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介绍了荀子人学思想,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人学思想的自然观根据、性伪分与性伪合:荀子人学思想的人性论根据、礼以通情: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礼以养欲:个人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理想人格的成就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礼学视野中的荀子人学--以知通统类为核心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吴树勤 |
出版社 | 齐鲁书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作者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介绍了荀子人学思想,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明于天人之分:荀子人学思想的自然观根据、性伪分与性伪合:荀子人学思想的人性论根据、礼以通情: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礼以养欲:个人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理想人格的成就等。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 三、本书的主体思想 第一章 明于天人之分:荀子人学思想的自然观根据 一、天人之分 (一)“天人之分”思想提出的背景 (二)明于天人之分 二、圣人不求知天 三、“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实质 (一)礼即人道即统类 (二)礼统养与用,实现天人统一 第二章 性伪分与性伪合:荀子人学思想的人性论根据 一、人性内容的结构性分析 (一)性者,天之就也 (二)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三)心也者,道之工宰也 二、人性恶与善的来源 (一)性恶说与人禽之辨 (二)化性起伪 第三章 礼以通情: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 一、称情而立文——个人情感与礼仪规范的内在统一 (一)丧礼的制定与人情的缘饰 (二)“称情而立文”何以成为制礼的普遍原则 二、情文关系的历史性动态统一 三、通情达道的修养功夫 (一)精于物与精于道 (二)教学与教化 (三)君、师之教 (四)虚壹而静的治心之道 第四章 礼以养欲:个人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礼者养也:道德与功利欲望的统一 (一)欲不可去 (二)明礼定分 (三)论德能行赏罚 二、营造礼乐和谐社会与培养道德人格的互动关系 (一)礼分以养和 (二)有治人始有治法 第五章 理想人格的成就 一、好法而行:作为道德初步成就的士的特征 二、笃志而体:君子的人格特征 (一)君子志于道 (二)君子乐得其道 三、知通统类:作为道德最高成就的圣人的特征 (一)“知通统类”是高明的道德智慧 (二)“知通统类”是自由的心灵境界 (三)“知通统类”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四)“知通统类”实现了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余论 附录一:从丧礼理论看先秦儒家的情感和道德原则 附录二:人是礼仪的存在 参考书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