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视角采纳了部分新文化地理学的观点,对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裔英国作家维迪亚达·苏莱普拉沙德·奈保尔的“空间书写”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书中具体对奈保尔其人其事、空间立场的设定、空间观念的建构、西印度移民立场、空间化叙述策略的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V.S.奈保尔的空间书写研究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潘纯琳 |
出版社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的视角采纳了部分新文化地理学的观点,对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裔英国作家维迪亚达·苏莱普拉沙德·奈保尔的“空间书写”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书中具体对奈保尔其人其事、空间立场的设定、空间观念的建构、西印度移民立场、空间化叙述策略的运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目录 导论:空间、新文化地理学与V.S.奈保尔 第一章 奈保尔其人其事 第一节 以写作为生的奈保尔 第二节 跨越地域性的写作 第三节 奈保尔研究现状 第二章 空间记忆的并置 第一节 查瓜纳斯:散居记忆 第二节 西班牙港:殖民记忆 第三节 伦敦:都市记忆 第三章 空间观念的建构 第一节 空间的本质:社会建构的产物 第二节 空间的历史:历史书写的产物 第三节 否定性空间:生产流亡者的机器 第四章 空间立场的设定 第一节 西印度移民立场 第二节 流亡立场 第三节 旅行立场 第五章 空间体验的传达 第一节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居无定所 第二节 《河湾》:丧失家园 第三节 《效颦者》:遭遇伦敦 第六章 空间化叙述策略的运用 第一节 《米格尔街》:简化叙述 第二节 《神秘的按摩师》:互文关联 第三节 《抵达之谜》:杂糅呈现 第四节 《半生》与《魔种》:情节 空间化 结语:空间分析视角对奈保尔研究的意义 余论:中国学界对空间理论的回应 附录 附录1:奈保尔著作年表(1957—2004) 附录2:国外奈保尔研究文献 附录3:国内奈保尔研究文献 附录4:奈保尔研究的电子、音像及图片资料 参考文献 致谢 |
随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