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成鸢先生关于饮食文化研究成果的首次结集。全书分为中国饮食之「道」、饮食文化散论、饮食研究专论、饮食文化探索四个部分。其中,中国饮食之「道」、饮食研究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饮食哲学』理论体系,严谨厚重;饮食文化散论涵盖了作者近年来所撰随笔小文,轻松朴实;饮食文化探索,则展现工高先生探索饮食文化研究的新尝试,收录了一部中篇的饮食文化推理散文。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作者 | 高成鸢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高成鸢先生关于饮食文化研究成果的首次结集。全书分为中国饮食之「道」、饮食文化散论、饮食研究专论、饮食文化探索四个部分。其中,中国饮食之「道」、饮食研究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饮食哲学』理论体系,严谨厚重;饮食文化散论涵盖了作者近年来所撰随笔小文,轻松朴实;饮食文化探索,则展现工高先生探索饮食文化研究的新尝试,收录了一部中篇的饮食文化推理散文。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是高成鸢先生关于饮食文化研究成果的首次结集。上世纪九十年代,高先生在《中国烹饪》开设专栏,提出了『饮食哲学』的命题,受到了国内外饮食研究界的较高肯定,季羡林先生也极为推重,称之为『可成一家之言』。 本书分为中国饮食之「道」、饮食文化散论、饮食研究专论、饮食文化探索四个部分。其中,中国饮食之「道」、饮食研究专论,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饮食哲学』理论体系,严谨厚重;饮食文化散论涵盖了作者近年来所撰随笔小文,轻松朴实;饮食文化探索,则展现工高先生探索饮食文化研究的新尝试,收录了一部中篇的饮食文化推理散文。 目录 中国饮食之“道” 中国文化集大成于烹饪 /3 民以食为“天” /8 苦尽甘来:粟食的歧路/13 “水火”范畴的历史命定 /18 主食、副食的对立统一 /23 “甘受和、白受彩” /29 “味”的启蒙领先百代 /34 “味”的“三昧”:嗅觉的迷失 /39 “味”的“三昧”:味觉的扩张/44 “味”的“三昧”:“味道”是天作之合/49 味道的奥秘在于“倒味” /54 二元价值标准:“香”的由来 /60 二元价值标准:“鲜”的由来 /66 “口感”的由来及其地位 /72 和:烹调、音乐、哲学(上) /77 和:烹调、音乐、哲学(下) /83 咬文嚼字话“饭”“菜” /87 饭菜的阴阳格局 /91 “小吃”:主食、副食的合一/96 热吃是中餐的灵魂 /101 有“老饕”更有“馋虫” /106 “口刁者”高于“饕餮客” /111 饮食文化随笔 古老的文化古怪的吃 /119 大熊猫、中国人:难兄难弟 /127 吃天鹅肉的祖先 /129 中华文化烩于一“鼎” /131 黄色神圣的观念哪来的 /134 汽、气:揭开锅盖下的奥秘 /136 鸡犬豕:饿极反有肉吃 /139 勾芡、鱼翅“滑”倒天下 /141 羊、鱼:中国美食运动的时空舞台 /144 “行为艺术”的吃 /147 吃与“李约瑟难题” /149 色情的吃 /151 果子狸“生猛”野味 /158 中餐和鱼肴 /161 三餐之计在于晨 /165 对“加油”喝倒彩/169 满汉全席源自淮安说/172 吃:营养vs味道 科学vs艺术/176 烹饪、京剧:中华文化并峙的双峰 /185 天津名吃十一奇 /190 饮食研究专论 中国尊老礼俗与美食文化的关联 /217 中国饮食文化中从“食”到“味”的异化 /229 昧、味道、道——中餐的世纪展望 /234 道分阴阳味合鲜香一论中餐审美的二元价值标准 /242 “下饭”、“下酒”考论/250 中国烹饪中油类运用的由来与意义考论 /259 中国的饮食伦理 /268 箸的中国“粒食文化”背景及其超饮食的文化意义 /275 筷子与中国饮食文化诸多细节的相关性 /288 论饮食文化在世界学术体系中的地位 /296 饮食文化探索 埙里乾坤——饮食文化推理散文 /3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