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麦城谜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嘉呓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12开年悬疑大案,中国式的福尔摩斯等你来结案!

《麦城谜案》由刘嘉呓编著。

一桩没有凶手的离奇命案,一座无法逃离的荒诞城市,为他精心献祭的谋杀,我在这里,等一份迟来的答卷。

内容推荐

《麦城谜案》由刘嘉呓编著。

《麦城谜案》讲述了:

这是一桩没有凶手的离奇谋杀,在一座无法逃离的荒诞城市中渐渐铺展。

在路上旅行了多年的夏天忽然接到电话,告知他的挚友麦子卧轨自杀了,于是匆忙返回麦城。而葬礼上的一些细节,使他开始怀疑这起命案的始末,并着手展开一系列调查,最后却陷入更大的陷阱当中。

麦城巨大的阴影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谜题?是幻想,是希冀?是欲望,是梦想?是用大段内心独白来构建出的阴谋,还是追求自由与真理的蓝色骨头和信仰?这些都不重要,唯有他,一直在这城市的深处悄然观察着……

目录

楔 子:嘘,他睡在梦中

顺时针:有关天空的畅想

逆时针:喂,你向谁告别?

顺时针:铁轨的平行物语

逆时针:故事的合理存在性

顺时针:山的那边几十页

逆时针:到马路的另一侧

顺时针:生命是朵蓝

逆时针:那年代的手稿遗失了

顺时针:钥匙的纽扣上了锁

逆时针:树生长的声音

顺时针:迷城的正反面

逆时针:如果能不长大

顺时针:剧本里的入和事

逆时针:雨,大雨!

顺时针:阴影中的观察者

逆时针:影子的甜美笑容

顺时针:一分为二的色彩国度

逆时针:有人喜欢蓝

顺时针:血液与咖啡的黏稠度

逆时针:孕满希望的种子

顺时针:时钟不停转

逆时针:故事的新开始

顺时针:如果,如果,如果

我就是一棵成熟在夏天的麦子

试读章节

嘘,他睡在梦中

麦子死了。

对,死了。

我现在满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赶快摆脱这虚无的黑夜,找到一家旅店,最好能有火炉与书桌,这样我就能静下来好好讲述有关他的故事,那些真切地存在于我的身边,而现在却倏地被抽离开,久久萦绕我身旁的往事。这种感觉强烈地压迫着我,裹紧,再裹紧。甚至没有一个现成的词语来形容我现在的感受,有些悲痛,那是与麦子长久以往的熟知,混杂着些惊慌,在我所熟知的麦子身上,丝毫也察觉不出他会早逝的可能;更多的,是迫切想要知晓是什么导致他会这样渴望离去。这些情绪像夜晚一样降临在我身边,不同的是,它很急促,让我防不胜防,就像二十年前(大概,肘间拖得久了容易被遗忘)麦子忽然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一样。

你可以想象到这些,一个自己所熟识的人在一个电话之后就烟消云散掉的错乱感。几个小时前树北打电话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一个人闲适于两座城市之间的路径之上,我很后悔为什么车子不能再跑快一些,或是我根本就没有离开昨晚抵达的麦城——我们出生与成长、被它所抛在身后也不断被我告别的城市。我总是在生活的版图上画圈,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如此往返而没有流连。

夜空在车窗外面飞速后退,我已经把车子弄到了160公里/小时上下。这辆跟随我5年之久的车子被迎面而来的风吹得瑟瑟发抖,是寒冷,还是惊恐?或许麦子在最后的那一瞬间被放大了瞳孔,从中流出浓郁的恐惧,又或许不是,这些画面不断重复就像是地方电视台里的广告——不厌其烦地轮播,直到填满你的每一条神经,而麦子也在我的脑海中繁衍成了麦田,粒粒饱满,在这冬季大肆吮吸着阳光和泥土深处埋藏的水与营养。他深深地扎根。

是时候收割了。

我打开车载CD机,放上一些金属的声音,这是麦子要我装上的,从西藏回来之后他就这样对我说,哦,对,就是这样的表情,他说:“纳木错那样的夜晚还真是难以形容的孤独。”然后接着又说,“装一台车载CD吧,通过音乐,可以让你更好地深入到自己的骨头里面看个究竟。”我对音乐并不是很感兴趣,特别是他所中意的这些嘈杂声,比起它们,我更愿意去听些靡靡之音,至多也就是贝多芬那撕破灵魂伪装的音符。我不觉得我们俩之间有着多少的相像,我好动,他喜静,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当然也不乏被我强拖着去旅行的例子,最远的,嗯,就是两年前我们去了西藏,就是驾着这辆车子。那时候它还崭新得很,引擎声也不似现在这么嘶哑,只是出了点儿小问题,导致我们在接近纳木错的公路边上停留了一晚。想一想我们都在人生这条大路上越开越远,最后老得不能自已,只有麦子,只有他把自己留在了最美好的年华里。

我看着车窗外被霓虹灯所照亮的夜空,城就在眼前,而我却无论如何也不想踏人了。我的记忆像是碎裂的拼图一样地被撒在每一座去过的城市里面,每到夜晚就隐隐作痛,很多时候我都分不清它们立意的主次、时间上的先后。我把车子从城的光亮中缓缓退出,越走越黯淡,直到余下几家昏暗的灯火。我在路边找了一家汽车旅馆停好车,老板像是听到了窗外的动静一般,急急地打开门,操着方言式的普通话很是热情地同我打招呼。

“老板,要住店么?”

“嗯,住一晚,明早还要赶路。”我简单答道。

熄了引擎,我便尾随着老板走进店里。这里像极门脸朝街的民房,或许这本就是如我所想也说不定。“每晚住宿的基本费用是40元,如果没有特别要求的话。”交了款,顺着楼梯上到二层,随便挑上一间就向老板领了钥匙。打开门,灯是钨丝的昏黄色,布置也很简单,一张双人床、电视,还有床头柜,除此之外就只剩下一双并不对称的拖鞋,还有落满灰尘的盆子——看来是没办法实践我来此的主要目的了,那么还是好好地睡上一觉,天一亮就启程,回到最初的城市去见麦子最后一面,尽管他已然闭了眼。

树北的电话讲得很含糊,或者是由于我在车里的关系,而没有听清楚,唯一可以确定的,只有麦子的死,至于方式和原因我无从得知。他总喜欢在故事里设一些迷城让我去找寻出口,而这一次,他把自己化作了一座城,我能隐隐地感觉到,他的死一定不会那么简单,至少是对于我来说。

躺到床上,熄灭灯,外面不时响起过路汽车的轰隆声,也夹杂着些清脆的鸣笛。时间不知是过了多久,意识开始在这偶然住下的屋子里变得模糊。我记得麦子说过,我们的生活就是很多的偶然所串联出的必然,那么他,是不是早已察觉到这样的结局呢?作为他自己的,还有我的新开始,按照他为我编排的剧本,我会在冬天结束之前跑到漠河去,然后就回到麦城随便找个女人安顿下来。

我想我就是一个他一再描绘的观察者,一个蛰伏于生活之中的观察者,去记录每一片落叶所倾倒的弧度,或是……

敲门声在这时候第二次传来,我走过去开了门,而我的身体却一直留在床上,拥着被子,在这陌生的空间中恬静地睡着。

随我进来的是一个20岁出头的姑娘,梳着长头发,衣着单薄,像是打了厚厚的粉底,屋子里的光线本就十分昏暗,更何况没有打开灯。透过窗帘的缝隙看出去,外面的月亮很大,也很圆——麦子还真是会选时间,不过却也只能看到一点儿,唯有星星点点的光亮从劣质的布料中透过来。她的脸很美,像是我多年未曾见到过的姐姐,可是年龄却相差许多。站在地板上看着她怔然出神的我,忽然记起很多年以前的往事,是与姐姐一起,光着脚在河边上放风筝,夕阳之下的我们被光线拉长了身影,而沙滩,却似乎从未出现在我的童年之中。碎了的记忆很难拼接起来,往往是带着谬误与荒诞,而姐姐,她一直占有着我最初的记忆,至今也未能忘却。

像是在等我说些什么语句,她一直侧着脸,面对着我所躺着的床直勾勾地看,额前的刘海刚好遮住她的眼睛,否则我便可以从中读出些什么,而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蹙着眉头没有方向地思索。我能够隐隐感觉到她的羞涩。

时间不语,便再次地沉默下来,我想把她来时的门关上,锁好,却未注意立于屋中的另一个我已全然消失不见。如果他是不存在的,那时是谁为她开了门又抚摸了她的头发?是幻觉,还是梦,无法分辨。向着那姑娘所坐的位置看过去,我不曾记得那里有椅子,甚至不记得这屋子中有这件物什。“嗨,”我试着冲她打招呼,“姑娘。”我这么叫她,尽管喉咙有些不自禁,险些喊出“姐姐”的发音。

还是寂静,连月光都温柔得不被打乱。她并未理会我,身线在窗子中映出美一样的轮廓,或者说,那就是美。我似乎可以看见她那光滑的肌肤,细致的脖颈饱满而柔软。温暖源源不断地袭来,从大腿的根部。我正盯着她那娇媚的身躯发呆,猛地一惊,似是那一合眼的时差,她已从我眼前消失,像是逃,只觉得身上某一块隐秘的部位湿湿黏黏的,把被子反过来,贴身的衣物也脱掉,丢在了地上——那本该有椅子的地方,带着对这奇怪梦境的戒备,再次地入睡。

好在,并未再做什么梦了,大概是累了,或是天已快亮,不会有谁再来打搅我。男男,男女,或是女女,我对麦子的故事有些信以为真,许是看多了的缘故,不知他是否也为自己准备了死的蓝本。

醒来时是早上9点钟,比预计的要晚,简单地洗漱之后便收拾了随身的物品,除去夜里丢掉的衣物。是该上路了,回那座对于麦子来说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的城,也是他留给我的迷城的起点。里面关着些什么,有着怎样的建筑和街道,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想要让我从中发现什么。关上门之前我特意看了看窗子前面那一小块的空间,有种奇妙的感觉,却无法形容,梦境里发生的事情不要信以为真。到底层交钥匙的时候老板特意地多看了我几眼,像是欲言又止的样子,很不情愿地将押金递给我,我只是冲着他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外面下雪了,虽然小得可怜,却是能感受到的真实。昨晚还是晴天,星星呀月亮呀都在天空上面散着各自的光亮,虽然分不清那是不是梦,可是麦子这家伙真是会选时候,兴许是这样,他便真的可以被钉刻在历史之中了。

P1-4

序言

关于蓝本

蓝色骨头是什么?

是崔健后期的一首乍听之下没什么味道的歌?

或许之后也能成为一本初读之后没有多少看点的书,而这蓝本,只是它的三分之一。

用红黄蓝作为组成色彩的三原色来命名,在这美术理论发展之后的现代社会显然是有些过时了,或许这就像蓝本中那些没办法摆在表面上的思想一样,都已经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艺术源于生活而落后于生活,像我这样的伪艺术者也只能做出这样格格不入的判定,如果一定要让我提前暗示些什么的话,那么我只能说这蓝不是新三原色理论中的青色,它们无法组成这世界里的所有色彩。

关于这个故事的初衷,并没有设定这么复杂,只是想要表现一个文艺青年的穷途末路。许是某个夜晚从崔健的唱词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才滋生了这样的初衷,毕竟在这知识经济带领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个纯文艺者已经没有了多么大的生存空间,更何况是我这样的伪文艺者。当艺术的理念从身体上升到思想之后,便开始了做梦的时代,也不会再去刻意地怎样怎样,就好像是我通常讲的那样,故事有它自己的生命,只能孕育,却不能决定其成长的方向。

那么是从何时开始变复杂的呢?

或许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从一个简单的花纹画起,只是想得到一片花瓣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形状,但是随着笔尖的描绘,原本简单的纹路也会变得枝繁叶茂起来。于是,这蓝本,便仅是作为了代表着智慧的蓝本出现,而之后红色的心灵以及黄色的肉体也会继续用不同的姿势、用擅长的方式来描述“蓝色骨头”这个概念。当然现在它们究竟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也说不好,或许是单纯的,麦子、夏天以及葵和米香的高中生活,或许是夏天他这么多年来在路上的生活记录,当然也有可能与这蓝本并未发生太大的关联,麦城还是麦城,只是里面生活着的人改变了。

而这些都不那么重要,既然这是蓝本,那么我们就仅谈蓝本。

或许作为一本推理小说这并不那么契合,只是为了故事的流畅性而添加进去的悬念,没有多么高深莫测的推理手法与心理描写(浅显的内心独白倒是随处可见),所以想要作为侦探而介入到故事之中的你千万要小心,这是一场大的阴谋,切勿对号入座。

从一个预留的入口走进麦城,那些高大的建筑物把低矮的民房包装得严严实实,而那些四通八达的小巷,却往往通向一个又一个的死路。这个故事仅有的魅力似乎也只能在于此,大段的内心独白来自对于外部世界的不安全感与恐慌,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确认自我的存在。在故事里,这样的叙事方法如果不显拖沓的话,那么一定能将小说的脉络用最清晰的形式展现出来。可能,我只是说可能,在剧情方面,一直都不是我所擅长的。我可以很简单地放逐一个人物去死,可是死的方式却很难准确地描述出来,以至于在蓝本的前几个章节里一直无法对开篇的悬念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一时也找不到好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

这是一场需要发挥想象力的阴谋,如果可以分享,请与他人交换各自手中解开谜题的钥匙,或许会对这麦城有新的发现。每个人眼中都有不同的蓝。

刘嘉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9: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