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浒全传(上中下)/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施耐庵//罗贯中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施耐庵编著的《水浒全传(上中下)》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贯穿小说始终的,是一种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报国”思想,和具有浓重平民色彩的英雄主义精神。

《水浒全传(上中下)》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内容推荐

北宋末年,朝廷腐败,对外卑躬屈膝,缴纳岁贡;对内横征暴敛,盘剥百姓,一时间民不聊生。许多有血性的好汉被逼无奈,纷纷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他们反抗压迫、替天行道,演绎了一段英雄传奇……

施耐庵编著的《水浒全传(上中下)》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是一部描写英雄传奇的典范。

《水浒全传(上中下)》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朝廷招安而失败的全过程。

目录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粱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扬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火并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拼命三火烧祝家店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粱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坐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进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鰍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第九十七回 陈灌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第九十八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灌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零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

第一百零二回 王庆因奸吃官司 龚端被打师军犯

第一百零三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第一百零四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第一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一百零六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汩没破坚城

第一百零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一百零八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第一百零九回 王庆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一百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一百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一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一百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一百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一百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试读章节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话说当时汤隆对众头领说道:“小可是祖代打造军器为生。先父因此艺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得做延安知寨。先朝曾用这连环甲马取胜,欲破阵时,须用钩镰枪可破。汤隆祖传已有画样在此,若要打造,便可下手。汤隆虽是会打,却不会使。若要会使的人,只除非是我那个姑舅哥哥,会使这钩镰枪法,只有他一个教头,他家祖传习学,不教外人。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则,端的使动,神出鬼没!”

说言未了,林冲问道:“莫不是现做金枪班教师徐宁?”汤隆应道:“正是此人。”林冲道:“你不说起,我也忘了。这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端的是天下独步。在京师时,多与我相会,较量武艺,彼此相敬相爱。只是如何能够得他上山来?”

汤隆道:“徐宁先祖留下一件宝贝,世上无对,乃是镇家之宝。汤隆比时,曾随先父知寨往东京视探姑姑时,多曾见来,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这一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多有贵公子要求一见,造次不肯与人看。这副甲,是他的性命,有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若是先对付得他这副甲来时,不由他不到这里。”

吴用道:“若是如此,何难之有?放着有高手弟兄在此,今次却用着鼓上蚤时迁去走一遭。”时迁随即应道:“只怕无此一物在彼,若端的有时,好歹定要取了来。”汤隆道:“你若盗得甲来,我便包办赚他上山。”

宋江问道:“你如何去赚他上山?”汤隆去宋江耳边低低说了数句,宋江笑道:“此计大妙!”吴学究道:“再用得三个人,同上东京走一遭。一个到京收买烟火、药料,并炮内用的药材;两个去取凌统领家老小。”彭圮见了,便起身禀道:“若得一人到颍州取得小弟家眷上山,实拜成全之德。”宋江便道:“团练放心。便请二位修书,小可自教人去。”便唤杨林,可将金银书信,带领伴当,前往颍州取彭圮将军老小。薛永扮作使枪棒卖药的,往东京取凌统领老小。李云扮作客商,同往东京收买烟火、药料等物。乐和随汤隆同行,又挈薛永往来作伴。一面先送时迁下山去了。次后,且叫汤隆打起一把钩镰枪做样,却教雷横提调监督,原来雷横祖上也是打铁出身。再说汤隆打起钩镰枪样子,教山寨里打军器的照着样子打造,自有雷横提调监督,不在话下。大寨做个送路筵席,当下杨林、薛永、李云、乐和、汤隆辞别下山去了。次日又送戴宗下山,往来探听事情。这段话一时难尽。

这里且说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般行头,在路迤逦来到东京,投个客店安下了。次日踅进城来,寻问金枪班教师徐宁家,有人指点道:“入得班门里,靠东第五家黑角子门便是。”时迁转入班门里,先看了前门;次后踅来,相了后门,见是一带高墙,墙里望见两间小巧楼屋,侧首却是一根戗柱。时迁看了一回,又去街坊问道:“徐教师在家里么?”人应道:“敢在内里随直未归。”时迁又问道:“不知几时归?”人应道:“直到晚方归来,五更便去内里随班。”

时迁叫了相扰,且回客店里来,取了行头,藏在身边,吩咐店小二道:“我今夜多敢是不归,照管房中则个。”小二道:“但放心自去,并不差池。”

时迁再入到城里,买了些晚饭吃了,却踅到金枪班徐宁家,左右看时,没一个好安身去处。看看天色黑了,时迁拱入班门里面。是夜,寒冬天色,却无月光。时迁看见土地庙后一株大柏树,便把两只腿夹定,一节节爬将上去树头顶,骑马儿坐在枝柯上。悄悄望时,只见徐宁归来,望家里去了。又见班里两个人提着灯笼出来关门,把一把锁锁了,各自归家去了。

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云寒星斗无光,露散霜花渐白。时迁见班里静悄悄地,却从树上溜将下来,踅到徐宁后门边,从墙上下来,不费半点气力,爬将过去,看里面时,却是个小小院子。时迁伏在厨房外张时,见厨房下灯明,两个丫环兀自收拾未了。时迁却从戗柱上盘到膊风板边,伏做一块儿,张那楼上时,见那金枪手徐宁和娘子对坐炉边向火,怀里抱着一个六七岁孩儿。时迁看那卧房里时,见梁上果然有个大皮匣拴在上面。房门口挂着一副弓箭,一口腰刀。衣架上挂着各色衣服。徐宁口里叫道:“梅香,你来与我折了衣服。”下面一个丫环上来,就侧首春台上先折了一领紫绣圆领,又折一领官绿衬里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绣踢串,一个护项彩色锦帕,一条红绿结子,并手帕一包。另用一个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时迁多看在眼里。

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直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听了,便吩咐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

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环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着了。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起来,便唤丫环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却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环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看时,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这个女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环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直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伴当吃了饭,背着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梅香点着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槁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环,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时迁听那两个梅香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时迁做老鼠叫。丫环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

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一口气奔出城外一到客店门前。此时天色未晓,敲开店门,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担儿挑了;计算还了房钱,出离店肆,投东便走。

行到四十里外,方才去食店里打火做些饭吃,只见一个人也撞将入来。时迁看时,不是别人,却是神行太保戴宗。见时迁已得了物,两个暗暗说了几句话,戴宗道:“我先将甲投山寨去,你与汤隆慢慢地来。”时迁打开皮匣,取出那副雁翎锁子甲来,做一包袱包了。戴宗拴在身上,出了店门,作起神行法,自投梁山泊去了。

P548-551

序言

《水浒全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忠义水浒志传评林》等,习称《水浒传》。讲述的是以宋江为首的108名江湖好汉,聚义梁山泊,后被朝廷招安,东征西讨,最终命丧黄泉的历程,写出了“官逼民反”到向当权者妥协的社会现实。金圣叹将《水浒传》与《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

从南宋开始,水浒故事成为民间口头文学的主要题材之一,但水浒故事并非完全出于虚构,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宋史》中有关于宋江等啸聚的记载:“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于是自有奇闻异说,生于民间,辗转繁变,以成故事。宋人罗烨《醉翁谈录》中的“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可能是平话中个别人物的传奇故事。流传于宋元年间的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晁盖等36人的故事,初步具有了《水浒传》的故事梗概。元杂剧中也出现了一些水浒故事剧本,如《黑旋风双献功》、《宋公明劫法场》等。

《水浒传》是到了明朝初年,在参考、借鉴和吸取了包括史籍、笔记和某些小说、戏曲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或曰罗贯中,或日施耐庵,或日施作罗编,或日施作罗续。原本《水浒传》已不可得,现存的各种本子,可分成简本、繁本两个系统。所谓简本,主要是文字比较简单,细节描写少,已发现的简本有一百十五回本、一百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四回本。繁本写得比较细致,也是流传最广的,主要改增的部分是招安之后的情节,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其中七十回本也称“腰斩本”,是金圣叹删去了排座次以后的部分,把原来的第一回改为楔子,并添了个卢俊义的噩梦作为结尾而成。一般认为百回本可能是《水浒传》成型定书的最早也最接近传说故事的版本。全书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写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大聚义,打官军,受招安。后半部分由五个板块组成,即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及结局。有研究者认为平田虎、王庆两部分是插增的,因今所见较早的百回本,征辽之后紧接平方腊事。

作为一部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小说,《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讲史话本的传统,其语言以口语为基础,简洁明快,无论是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鲁迅曾经指出:“《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如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活画出李逵憨直的个性。小说叙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前70回连环套式的结构也独具特色。“风雪山神庙”、“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忠义”是贯穿《水浒传》全书的思想主线。水浒好汉之间的“义”,其表层是一种江湖义气,武松醉打蒋门神,李逵无条件信从宋江,石秀杀裴如海等,其内里则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义举,有着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他们是要以个人的英雄行为,济困扶危,杀富济贫,即所谓“仗义疏财归水路,报仇雪恨上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路见不平,帮助弱小的典范。设誓劫取生辰纲,因为这是“不义之财,取之何碍”,“天理知之,也不为罪”。梁山大聚义后,“若是客商车辆人马,任从经过。若是上任官员,箱里搜出金银来时,全家不留,所得之物,解送山寨,纳库公用……但打听得有那欺压良善暴富小人,积攒得些家私,不论远近,令人便去尽数收拾上山。”“义”是将108位好汉连接在一起的纽带,不废于私,也不废于个人,所以当李逵听到宋江有苟且行为的谣言时,“气做一团”,“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还“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要杀宋江。

但“义”又是与“忠”相始终的。《水浒传》里的“忠”,有忠于梁山泊聚义的内容,但它又有忠君的思想,在很多时候,“忠孝”被放在首位,而把“义”置于次要地位。忠君的集中表现是他们反贪官不反皇权。所以阮小五唱:“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很多之前在朝廷有官职的人,如林冲、花荣、呼延灼,落草后,也不会弃绝原来的官名,林冲总是被介绍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而他本人也欣然领受。在首领宋江身上,“忠君”的意味更为浓郁,他一再强调:“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闭塞,暂时昏昧。”并反复申言“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因此“权借水泊栖身”,“专等朝廷招安”,并且希望“为国立功”,“博得个封妻荫子”,以图日后“名垂青史”。在得知要被毒死时,因担心李逵造反,所以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于是,宋江死于“忠”,而李逵亡于“义”,在此,无论是“忠”,还是“义”,都显得无比沉重。

无可否认,《水浒传》中有些场景是血淋淋的,缺少温情和人文关怀。如李逵般的肆意砍杀,血迹斑斑的剥肉凳,都会让人从心底透出丝丝冷意,这也许是金圣叹认为这是一部写给强盗看的书的主要原因。但透过这血的表象,也许能看到更多现实的惨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