恋。这力量通过我们畅通无阻,流泻大地,在肉体和灵魂之上留下火热或冰冷的记忆,留下铭文般的印痕,就像墓志铭,标志着我们曾经生活过,爱与被爱过。”由此出发,又将“爱情力学”过度到一般人生力学的思考:爱情这本恼人的烂帐,原本可以由人的其他帐目(财富、常识、健康、家庭、出身、人缘、知名度、性能力等等)来综合计算,甚至今朝还可以算到前生来世——这样才可能收支平衡。 目录 一见倾心 本能的爱 自我和爱 爱与恨 偶像崇拜 投入感情 交谈 无是无非 对不顺手工具的恨 被伤害、爱与甜蜜感 注意和爱 读《性到超意识》 性是牺牲 我和你 试读章节 对象的特殊性作何解释?是这一对象而非其他对象成为一见倾心的对象。首先,它是由现实性所决定的。现实的可能性构成了一见倾心的感情强度。一见倾心本质上是现实的、功利的,否则便成为无从记忆的缥缈之物。决意一见倾心的人在世间寻找虚构对象的镜子,最终他的目光必然落定在那面朝向自己的镜子上。在他的视野内满是闪闪烁烁的反射之光,但由于角度和方向的问题虚构之物无从投射,或者投射变形,犹如目光的斜视,引起肌肉疲劳。这是永无休止的相对运动,镜子和被映照之物。在那面朝向自己的镜子出现之前,一见倾心者必定经历了各种程度的不完全的照耀,但由于无法扭转的情况、阻隔和缺乏现实的前景,他被迫放弃了。浪漫的一见倾心者曾是那个在大街上尾随女人的小流氓,床头贴满某影星照片的变态者,也曾暗恋过他的语文课老师或朋友的情人,这些都不足为奇。这些破碎的无结果的钟情、目光的斜视和水面的倒映使他心力交瘁,神志昏沉。好在他的智力正常,且具恰当的现实感,那抵达对象的强大阻力远在对象出现之前,考虑到这一切,他的投入并不算多。那只是正当的一见倾心之前的一系列小小的练习、青春期的作业和文学性的幻想。大街上女人、影星、语文课老师、朋友的情人不过是一些替代。她们变动不居,不够稳定,最终被无结论的遗忘所吸收。 一面朝向自己的镜子,犹如光洁的皮肤、清澈的眼睛和青春的容光,我们对对象明亮反射特性的热衷不是偶然的,并坚持认为这是精神光可鉴人的反映。 一面朝向自己的镜子,势必在现实中具有充分的可能性,能够映照最终的结局,无论结局是这面镜子的弯曲变形或是彻底粉碎。 一面朝向自己具有现实可能性的镜子是首要的,但我们何以选择此而非彼仍然是一个问题。对象的表面与光滑如同镜子,取消了对象本身,但这里,我们又如此矛盾地要求着脱离对象特殊性的镜子的特殊性。误解:镜子的特殊性源于并说明了对象的特殊性,似乎一见倾心无论如何盲目仍然有来自对象的确定依据。 备忘:一见倾心之前我们早已虚构了对象的全部实在。我们缺乏的只是一个外在化的形式。作为一见倾心的对象必须提供这一形式,这一形式必须在某一点上与我们内心的虚构契合。对象是形式或镜子的提供者,但她与所提供的形式根本无关,她只是拥有我们所需的形式而已,犹如一个人给我们送来一台榨汁机,尽管方便实用我们念着他的好处,但怎么能说榨汁机与此人的品性有关呢?一见倾心中内心虚构所需的外在化形式与具体对象的关系就是一台榨汁机,既拥有它又与它无关,倒是对我们(一见倾心者)而言,某种特殊的形式是至关紧要的。 我们常常因一个眼神,一种嗓音或一个侧影而爱上某人。特别的眼神、嗓音和侧影的确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她们是它的拥有者,但这些与她们存在的特殊性完全无关。她们只是偶然地碰上了它们(眼神、嗓音和侧影),并且自己并不经意。任意地挥霍:媚眼乱抛、大呼小叫、扭动不已,被同样是偶尔路经此地的我们碰上,并在极短的时间里攫住一个片断。由于我们是有心人(内心早已虚构了对象的全部实在),某种与我们虚构之物的重叠突然将我们抓住,犹如电击。实际上,重叠之处是极微小的,如同一个小小的疮口,压抑已久的虚构实在由此迫不及待地涌人外部世界,并接着凝固对象化了。这就像点燃一只爆竹,一串爆竹跟着炸响,我们被深深地震撼,这种受到震撼的情状又反过来证实了一见倾心对象的真实性。这一过程一旦完成我们便不再希求了解。我们本能地感到并抗拒颠覆呈现虚构实在所需的形式的种种危险。由于恐惧,我们将与外在沟通的裂豁尽量缩减(时间的缩减同样)。我们所获取的有限形式(眼神、嗓音、侧影),并无可能将它的拥有者呈现,而是将其隔离开去。我们所获取的形式其含义仅仅在映照我们的虚构之物。回到那面著名的镜子:一见倾心的对象是它的拥有者,并高举着它,镜子里映照出我们的虚构之物,而现实中具体的某人则躲在镜子后面。 失望之际爱人们总是说:“其实我并不爱你,我爱的是自己的想象。”失望之际亦是清醒之时,我们不再回避对象的真实性以及她与内心虚构之间的差异。 P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