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作为与新中国共生的国家最高文学刊物,所具含的价值内涵,展现的思想特质,可以说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进行设计、规范,并施加影响的一个生动标本。本书即以《人民文学》为考察对象,经由《人民文学》创刊初期的历史背景,组稿的政治解读,“十七年”期间其封面的意识形态,新农民如何在文学作品中被塑造,20世纪50年代文学中的“身体叙述”,《人民文学》的复刊对政治变局的见证,所刊《机电局长的一天》风波始末等个案研究,生动勾勒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的不同演绎方式和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国家文学的想象和实践(以人民文学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的现代性与人文学术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吴俊//郭战涛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人民文学》作为与新中国共生的国家最高文学刊物,所具含的价值内涵,展现的思想特质,可以说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进行设计、规范,并施加影响的一个生动标本。本书即以《人民文学》为考察对象,经由《人民文学》创刊初期的历史背景,组稿的政治解读,“十七年”期间其封面的意识形态,新农民如何在文学作品中被塑造,20世纪50年代文学中的“身体叙述”,《人民文学》的复刊对政治变局的见证,所刊《机电局长的一天》风波始末等个案研究,生动勾勒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的不同演绎方式和影响。 目录 自序:“国家文学”解说 《人民文学》:与新中国共生的国家最高文学刊物 ——关于创刊初期的《人民文学》 新中国的第一场“文艺整风运动” ——文艺整风学习运动(1951—1952)与《人民文学》 组稿:文学书写的无形之手 ——对文学组稿的政治解读之一 封面的意识形态 ——关于“十七年”期间《人民文学》的封面 政治改造的另类标本 ——秦兆阳短篇小说《改造》的意义 新农民如何被塑造 ——关于新中国初期的农民形象 身体与身体拯救 ——20世纪50年代文学中的“身体叙述” 政治变局的文学见证 ——关于《人民文学》的复刊 环绕文学的政治博弈 ——《机电局长的一天》风波始末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