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文新文学是东南亚各国人们用华文写作的文学。它表现东南亚各国人民,特别是华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以及他们在建国前后所做的业绩。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具有国际性、民族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特色。在八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已形成自己的思潮流派、作家群体、大量优秀的作品和趋向成熟的风格与独特的传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庄钟庆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东南亚华文新文学是东南亚各国人们用华文写作的文学。它表现东南亚各国人民,特别是华族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以及他们在建国前后所做的业绩。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具有国际性、民族性与本土性相统一的特色。在八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已形成自己的思潮流派、作家群体、大量优秀的作品和趋向成熟的风格与独特的传统。 目录 序言:走向自觉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研究 导言 第一编 泰国华文新文学(1922~ ) 绪论 第一章 泰国华文新文学的发端(1922~1936) 第一节 泰华新文学的滥觞 第二节 第一个黄金时代 第三节 先驱人物林蝶衣 第二章 泰国华文抗战文学的兴衰(1937~1945) 第一节 抗战文学的兴盛与文坛变化 第二节 文学论争掀起现实主义创作浪潮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特色与创作风格多样化 第三章 泰国华文新文学的重振(1945~1980) 第一节 泰华新文学的复兴与高涨 第二节 本土文学逐渐成为主流 第三节 小说成就非凡 第四节 文体的特质和语言异彩 第四章 泰国华文新文学的再度繁盛与走向(1980~ ) 第一节 文学新高及其困境 第二节 文艺论争与文化寻根 第三节 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题材有所拓展 第四节 多种文体纷呈 第五节 文坛新现象 第六节 新的艺术成就 结语 第二编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1919~1963) 绪论 第一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萌芽(1919~1925) 第一节 文学思潮的发端 第二节 现实主义潮流创作的起步 第三节 浪漫主义创作的萌蘖 第二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发展(1925~1937) 第一节 文学思潮的变化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兴起 第三节 浪漫主义的发展 第四节 现代主义的尝试 第三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兴盛(1937~1941) 第一节 与中国抗战遥相呼应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 现实主义创作洋溢着浪漫主义色彩 第四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新态势[一](1942~1963)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第二节 关于马华新文学独特性和“侨民文学”的论争 第三节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占了优势 第五章 马来亚华文新文学的新态势[二](1942~1963) 第一节 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对现实主义思潮的冲击 第二节 关于格律诗及现代诗的争论 第三节 现代主义创作(1942~1963) 结 语 第三编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1963~ ) 绪论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的调整(1963~1975) 第一节 思想论争:写实派与现代派之争 第二节 创作总貌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主潮奔流 第四节 谱写马华史诗:方北方 第五节 散发着泥土的气息:马嵛 第六节 浪漫主义潮流汹涌 第七节 “南洋的荷马”:韩玉珍: 第八节 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的繁荣(1976~1990) 第一节 文学思潮: 第二节 现实主义潮流的发展。 第三节 现实主义潮流的艺术新追求。 第四节 摹刻小人物众生相:原上草: 第五节 马华社会的镜子:云里风 第六节 感应时代脉搏的歌者:孟沙 第七节 小说艺术的不懈探索者:陈政欣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的新亮色(1990~ ) 第一节 文学思潮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新特色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融汇 第四节 “寻求自己的房间”:朵拉 第五节 冷峻与沧桑:小黑的小说 结语 第四编 新加坡华文新文学(1965~) 绪论 第一章 新加坡华文新文学振荡期(1965~1980) 第一节 文学思想论争 第二节 文学创作总貌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主潮 第四节 浪漫主义在建国初形成高潮 第五节 现代主义兴盛一时 第二章 新加坡华文新文学复兴期(1981~) 第一节 文学思想论争 第二节 文学创作总貌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为作家普遍接受 第四节 现代主义融合现实主义创作因素 结 语 第五编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1921~) 绪 论 第一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前驱 第二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起步和发展(1921~1941) 第一节 渗透本地色彩的现实主义 第二节 抗日热潮推动印华新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融——巴人与郁达夫的创作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变化(1945~1964) 第一节 战后印华新文学的曲折变化 第二节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第三节 时代性与本土性结合——黑婴的创作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新发展(1965~1990)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主潮与现代主义 第二节 印尼华文文坛的“开荒牛”——黄东平的创作 第三节 “印尼的保尔柯察金”作家——黄裕荣的创作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华文新文学的新风貌(1990~) 第一节 广泛反映印尼生活 第二节 满园春色百花竞放 结语 第六编 文莱华文新文学(1950~) 绪论 第一章 文莱华文新文学的形成(1950~1975) 第二章 文莱华文新文学的再度兴起(1975~1988) 第三章 文莱华文新文学的大发展(1989~2000) 第四章 文莱华文新文学:新世纪的展望与反思(2000~) 结语 第七编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1933~) 绪论 第一章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的形成(1933~1945) 第二章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的新变化(1946~1959) 第一节 光复后菲华新文学的新景观 第二节 洋溢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 第三章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发展的新境界(1960~1980) 第一节 创作倾向的新变化 第二节 诗坛现代主义运动 第三节 现实主义的新姿态 第四章 菲律宾华文新文学的繁茂期(1981~) 第一节 戒严解除后文学活动再度勃兴 第二节 创作潮流 第三节 文学队伍新面貌 结 语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