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了知识社会学的方法,以解放初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术与治理、即大学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极具现代性和争议性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国家治权下高等学问体制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与特殊范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学问与治理--中国大学知识现代性状况报告(1949-1954)/高等教育学系列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鲍嵘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运用了知识社会学的方法,以解放初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学术与治理、即大学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极具现代性和争议性的问题,并分析了我国国家治权下高等学问体制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与特殊范式。 目录 序 导论学问与治理:一个现代性问题的历史考察 第一章 1898—1949:两种现代性的萌发 第一节 王朝国家与学问治理:京师大学堂(1898—1911)个案 第二节 “自由主义教学制度”与“学术权力谱系”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大学课程政策与社会主义学问体制的萌芽 第二章 1949—1950:从军事管制到文官治理 第一节 旧大学的接管与课程变革初试 第二节 唯物论的全面推展与文法学院课程改革 第三节 高深学问国家治权的初步获得 第三章1 950—1951:国家治权合法性确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大学课程观:国家治权的合法性证成 第二节 “为学术而学术”:最后的陈情 第三节 以“思想改造”推进学问体制化 第四章 1951—1954:社会主义学问体制的确立与巩固 第一节 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与大规模院系调整 第二节 “专业”设置:社会主义学问体制的核心 第三节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订定:中央化学问管制的技术 第四节 第一份“专业目录”:社会主义学问体制的固化 代结论“大国”语境下的“学问与治理” 参考文献 跋 走向知识的政治哲学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