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世界军事史上,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实际运用所发挥出来的改天换地、改造世界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世界东方亲自参与并领导的一系列威武雄壮、波澜壮阔的反压迫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活动,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样式之多、情况之复杂,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罕见的。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伟大胜利。
第一章 总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
第一节 毛泽东与“军事辩证法”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特点
第五节 研究毛泽东军事辩证的现实意义
结语
第二章 军事运动的历史过程:战争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第一节 军事运动与战争
第二节 军事运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三节 军事运动的两种社会形态
第四节 军事运动与其它社会因素的关系
结语
第三章 军事主体:人民战争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体的哲学涵义
第二节 军事主体的斗争方式
第三节 军事主体的组织形式
第四节 提高军事主体素质
结语
第四章 战争的规律:战争指导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研究战争的规律的必要性
第二节 一般战争规律与特殊战争规律
第三节 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
第四节 全局性的战争规律和局部性的战争规律
第五节 战争中的概然性规律
第六节 战争规律是发展的
结语
第五章 军事认识:实现主观符合客观的途径
第一节 从战争学习战争
第二节 认识的对象包括敌我双方
第三节 认识战争情况的过程
第四节 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
第五节 军事预见
结语
第六章 自觉的能动性: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第一节“自觉能动性”的基本涵义
第二节 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动性
第三节 自觉能动性在战争中的特点
第四节 自觉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五节 自觉能动性与客观物质条件的关系
第六节 在既定的客观条件下,能动地争取未来战争的胜利
结语
第七章 战争的内容与形式:灵活机动战略战术的底蕴
第一节 战争的目的和手段
第二节 战争内容和战争形式
第三节 进攻和防御及其辩证关系
第四节 进攻和防御的时空表现
第五节 进攻和防御的效果表现
第六节 战争形式的选择与创造
结语
第八章 战争与力:锻造“枪杆子”的逻辑
第一节 人的力量和武器的力量
第二节 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第三节 军事实力与军事潜力
第四节 战斗力:军事力量的有机结合
结语
第九章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及其强弱优劣的转化
第一节 战争力量对比的基本涵义
第二节 “以弱胜强”与强胜弱败
第三节 战争力量对比强弱转化的根据和条件
第四节 强弱优劣的转化与主观指导
第五节 高技术战争中的以弱胜强问题
结语
第十章 指导战争的方法论原则:军事艺术的结晶
第一节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第二节 对于不同的敌人,采取不同的方针
第三节 力争主动,力避被动
第四节 用力要省,成功要多
第五节 实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第六节 立足最坏的情况,争取最好的结果
第七节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第八节 抓住“枢纽”,推动全局
结语
结束语
后记
再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