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民间收藏指南》。书本在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述收藏的起因、特性和作用,探讨收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考证历史文化的发展后,汇集了民间收藏的方方面面,包括文物收藏、珠宝翠钻收藏、藏石、钱币收藏、集邮、藏书、藏书票、集报、商标收藏、票券收藏等,反映了民间收藏的客观实践。
本书总结了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的收藏现状,更是填补了收藏学这一理论研究领域上的空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间收藏指南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作者 | 李雪梅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民间收藏指南》。书本在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述收藏的起因、特性和作用,探讨收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考证历史文化的发展后,汇集了民间收藏的方方面面,包括文物收藏、珠宝翠钻收藏、藏石、钱币收藏、集邮、藏书、藏书票、集报、商标收藏、票券收藏等,反映了民间收藏的客观实践。 本书总结了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的收藏现状,更是填补了收藏学这一理论研究领域上的空白。 内容推荐 本书编著者对民间收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汇集了很多珍贵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述收藏的起因、特性和作用,探讨收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考证历史文化的发展。尽管有些方面仍然是在探索和寻求,但这种探索和寻求也是有益的,反映了民间收藏的客观实践。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民间收藏指南》,来自实践,指导实践,指导民间收藏朝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目录 绪论 上篇 收藏总论 第一章 收藏的历史和现状 一、史前人类的收藏遗迹 二、世界收藏简史 三、中国收藏简史 四、收藏的现状和展望 第二章 收藏的概念和原理 一、收藏的概念 二、收藏的起因 三、收藏的特性 四、收藏的功能和作用 第三章 收藏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一、收藏学的研究对象 二、收藏学的概念 三、收藏学体系 四、收藏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五、收藏学的特点 第四章 收藏的主体 一、收藏爱好者 二、收藏家 三、收藏团体 四、收藏观与收藏家品德 五、收藏心理 第五章 收藏活动 一、确定收藏目标 二、收藏品的分类 三、藏品的收集 四、藏品的整理 五、藏品的保存 六、藏品的赏玩 七、藏品的鉴别 八、藏品的品评和研究 九、藏品的宣传和利用 十、藏品的散失和保护 下篇 收藏分论 第一章 文物收藏 一、古玉器 二、陶瓷器 三、字画 四、碑帖拓本 五、雕塑 六、铭刻 七、古铜器及金银器 八、文房用具 九、古代日用器具及工艺品 十、民间艺术品与文娱用品 十一、革命文物 十二、化石 第二章 珠宝翠钻收藏 一、钻石 二、祖母绿 三、红宝石 四、蓝宝石 五、猫眼宝石 六、碧玺 七、紫鸦乌 八、变石 九、蓝晶 十、欧泊 十一、锆石 十二、尖晶石 十三、橄榄石 十四、月光石 十五、翠 十六、玛瑙 十七、玉材 十八、青金 十九、松石 二十、水晶 二十一、珊瑚 第三章 藏石 一、名石 二、奇石与观赏石 第四章 钱币收藏 一、我国历朝钱币的主要种类 二、古钱币收集方法 三、古钱币的鉴定 第五章 集邮 一、集邮的起源和发展 二、邮票的类型 三、集邮的对象 四、怎样收集邮票 五、怎样整理邮票 第六章 藏书 一、我国古代的私人藏书 二、私人藏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藏书票 一、藏书票的概念 二、藏书票发展小史 三、藏书票的收藏与交换 四、藏书票的制作要求和方法 五、国外藏书票收藏组织 六、藏书票和藏书印 第八章 集报 一、世界报纸发行概况 二、中国报纸发行概况 三、我国的集报活动 四、集报的形式和方法 第九章 商标收藏 一、火花 二、烟标 三、酒标 第十章 票券收藏 一、印花税票 二、奖券 三、门券 四、交通票券 五、月票花 六、粮票 编后记 试读章节 (三)专门为收藏而生产的商品日益增多 随着世界性的收藏热潮,为满足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强烈收藏欲望,各种生产制造厂家便从这种投机中大发其财。有的是限制收藏品的数量,以增加藏品的价值。如纪念币发行到一定数量时,即行毁版;有的“迷你车”制造商对每种车型车号的“迷你车”只生产固定的数额,不论市场需求量有多大,待生产满额后即毁掉模具,不再生产,以此来影响人们快速收藏的心理。每当这种“迷你车”进入市场,收藏者从不敢怠慢,错过这一机会,便要以转手高价而购得。 另一种情况是以增加藏品的花色品种而吸引收藏者的求全占有欲,如邮票、火花、烟标、明信片、钱币等,无论是专题收藏抑或漫无目的收藏,其爱好者均十分关注新近藏品的市场行情,我们这里介绍一些有关英国啤酒杯垫收藏的情况。 在英国,当你在酒吧饮酒时,不禁要被那些款式繁多、美轮美奂的啤酒杯垫所吸引。这些木浆制的啤酒杯垫,其各式怪异的设计形式,常令你产生无限的遐想。 第一批的木浆垫子是美国人史布鲁斯于1892年领得专利权证书的。1902年,啤酒杯垫由英国传入欧洲大陆。其后,啤酒杯垫采用一切材料制造,从毛毡、乳胶以至水松、软胶,但多数采用木浆制造。它们多数印有鲜艳夺目的色彩,其形状各式各样,有的像某个岛屿,有些是各国地形。收集者为了收集一个罕见的啤酒杯垫,所付出的最高代价是50至100英镑。垫子所印的字句,有些属于滑稽性的,有些则是教导性的。垫子上的广告,主要是属于酿酒厂的,自然他们是为酒类做推销,但也不限于此。在英国,几乎每一样可出售的东西,都可能有广告出现在啤酒杯垫上。 有许多公司制造了一连串的连环图集的垫子,使收集者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这些连环图集,包括有酒店招牌、园艺秘诀、卡通、剪贴女郎、汽车轮胎、苏格兰家族,甚至是巧克力的历史。最大的英国啤酒杯垫连环图集,是麦克逊的72幅,用12套“笨拙”卡通,重复印在6000个不同的彩色垫背上。而禁酒会的会员也把反对饮酒的战争推进酒吧。他们把附上禁酒宣传品的啤酒杯垫偷偷弄进酒吧,放置在酒吧柜上,往往使饮酒者大吃一惊。 还有一种情况是伪造、复制收藏品。由于古玩价值高昂;数量有限,然而又有无数的人对它们充满欲求,便有人萌生了伪造、复制古玩的心思。一些复制品在名胜古迹游览处大肆出售,由于其价格一般人能接受,不少旅游者买走当纪念品,然而也有许多收藏者深受其害。受经济因素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存在。收藏者唯有提高自己的鉴赏、辨伪能力以作防身武器。 (四)古旧物品迅猛增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董的范围越来越广,似乎任何古旧物品都值得去收藏。德国、英国、日本等文化传统悠久的国度如此,在历史较短的国度如美国,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美国,不但政府每年要花费大笔的预算充实博物馆的内容,或修缮即将坍塌的历史建筑,而且普通人士也竭力地集古。他们热衷于收集古书、古画、古钱、古旧家具、古珠宝,甚至对旧洋娃、破铜烂铁也广为收罗。 最近在美国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售出的两张小巧玲珑的十八世纪费城式桌子,售价惊人。一张是茶桌,售价120万美元;另一张是不到3英尺高的长方桌,售价460万美元。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家具的售价已迅速赶上同档次的欧洲旧家具。美国人之所以在古旧家具上一掷千金,其部分原因渊源于古董的不足。随着家具式样的现代化,美国独立与南北战争前的旧式家具已日益罕见了。最珍稀的工艺家具产自美国费城、纽伯特、波士顿、村茨茅斯等地。当地的富翁们出巨金聘请能工巧匠为其家庭及后代制作传世的家具,木材为最优等、最古老的红木树种,木纹细密,质地坚实,与今天广泛种植的木纹细松的速生树迥然不同。目前,一些不太有钱的家具购买者也纷纷对早期美国家具产生广泛的兴趣。 美国威斯康辛州的绿巷城,以收集各种古老火车出名,并有一座极为别致的火车博物馆。该州一位名叫陶斯的人收集了48部破旧的汽车,全是几十年以前的老爷车。雷诺市的百万富翁比尔·哈拉是最著名的汽车收藏家。他耗费巨资,在80多年的时间里收藏了1200多辆旧式汽车。美国旧金山的一位名叫恩曼奴雷·达孟德的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共收集了约3千吨的汽车零件。当然,这种收藏有很大的难度,而且非大富翁莫属,光是建造容纳几百辆、上千辆旧车的车库就不是平民百姓所能办到的。还有汽车的收购、维修、保养等,因此很多人将兴趣投到“迷你车”的收藏中。 在数以千计的洋娃娃收集者中,美国的浦赖尔先生集其大成。他收藏的9000多个形态各异的洋娃娃之中,最大的高达22米,最小的不到2厘米,还有一个从埃及古墓中发掘而得的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的最早的洋娃娃,当然还有一些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收藏品。 在一次拍卖中,有一瓶1846年在法国酿造的波尔多红酒,酒名为查杜沙特,卖了5000美元。 一些刚发迹的名流,由于以往家道并非极为深厚,为了虚荣,他们往往以超高额的巨金收买古物。这些人在家中摆满了古画、古家具或古玩,以此抬高家世出身,或以此显示高雅的修养和爱好。这使古董商大发横财。加上以集古董为投资手段的推波助澜,美国古董市场的价格日益高涨。 当然上述收藏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一般美国人最普遍的收集嗜好大概要算室内小摆设或家具了。在美国一些卖旧货的商店里,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柜橱,或者是缺东少西的日常用品,令你觉得不过是一堆破烂、废物,然而若问了价钱,一定会令人瞠目结舌。但是老板会郑重其事地告诉你:这是年代久远的古董!显然迷于此道的美国人不少,否则在美国各城市中的大街小巷里,不会比比皆是此类的“古董店”;报上收购古物的广告也不至于如此热闹。 在美国,一些人在搬家或家中的老太太过世时,多半会举办拍卖。大拍卖一般借公共场所大张旗鼓,小拍卖则在家中车房或门前草地上举行。在这类的拍卖场合中,往往可用低价买得极新而实用的产品,但是那些古老的梳妆台、烧炭的熨斗、有破洞的地毯、旧风衣、旧马车轮子等“古董”,则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货。 英国人收集古物的兴趣极为浓厚,从古瓶、旧车牌和老式唱机的收藏上便可略见一斑。 英国人的收藏嗜好颇能反映其生活情趣。在英伦三岛,由于对古瓶的偏爱,致使不少人分别前往各地掘取古瓶。人们集瓶的最大乐趣是在一处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一个真正值得珍藏的瓶子。例如在自己房屋的后院里、河中、沼池内或垃圾堆中。如果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药瓶,或早期的啤酒瓶及各种瓦瓶,那将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在收藏古瓶的实践中,还出现了相应的理论研究。爱德华·傅列察在其所著的《集瓶》一书中写道:“在1800年,许多物品均以瓶子或瓦瓶盛载出售,例如擦鞋油、墨水、水果、烟草、去污粉、糖果、饼干及大部分的家庭用品”。要找到这些古瓶,首先要弄清哪些地方过去曾经是垃圾站、玻璃工场、酿酒厂及工业厂房。此外,大小河流及池沼,都是寻瓶的好地方。 目前英国人找到的罕见瓶子如早期的酒瓶,最初注册面世者为1650年,此外还有1800年的啤酒瓶,以及被称为盒式瓶的早期方形毡酒瓶。在1814年制造的咸美顿型瓶子,其设计是用以储藏矿泉水。这种瓶子是横摆,而非直竖着,原因是为防止瓶塞干涸。 当人们拿着瓶子向古玩商出售之时,应该把瓶子适当清洗干净。有经验的集瓶者从来不将瓶子掘出或挖出后马上清洗,而是将它们最少放置24小时,以便使它们习惯地面上的温度,否则瓶颈易于破裂。 收藏车牌也成为英国人的新嗜好。旧车牌从“质地”上看是废铁一块,从“艺术”上讲似乎并无价值,但在今日的英国,越来越多的人迷恋于收藏车牌。在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车牌收藏者俱乐部”,一些专门经营车牌买卖的拍卖行也应运而生。据说,随着车牌身价的扶摇直上,一枚“车牌珍品”的售价远远超过了汽车本身的价值。 在英国,车牌一般由2个英文字母和一组阿拉伯数字组成,许多车牌迷们便主要从这些符号中寻找吉祥、巧合或寓意。一位名叫约翰·史密斯的车牌爱好者,见到一块Js一00001的旧车牌时“爱不释手”。原因很简单:JS即是他姓名的缩写,而00001即含“第一”之意,连在一起就是说:约翰·史密斯天下无敌。据说丘吉尔当年拥有一辆轿车的车牌在数度转手后价格已涨至。7200万英镑;大作家萧伯纳私车车牌的售价也高达2万英镑;由于本世纪初叶英国的一种戴安娜牌轿车恰与今日的王妃戴安娜同名,成百上千位名叫“戴安娜”的女性车牌爱好者便竞相不惜血本地进行抢购。 受英国这种风气的影响,一些原英属国家的汽车车牌也变得身价百倍,成为人们竞相涉猎的目标。 此外,一些陈旧过时的老式唱机在伦敦近年的收藏品市场上也备受欢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制造的八音盒、百音盒等也成了收藏家高价以求的目标。这类收藏品形状五花八门,价格也千差万别。最便宜的是一种外饰穗状花叶的筒状音盒,唱纹之粗与今日某些梳齿一般,贵重的是一种直立式百音盒,价格在4000到6000英镑之间;早期唱机、留声机则要便宜一些。判断这类收藏品的价值大小,首先要看机器的时代和保养状况。因为修理不易,复制更难做到,因而行家们认为,在这类收藏品上进行投资既保险,收益又高。 P34-37 序言 有人说,收藏是人类的本性;又有人说,收藏是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起源;还有人说,收藏是金石学、方志学和鉴定学的物质基础。这些话反映了收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当代收藏热的出现,反映了它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 收藏的兴起和发展是同人类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不仅都有收藏,而且每一个历史阶段,收藏又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特征。有人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博物馆是公元前300年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缪斯神庙,实际上那是一个收藏场所,但它比以前的收藏前进了一步,在收藏的同时提供了公开观赏。收藏,由古代的注重于猎奇和欣赏,到近代的注重于教育和研究,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发展到近代和现代,收藏已经逐渐形成了一项专门事业和一种专门学科。 我赞同本书编著者的观点,收藏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兴起收藏的文明古国之一,不仅很早就开始有了收藏,而且在历史上是连绵不断的,既有众多的文献记载,又有丰富的遗物为证。我国在奴隶社会就已经重视收藏,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殷人收藏典册的府库。周代春官之职,掌祖庙之收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宋代收藏研究古物成为朝野的风尚,收藏学同金石学、鉴定学等也逐渐发展起来。古代收藏家和鉴定家在收集和研究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当继承历史的优秀传统。但是,中国已进人改革开放时代,当代中国的收藏与过去不同,不能孤芳自赏,应当有益于社会。 民间收藏是广大群众普遍喜爱的文化活动,也是群众性的社会“智力投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它不仅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还对人们的思想、情操、文化素质,有着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的启迪作用。这是一项全社会的群众性的共同事业,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收藏与鉴赏,不是“玩物丧志”,而是一种美育,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积累知识,增添生活意趣,启迪爱国情怀,使个人、家庭和社会都能获益匪浅。 我以前参观过不少民间收藏展览,也接触过不少民间收藏家,其中有很多收藏品在博物馆是难以见到的。我被它们的奇姿异彩所震撼,从中获得很多的知识和教益。而本书使我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化。本书编著者对民间收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汇集了很多珍贵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地论述收藏的起因、特性和作用,探讨收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考证历史文化的发展。尽管有些方面仍然是在探索和寻求,但这种探索和寻求也是有益的,反映了,民间收藏的客观实践。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民间收藏指南》,来自实践,指导实践,指导民间收藏朝着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民间收藏的内涵和范围都非常广泛,同很多部门很多事业都有密切的联系,必须加强协作,互相支持,互相提供实物资料,互相通报信息,互相交流经验。本书将在这方面起到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我想指出,尽管我国收藏历史悠久,成果丰硕,财富累累,但是,目前还有两点美中不足:一是重视国家收藏,而轻视或忽视民间收藏,对社会的民间收藏认识不够,组织工作较差;二是重视收藏实践,而轻视或忽视收藏的理论研究,理论落后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做得不够。 我很高兴地看到,这部书的出版,将对上述两点不足有所弥补。我还很高兴地看到,近几年上海、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民间收藏家协会,这是广泛开展民间收藏艺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的群众团体,对总结交流各方面的丰硕成果,使民间收藏向社会纵深发展,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相信,在这个基础上,大家共同努力,加强学术研究,加强经验交流,摸索新的途径,把我国民间收藏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在接触这部书稿中,写下了一点零星感想,权作代序。我祝贺本书的出版,我深信本书将会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 后记 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各种收藏活动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在参与各项收藏活动和与众多收藏者的广泛接触中,有感于我国收藏学理论研究的匮乏,遂产生了总结中国及世界收藏状况的想法,并着手搜集各种有关资料。这一工作得到收藏界许多朋友的鼎力支持。原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北京东方收藏家协会会长吕济民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增光添彩;收藏学理论的倡导者陈宝定先生对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寄以厚望,并多次寄赠资料;北京的段武、鲁来顺、吕春穆、陆岩、张寿江等诸位收藏同行及上海、河南、四川、广东、云南等地收藏者都提供了不少帮助;摄影记者鲁忠民提供了许多图片;文化部文化市场管理局的焦勇夫局长、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周国兴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的赵志刚先生对本书的编纂工作极为关心,提出不少建议;北京醉艺仙群体艺术画廊也给予了一定的援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旨在总结当今世界尤其是中国的收藏现状,填补收藏学这一理论研究领域上的空白。由于这一工作牵涉的范围很广,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料不多,因此难度较大,原想写成理论研究著作,基于种种原因,就先以“指南”的方式对收藏理论的诸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本书的正式出版使笔者所负藏友之厚望得以实现。本书的撰稿人对各自的编著工作不遗余力,共同保证了本书的顺利完成。其中分论中文物收藏、珠宝翠钻收藏和名石收藏由张雅宗执笔;奇石与观赏石收藏、火花收藏、烟标收藏由周继烈执笔;集报和门券收藏由林轩执笔;酒标、印花税票、奖券、粮票、月票花收藏由马政执笔;集邮、藏书、藏书票收藏由刘苏执笔;民间艺术品和文娱用品部分及钱币收藏由李哲灵执笔;交通票券收藏由苏彦彬执笔;文物收藏中的根雕部分由刘景贵执笔;绪论和收藏总论两篇由李雪梅执笔。全书由李雪梅统稿。 欢迎收藏界朋友、热心于收藏学研究者及其他人士对本书提出宝贵建议,欢迎批评指正。 编著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