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日本中国学”的宏观视角着眼,以五章三十六节的布局,论述从“汉学”到“中国学”的学术史历程,包括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日本学界对中国“语文”把握的转变、“书物”的传递以及经典性学者的学术建树与“中国观”内涵的诸层面特征,使读者在一个较为阔大的场景中对特定时期中的日本中国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从汉学到中国学(近代日本的中国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钱婉约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从“日本中国学”的宏观视角着眼,以五章三十六节的布局,论述从“汉学”到“中国学”的学术史历程,包括在这一特定时空中日本学界对中国“语文”把握的转变、“书物”的传递以及经典性学者的学术建树与“中国观”内涵的诸层面特征,使读者在一个较为阔大的场景中对特定时期中的日本中国学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目录 序一(严绍□) 序二(张西平) 一 从汉学到中国学 (一)近代大学建制与传统汉学的式微 (二)东京大学古典讲习科 (三)过渡期人才的学术成就 (四)东洋史、东洋学的建立 (五)史哲双星 (六)京都支那学 (七)京都学派及其学术特征 (八)汉学与中国学 二 从汉文到中国语 (一)借用、假名与和训 (二)近代大学中的“清语”教育 (三)善邻书院、东亚同文书院 (四)唐通事、旗人与外交官 (五)建立学科性中国语教育的时代学术背景 (六)教科书体系化与专业杂志 (七)中国语教育与近代中日关系 三 中日书籍交流 (一)近代以前的汉籍输入日本 (二)近代以来日人来华访书述略 (三)近代日人访书的特点 (四)董康的日本访书 四 日本中国学家例话 (一)林泰辅(1854—1922) (二)冈仓天心(1862—1913) (三)白鸟库吉(1865—1942) (四)内藤湖南(1866—1934) (五)服部宇之吉(1867—1939) (六)藤田丰八(1869—1928) (七)桑原隲藏(1871—1931) (八)吉川幸次郎(1904—1980) (九)高仓正三(1914—1941) 五 近代日本的中国观 (一)西方的“中国文明停滞论” (二)福泽谕吉的“脱亚论” (三)桑原隲藏的中国论述 (四)“亚细亚主义”社团与理论 (五)冈仓天心的“亚洲一体”论 (六)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 (七)宫崎市定的“朴素主义”和“文明主义” (八)一个记者笔下的近代中国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