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画论(上下)豆瓣PDF电子书bt网盘迅雷下载电子书下载-霍普软件下载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音乐专区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电子书 中国历代画论(上下)
分类 电子书下载
作者 周积寅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暂无下载
介绍
编辑推荐

本书遵照“占为今用”的方针,采取了以重理略法为内容的精选原则,节录了从先秦至清代画论著述以及有关文献、题画、民间画诀中最有代表性的名篇精段,按内容不同加以科学分类,综合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论,有功能、创作、品评、形神、气韵、意境、风格流派、继承、避忌、修养十论;下编为分论。有章法、笔墨、设色、诗画、书画、题跋印章六论。每论之前作一概括介绍,各段文字后面加以必要的注释、意译或按语,并引用了当今画家理论家的见解,同时还附有名画插图和辅助读物目录。书前,有著名美术史论家刘汝醴、温肇桐先生作序。书后附录《学习研究中国画论工具书目》及《历代中国画论今人编辑、标点、注释及其研究目》。

目录

自序

一、中国画本质特征论

(一)本质

1.画即是道

(1)画与儒家之道

(2)画与老庄之道

(3)画与禅理

(4)综论

2.画为心物熔冶之结晶

3.画乃感情之产物

(1)画心画也

(2)画以得其性情为妙

(3)画以适吾意而已

(二)特征

1.画者画也

2.画是一种综合艺术

(1)画与诗歌

(2)画与书法

(3)画与题款

(4)画与印章

(5)诗书画印 熔于一炉

二、中国画起源发展论

(一)起源

(二)发展

1.借古开今

2.兼收并览

3.师其意而不师其迹

4.十分学七要抛三

5.善变创新天下取则

三、中国画功能论

(一)审美认识功能

(二)审美教育功能

(三)审美娱乐功能

(四)审美调剂功能

四、中国画创作论

(一)感物

(二)感兴

(三)神思

(四)凝虑

(五)虚静

(六)理法

1.理

2.法

3.理与法

(七)养气

(八)立身

(九)积学

(十)创作态度

五、中国画作品构成论

(一)章法

1.画之总要

2.置陈布势

3.对立统一法则

(1)宾主

(2)呼应(顾盼)

(3)远近

(4)开合

(5)虚实

(6)藏露

(7)繁简

(8)疏密

(9)纵横

(10)参差

(11)动静

(12)奇正

(13)乱整

(14)取舍

(二)笔墨

1.用笔

2.用墨

3.用笔与用墨

4.用水

(三)色彩

六、中国画范畴论

(一)形神

1.形

2.神

3.形与神

(二)气韵

1.气

2.韵

3.气与韵

(三)意境

(四)美丑

(五)雅俗

(六)文质

(七)比德

(八)中和

七、中国画风格流派论

(一)风格

1.风格即画中之“我”

2.个人风格

(1)人物画

(2)山水画

(3)花鸟画

3.时代风格

4.民族风格

(二)流派

1.我法我派

2.人物画诸派

3.山水画诸派

4.花鸟画诸派

5.南北宗画派

6.文人画派

7.院体画派

八、中国画评赏论

(一)品评

1.标准

(1)谢赫“六法”

(2)荆浩“六要”

(3)刘道醇“六要”、“六长”

(4)刘世儒“十二要”

(5)张振羽“四宜”

(6)龚贤“四要”

(7)邹一桂“八法”

(8)汪之元“六法”

(9)董綮“四法”

(10)盛大士“六长”

(11)黄宾虹“三要”

(12)潘天寿“五宜”

2.品第

(1)朱景玄“神、妙、能、逸”四品

(2)张彦远“自然、神、妙、精、谨细”五品

(3)荆浩“神、妙、奇、巧”

(4)黄休复“逸、神、妙、能”四格

(5)、刘道醇“神、妙、能”兰品

(6)赵佶“神、逸、妙、能”四品

(7)赵孟渫“神、能”二品

(8)盛大士“精、妙、神、逸”四品

(9)黄钺《二十四画品》

(10)黄宾虹“上、中、下”三品

(二)欣赏

1.赏画者之修养

2.欣赏过程

(1)神会

(2)体味

(3)意趣

九、中外绘画比较论

画论作者索引

插图目录

附录

一、学习研究中国画论工具书目

(一)辞典、字典

(二)年表 

(三)索引 

(四)书目、书录

(五)图表 

二、历代中国画论今人编辑、标点、注释及其研究目

截图
随便看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站自身不存储、不制作、不上传任何内容,仅对网络上已公开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展示。
本站不对所转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参考使用。
若您认为本站展示的内容可能存在侵权或违规情形,请您提供相关权属证明与联系方式,我们将在收到有效通知后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或屏蔽。
本网站对因使用或依赖本站信息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承担责任。联系邮箱:101bt@pm.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