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先生不但十分准确地分判出中西哲学文化的异同并揭示其理性的根据,且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指出两种文化相会通的哲学基础。其学说绝非是泛泛而论,而是建筑在深厚的学术基础上的。本书中举凡从古希腊到西方近现代哲学都有论及且每有高见,并与中国哲学儒、佛、道诸家相比观,究明分际 与会通处。本书附录有新儒家研究专家罗义俊教授特为本书撰写的导读文,亦可资诸进一步认识牟宗三先生哲学思想和他的著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牟宗三学术论著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牟宗三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牟宗三先生不但十分准确地分判出中西哲学文化的异同并揭示其理性的根据,且能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指出两种文化相会通的哲学基础。其学说绝非是泛泛而论,而是建筑在深厚的学术基础上的。本书中举凡从古希腊到西方近现代哲学都有论及且每有高见,并与中国哲学儒、佛、道诸家相比观,究明分际 与会通处。本书附录有新儒家研究专家罗义俊教授特为本书撰写的导读文,亦可资诸进一步认识牟宗三先生哲学思想和他的著作。 目录 出版前言 序 分判与会通——读牟宗三先生《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第一讲 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性:哲学真理之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讲 中国哲学底传统:中国哲学所关心的是“生命”,而西方哲学所关心的其重点在“自然” 第三讲 西方哲学底传统:柏拉图传统,莱布尼兹、罗素传统以及康德传统:从莱布尼兹、罗素传统说起——莱布尼兹思想之下委与上提 第四讲 康德的“经验的实在论”与“超越的观念论”此对反于“经验的观念论”与“超越的实在论”;由经验的实在论融摄知识范围内一切实在论的思想,由超越的观念论融摄一切关于智思界者的思想 第五讲 康德的经验意义的二元论与的罗素的中立一元论:超越意义的二元论不能成立 第六讲 经验的实在论开感触界,超越的观念论开智思界:中西哲学对此两界之或轻或重,或消极或积极 第七讲 一心开二门:中国哲学对于智思界是积极的,对于感触界是消极的(就成立知识言);西方哲学则反是 第八讲 只康德的经验的实在论与超越的观念论所开的两界可以与中国哲学会通:进一步讲经验的实在论如何使主观的表象涉及对象而可以客观化 第九讲 使主观表象客观化的是发自知性主体之形式,犹若“立于礼” 第十讲 未决定的对象与决定了的对象 第十一讲 范畴之发现:知性之逻辑的性格与存有论的性格 第十二讲 范畴之形而上的推证与超越的推证 第十三讲 “知性为自然立法”之意义:此是否主观主义? 第十四讲 现象与物自身之超越的区分:感触直觉与智的直觉之对比以及直觉的知性与辨解的知性之对比:中国哲学肯定人可以有智的直觉 附录 一 谈民国以来的大学哲学系 二 从西方哲学进至儒家学术——“王阳明致良知教”引言 三 黑格尔与王船山 四 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民主精神之汇通与相济问题 五 鹅湖之会——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大综和与中西传统的融会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