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音乐体制;昆剧的表演功法;昆剧的表演程式;汤沈之争与昆曲的雅化;昆剧传习所的创立与昆曲的传承……《昆曲》(作者俞为民)是“符号江苏”系列之一,介绍了昆曲六百年的精彩历程、瑰丽璀璨的艺术形式,以及魅力永存的幽兰经典,是了解昆曲的最佳入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昆曲/符号江苏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俞为民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昆曲的音乐体制;昆剧的表演功法;昆剧的表演程式;汤沈之争与昆曲的雅化;昆剧传习所的创立与昆曲的传承……《昆曲》(作者俞为民)是“符号江苏”系列之一,介绍了昆曲六百年的精彩历程、瑰丽璀璨的艺术形式,以及魅力永存的幽兰经典,是了解昆曲的最佳入门。 内容推荐 在全世界首批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昆曲以全票通过而名列榜首,这充分说明昆曲的影响与地位已超越了国界,为全世界多珍视。六百多年来,昆曲一直是曲坛“正音”。昆曲的音乐汇集了我国古代音乐的精华,昆曲的剧本代表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昆曲的表演体系堪称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的代表。《昆曲》介绍了昆曲六百年的精彩历程、瑰丽璀璨的艺术形式,以及魅力永存的幽兰经典,是了解昆曲的最佳入门。 《昆曲》的作者是俞为民。 目录 引言 上篇 六百年的精彩历程 一 南戏的流传与剧唱昆山腔的产生 二 玉山草堂的文人雅集与清唱昆山腔的产生 三 魏良辅对南戏昆山腔的“引正”与改革 四 四方歌曲皆宗吴门 五 汤沈之争与昆曲的雅化 六 明末清初昆曲的流传和苏州派的形成 七 花雅之争与昆曲的衰落 八 昆曲衰落途中的两朵奇葩:南洪北孔 九 昆剧传习所的创立与昆曲的传承 十一 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十一 盛世谱华章,幽兰溢新香 中篇 瑰丽璀璨的艺术形式 一 昆曲的音乐体制 二 昆曲的字声与腔格 三 昆剧的脚色体制 四 昆剧的表演程式 五 昆剧的表演功法 六 昆剧的脸谱 七 昆剧的服饰 下篇 魅力永存的幽兰经典 《荆钗记》:荆钗虽贱情意真 《白兔记》:白兔引儿见亲母 《拜月亭》:逃难途中巧联姻 《琵琶记》:得了功名失了孝 《南西厢记》:西厢有情结良缘 《浣纱记》:一缕溪纱系兴亡 《牡丹亭》:牡丹亭畔真情梦 《长生殿》:天长地久情绵绵 《桃花扇》:桃花扇底送南朝 《雷峰塔》:雷峰难镇仙凡情 昆曲作家小传 昆曲演艺家、曲友小传 昆曲大事记 六大昆剧院团 试读章节 就在剧唱昆山腔还采用昆山方言来演唱南戏的时候,同为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海盐腔在元代经杨梓、贯云石等改革后,已改为用外地人也听得懂的“官语”来演唱,这也使得海盐腔能够南北通行。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条载:“海盐多官语,两京人用之。”而且海盐腔在明初进入了上流社会,在魏良辅改革昆山腔之前,成为上流社会崇尚的南戏唱腔。明杨慎《丹铅总录》(有嘉靖三十三年梁佐写的序)载:。近日多尚海盐南曲,士大夫禀心房之精,从婉娈之习者,风靡如一。”明张牧《笠泽随笔》也说:“万历以前,士大夫宴集,多用海盐戏文娱宾客。……若用弋阳、余姚则为不敬。” 由于海盐腔是用“官语”演唱,能通行南北各地,因此,苏州籍的戏曲艺人若到外地演戏谋生,也用海盐腔来演唱。《金瓶梅词话》中多次提到海盐子弟唱戏文之事。其中第七十回写道:“海盐子弟张美、徐顺、荀子孝生旦都挑戏箱到了。”第三十一回也曾提到徐顺与苟子孝等人,当安进士问苟子孝是哪里人时,荀子孝答道:“小的都是苏州人。”可见荀子孝与徐顺都是苏州籍的演员,小说称他们是“海盐子弟”,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海盐籍演员,而是就他们所唱的海盐腔而言的。这也说明,即使昆山腔早在元代就已产生了,但苏州籍的演员还是以海盐腔来招揽生意的。 采用方言演唱,不仅使得南戏昆山腔的流传范围只能局限于苏州一地,也使之得不到文人学士的青睐,进入不了上流社会。南戏昆山腔的这一状况,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经过魏良辅的改革后,才出现了转折。 魏良辅是一位民间音乐家,精通音律,他本来是唱北曲的,因比不过另一位北曲歌唱家王友山,故退而改唱南曲,欲独辟蹊径,在南曲演唱上作出成就。魏良辅改唱南曲后,不满意剧唱昆山腔的演唱方法,便运用自己的才能,对之加以改革,而且他还得到了其女婿张野塘的帮助。 说起张野塘,也是一位北曲演唱家,原籍河北。那么张野塘是怎么从北方来到吴中,把北曲带到南方的呢?又是怎么被魏良辅招赘为女婿的呢?据明末宋直方《琐闻录》记载,张野塘原本是一名戍卒,因犯了罪,被发配到苏州太仓卫。他刚到太仓时,为当地人唱北曲,由于当地人听惯了南曲,从未听过北曲,因此大家都嘲笑他。有一天,魏良辅来到太仓,偶尔听了张野塘唱北曲,感到十分惊奇,不觉入了神,“留听三日夜”,对野塘大加赞赏。当时魏良辅已改习南曲,正想对南戏昆山腔加以改革,听了张野塘的演唱后,就想把张野塘拉过来,一起来改革昆山腔。这时魏良辅已五十多岁,仅有一女,年已及笄,不仅相貌出众,而且从小受到父亲的指点与熏陶,善唱曲,远近闻名。此前已经有许多人慕名来求亲,其中还有一些门第高贵、有钱有势的人家,但都被魏良辅拒绝了。自遇到张野塘后,魏良辅就决定将张野塘招为女婿。 为何说魏良辅改革的是剧唱昆山腔,即南戏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而不是清唱昆山腔呢?这从他改革昆山腔的论著《南词引正》(又名《曲律》)的具体论述中可见。如他在谈到具体的演唱方法时,总是将剧唱与清唱对比着论述,提示剧唱者应注意到剧唱的特殊性。如他说:“清唱谓之‘冷唱’,不比戏曲,戏曲借锣鼓之势,有躲闪省力。知者辨之。”又如在谈到昆山腔的拍板时,他指出:“拍乃曲之余,最要得中。如迎头板随字而下,辙板随腔而下,句下板,即绝板,腔尽而下。有迎头板惯打辙板,乃不识字戏子不能调平仄之故。”所谓“不识字戏子”,也就是剧唱昆山腔的民间艺人,因“不能调平仄”,在演唱时将随字落板的迎头板,误作随腔而下的辙板。这些都说明,魏良辅改革的是南戏艺人们所唱的剧唱昆山腔。P20-21 序言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首来自江苏的民歌《茉莉花》走上国际舞台,让世界记住了江苏。时至今日,这首优美的乐曲,已演化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许多国际友人就是寻着《茉莉花》的韵味,认识江苏并种下-了_对江苏特有的情结,这便是文化符号的魅力。 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的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一代代江苏人辛勤耕耘,不仅创造了辉耀古今的物质文明,而且形成了吴越古韵、楚汉雄风、金陵人文、维扬风物的文化特色,可以引为江苏符号的资源不胜枚举。 在江苏众多文化符号中,延续六百多年的昆曲,不仅是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也是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明孝陵空寂神道上的巨大石像,印证着南京虎踞龙盘的王者气象;“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风景式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平;发端于南京的云锦纹样图案和以精、细、雅、洁蜚声的苏绣,以及宜兴紫砂、惠山泥人、江苏书画、江苏美食、南京城墙、徐州画像石、扬州漆器等等,都是江苏历史文化的名片。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开放的江苏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江苏需要把更多代表自身特色的文化资源介绍给世界,世界亦需要借助更多的文化符号来感知江苏。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策划、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符号江苏》丛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江苏最具公认度和代表性的特色文化资源,其中不少已列为世界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标志性符号,体现着江苏这方水土独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基因,展示出江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灿烂多彩。相信捧读《符号江苏》的朋友,无论你是否来过江苏,都会为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心驰神往。 现在,江苏正致力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我们期望,通过“符号江苏》这套丛书,让更多的海内外读者朋友认识江苏、了解江苏。同时,我们热忱欢迎世界各地朋友走进江苏,亲身体验这方灵秀水土的无穷魅力,与这里的人们一起分享江苏独特的文化、优美的环境和美好的生活。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