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更宽阔的视野去寻找和解释政府管理改革中存在的真正问题及其原因,特别需要我们从更宏大、更长远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本书就是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研究视角,把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置于马克思所描绘的“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理想前景中进行分析所作的一种理论尝试,认为政府管理社会化是我国政府管理改革与创新应该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并对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原则、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构建
二、研究现状以及本书可能的贡献
三、相关概念的流变及其内涵界定
(一)国家、社会与政府
(二)政府管理和公共管理
(三)政府管理社会化
四、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篇章结构
第一章 作为一种研究视角的“国家与社会”
一、“国家与社会”分析视角的确立
二、“国家与社会”分析视角的适用性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多元模式
(一)国家与社会的合一模式
(二)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模式
(三)国家与社会的交融模式
第二章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时性变奏: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与巴黎公社的经验
(一)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政府管理体制的雏形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管理模式的形成与教训
(一)半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形态
(二)苏维埃式的政府管理体制的初创
(三)社会国家化:斯大林时期政府管理模式的特征及其弊端
三、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创立及其特征
(一)强国家: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创立
(二)全能政府:我国政府管理体制的特征及其改革
第三章 国家权力回归社会:政府管理社会化的内在逻辑
一、我国政府管理社会化的实践逻辑
(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与困境
(二)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社会化趋向
二、政府管理社会化的理论逻辑
(一)政府管理社会化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政府管理社会化是对政府失灵的有效回应
(三)政府管理社会化是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实现形式
第四章 国家与社会:分立而不对立——我国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生态及其原则
一、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生态分析
(一)政府管理社会化的时代背景
(二)政府管理社会化的国家制度生态
(三)政府管理社会化的社会、文化生态
二、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原则
(一)政府管理社会化程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原则
(二)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原则
(三)有利于社会发育和发展的原则
(四)坚持政府主导下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章 国家与社会的边界探寻(上):国外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演进与启示
一、国外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二、国外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具体实践
(一)英国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概况
(二)美国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实践
(三)澳大利亚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探索
三、国外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对中国政府管理改革的启示
(一)政府管理职能市场化
(二)政府管理方式竞争化
(三)政府管理权力分散化
(四)公共服务社会化
第六章 国家与社会的边界探寻(下):我国政府管理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59
一、组织剥离:政府管理组织社会化
(一)政府后勤服务组织社会化
(二)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化
(三)隶属于政府的社团组织社会化
二、职能转移:政府管理职能的社会化
(一)市场化
(二)社区化
(三)非政府组织化
三、过程渗透:政府管理方式的社会化
(一)政府管理决策的社会参与
(二)政府管理决策执行的社会替代
(三)政府管理绩效的社会评估
第七章 国家与社会的共时性互动:政府管理新模式
一、政府管理与社会自主管理的互动发展
(一)政府管理的作用在于促进社会的自主管理
(二)社会自主管理有助于提升政府管理的品质
二、政府管理的模式转换
(一)政府权力模式:从集权统治型政府向民主治理型政府转换
(二)政府职能模式: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换
(三)政府绩效模式: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社会建设型政府转换
(四)政府目标模式: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