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与现实的层面,分析与探讨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积极意义;用司法流动与利益权衡的视角,明确其本质内涵与合理定位;以法律司法与司法运用的进路,探索其应然模式与程序运作,并试图突破社会救助的形式枷锁,在司法能动与司法限制之间进异步寻找发展的方向。
司法功能的释放与扩张——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价值追求与角色期待
多视角的司法信任保障机制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我国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分析
司法公正理念下的法官职业化建设
论司法的精神
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实现司法和谐,构建和谐新疆——对和谐语境下法院如何发挥职能作用的思考
推进法院改革构建和谐司法
“和谐司法”的实践观
对和谐司法实现途径的思考
司法为民的内涵、价值目标及实现方式
社会本位和司法社会化——兼谈我国司法改革的趋向
司法和谐的内涵、价值目标和实现途径
和谐社会语境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调查与进路
民事公益诉讼从理想到实践的新尝试——以“宜昌流浪汉维权案”为依托对维权主体的法理探寻
公平正义理念的内涵理解
论和谐语境下的司法权威
关于行政案件协调解决机制的研究
浅议审判委员会制度存在问题及改革
司法和谐的内涵、价值目标与实现途径
论司法公开制度的内涵及其完善
试论“民间习俗”应用司法的理论基础
和谐社会之司法作为研究——以群体性案件审理为视角
论刑罚在恢复性社会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简易刑事程序适用范围的检讨和重构
司法作为促和谐——以海事司法实践为视角
“送法下乡”与“坐堂问案”并重——基层人民法院调解办案方式之完善和法院调解重要地位之重构
抑制、能动抑或回应——和谐社会视野的司法权能解构
论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的形成基础、内涵解构及在上海实践的区域性特点
立足本土——中国公益诉讼的运行机制研究——与主流观点的博弈
在应然与实然之间——和谐社会背景下犯罪受害人求偿权问题研究
司法公正与军事法官职业化
司法公正与和谐的起点——法院民商事裁判文书改革刍议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弱点与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取向
反思与改良:《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之检讨
审前程序解决纠纷机制扩展:中级法院多元化调解机制探索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法院之能动作为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构——以和谐司法理念为视角
附:“2007《中国审判》论坛”(佛山杯)征文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