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关于十七年文学富有新意的论述角度,关于叙事话语与性别理论的研究,都表明陈顺馨的“回到历史”是一种新的占有,她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史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在这本书中,女性主义批评无疑是其中最为著名的特点。但其中的女性主义,不是一种现在的预设,理论的俯瞰,而是在深刻的体认、细致分析、翔实的材料中呈现出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增订版)/文学与当代史丛书/培文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陈顺馨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本书关于十七年文学富有新意的论述角度,关于叙事话语与性别理论的研究,都表明陈顺馨的“回到历史”是一种新的占有,她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史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在这本书中,女性主义批评无疑是其中最为著名的特点。但其中的女性主义,不是一种现在的预设,理论的俯瞰,而是在深刻的体认、细致分析、翔实的材料中呈现出女性主义的立场与视点。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1990—2000年这十年间在女性主义批评和研究上的成果,包括针对中国当代“十七年”小说叙事话语与性别的关系做出的系统分析、就个别作家/导演如曹禺、赵树理、丁西林、凌淑华、王安忆、张元等的作品所做的文本解构、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介入当代文化与社会的可能性等。本书第一版在1995出版后,一直成为关注女性主义批评的学者、研究生和大学生的重要参考书目。本书增订本把作者在后五年发表的重要文章补充进去,对于当前的女性主义研究与讨论,仍然具参考价值。 目录 序 一 序 二 前 言 女性主义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第一编 当代“十七年”小说叙事话语与性别 1 叙事话语与性别的理论与研究 2 叙述、权威与性别 3 视点中的性别倾向 4 女英雄形象与男性修辞 5 总结:“十七年”小说的性别话语特质和含义 第二编 女性主义批评的实践 1 “夏娃”与“圣母”的祭献 ——曹禺戏剧中的女性 2 “恶婆娘”与“好女儿” ——赵树理笔下的农村妇女 3 两性写作与女性在文本中的命运 ——从凌叔华的《酒后》到丁西林的《酒后》 4 一种反控制的叙述 ——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 5 女性觉醒与姊妹情谊的疑虑 ——王安忆《弟兄们》的叙事 6 论述中的“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在90年代中国内地的实践述评 7 从“不”到“是” ——阅读《过年回家》 8 强暴、战争与民族主义 第三编 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与现象阐释 1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走向与文学史观念的变迁 2 文学与宗教关系的三层次 3 反思、建构与解构 ——论史铁生的精神历程 4 老树的沉思与对话 ——批评家黄子平的批评意识 5 从“作者~作用”看“文革”中浩然的样板小说 6 当代诗歌“戏剧化”现象 附录一 女性的回应 附录二 一份迟来的缘分 ——我如何走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路 附录三 从性别再认到女性主义立场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 增订版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