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外语能力的越来越强,可为何翻译的质量却不断走低?在翻译的冲击下,汉语将何去何从?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又将怎样保持它的个性?!
本书所要做的,就是记录历史的点滴印迹的一种翻译学方面的尝试。这一尝试首先是以某种意义上质疑的态度来对待历史的既定性,而在方法上依赖的则是解构主义的方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中央编译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蔡新乐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如今我们外语能力的越来越强,可为何翻译的质量却不断走低?在翻译的冲击下,汉语将何去何从?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化又将怎样保持它的个性?! 本书所要做的,就是记录历史的点滴印迹的一种翻译学方面的尝试。这一尝试首先是以某种意义上质疑的态度来对待历史的既定性,而在方法上依赖的则是解构主义的方法。 目录 前言 一、汉语真的要在翻译中消亡吗? 1弁言 2汉语仅仅是容器吗? 3英译汉中汉语的缺席之一:汉语的政治化与丑化 4英译汉中汉语的缺席之二:汉语的低俗化与野蛮化 5结语 二、历史的漂泊——有关费茨杰拉德的《鲁拜集》 译文的两次批评及其历史遗留问题 1解题:历史的认识 2第一次批评:闻一多的“直译”及其准确性 3第二次批评:张承志的“回归”及其盈余 4结语 三、后殖民状况下还有翻译吗? ——翻译的再概念化简论 1引言 2语言失落的时代与理性主义 3后殖民主义状况下的翻译反思 4结语 四、“套套逻辑的必然”——论翻译的非逻辑特质 1弁言 2“套套逻辑的必然”是怎样的“必然” 3翻译对逻辑的拒斥 4结语 五、逻辑能走多远?——译论与实践的关系简论 1弁言一 2译论与实践:封闭的无理论的理论 呈现的简单化倾向 3译论中实践维度的意义及其概念的历史演进 4翻译实践论单一维度化背后的逻辑上的恶性循环 5结语:逻辑以外的言语表述的可能性 六、发皇心曲,代下注脚?——从现代语言学角度看 陈寅恪史学研究的方法论 1缘起 2历史比较语言学与陈寅恪的文化自足思想 3陈寅恪的“同情”理念及其与结构主义可能性的联系 4结构整体的缺席与陈寅恪的解构意识 5结语:陈寅恪的“解构”倾向与中华文化思想资源的关系 七、文化史就是翻译史——陈寅恪的翻译观及其启示简论 1缘起 2发现新的文本、续写新的历史 3突出“文化托命”,确定翻译作用 4求索译事规律,连缀历史片断 5摒弃本质主义,走向历史主义 6在比配式解释或“对音”性翻译中系统阐释关键词的启示 7结语 八、翻译世界:朦胧区域及其含混性 ——从一首小诗的译文看翻译的理想化作用 1弁言 2翻译“世界”的整体性 3翻译“世界”的间距性:“朦胧区域”的意义与其“含混性” 4结语:翻译的理想化作用与“对列之局” 九、让诗意进入翻译理论研究——从海德格尔的 “非对象性的思”看钱钟书的“不隔”说 1弁言 2钱钟书的“不隔”说与海德格尔式现象学中的“解蔽” 3四种“不隔”说与钱钟书的论证指向 4“不隔”:字典定义与理论意义 十、试论“化境”的反翻译倾向及“不隔”的理论意义 1引言 2化境”的反翻译倾向 3“不隔”的理论意义 4结语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