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丛分为综合卷、攀枝花卷和凉山卷,共三卷。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编写本书,不仅是全面收集、整理攀西开发珍贵史料的需要,而且是全面回顾攀西人民艰苦创业,认真总结攀西开发宝贵经验,为下一步攀西开发提供有益启示的需要。
综合卷
第一章 开发沿革
第一节 解放前的开发
第二节 解放后至三线建设前的开发
第三节 三线建设时期的开发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开发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地质勘查
第二节 黑色金属的储量
第三节 攀钢的建设与生产
第四节 凉山的若干主要铁矿
第五节 有色金属及稀土开发
第六节 建材资源的开发
第三章 能源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水能
第二节 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建设
第三节 其他能源
第四章 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和保护
第一节 农业资源
第二节 农业资源开发
第三节 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四节 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五节 水利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六节 畜牧业
第七节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第五章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资源
第二节 开发
第三节 景观保护
第六章 人力资源开发
第一节 人力资源聚集与开发
第二节 后备人力资源的培育
第三节 攀钢的整体教育
第四节 人才队伍建设
第五节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第七章 扶贫开发
第一节 凉山的扶贫开发
第二节 攀枝花的扶贫工作
第八章 科技资源开发
第一节 科技攻关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事业发展
第九章 城市(镇)开发
第一节 攀枝花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第二节 西昌航天城建设
第三节 城镇建设
第十章 保障开发的“硬”环境建设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二节 电信
第三节 市政设施建设
第四节 商品流通
第五节 环境整治和保护
第六节 社会事业
第十一章 制度资源开发
第一节 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攀西开发的管理体制沿革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攀西开发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攀枝花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四节 凉山的经济体制改革
第五节 对内对外开放
大事记
清朝以前
清朝时期(1616—1911年)
民国时期(1912—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开发领导机构的变迁
一、1958—1962年开发期间的领导机构
二、三线建设时期的领导机构
三、四川省西昌区域规划开发委员会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领导机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攀枝花卷
凉山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