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说历代名相(2)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时涛//宋岩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每一个宰相都有他的传奇人生,在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总能折射出每一个朝代的荣辱兴衰……为了让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所了解,本书精选了中国历史上自两晋到隋唐时期的15位名相的传奇故事,他们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却完全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历史的治乱兴衰。本书无意于对这些历史人物妄加评论,我们只是将这些超重量级的官场人物的智慧、权谋、手腕及其趣味生活展现给读者,让读者们能够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花费较少的时间近距离地亲触他们,从中体味历史,感悟生活,收获智慧,提升层次。或许,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能让你体会出一点什么。

本书为《图说历代名相》之第二辑。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选写了自两晋到隋唐时期的15位名相的传奇故事。

出身不俗的王导,豪言定北士,成为东晋开国宰相;美男宰相谢安风流儒雅,功成复潇洒;工作上的“老好人”房玄龄,却是闻名一时的“气管严”;皇帝的大舅哥长孙无忌,最后竟落得自缢而死的下场;皇帝见了就头疼的诤臣魏征,却与唐太宗同唱了一首“君臣和谐曲”;被人笑称“一只猫”的李义府,在微笑之中走上了宰相之位;李唐家的“保皇派”裴炎,终因惹怒武后身首异处惩恶护民的狄仁杰,被武则天敬称为“国老”;不愿投机的姚崇,几经沉浮,几居相位。堪称一代“救时宰相”;诗人出身的张九龄,成为清竣宰相的代表;李林甫最擅长整人,时人称之为“口蜜腹剑”;模范干部陆贽,即使领导劝告也不愿受贿;政治明星王叔文。勇于改革,迎难而上;守信还带的裴度。成为中兴唐室的正直宰相;李德裕则似一颗政治流星,瞬间划过晚唐天空,却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在历史沉浮中,这些历朝行政长官们,都有其独特的人生及传奇故事,在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中,也折射出每一个朝代的兴衰荣辱……

目录

东晋

 王导——一手扶立东晋的开国宰相

世族:看大腕荟萃出王家

志向:新亭会豪言定北士

实施:壮皇威出行镇南蛮

人文:学方言联姻近本土

品性:责堂哥拒酒见忠善

隐私:急鞭牛落荒躲老婆

 谢安——高洁的风流宰相

谢家出美男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为君谈笑靖胡沙”

“傲然携妓出风尘”

“功成复潇洒”

风流儒雅多才艺

唐朝

 房玄龄——醋坛子里走出来的盛世高参

看破天机投明主

工作上的“老好人”

怕老婆的“气管严”

 长孙无忌——自缢而死的皇帝大舅哥

跟着妹夫混

感谢玄武门之变

功臣忙与闲

鼎力扶李治

威权震主

皇帝行贿大臣

排除异己武氏称后

流放他乡

“苗妹香香”米

 魏征——爱挑毛病的千古谏臣

一个机灵娃

一段跳槽史

一张婆婆嘴

一腔治国论

一个好臣子

一位好君王

一对好搭档

 李义府——一只微笑侍唐的“猫”

投机官场——提领导之想提

投身革命——写小吏之想写

投己所好——做自己之想做

 裴炎——争议不休的千古名相

为理想裴武合谋

起兵变“被入伙”

李唐家的“保皇派”

惹怒武后被捕下狱

身首分家悲良相

君王不忘忠臣心

 狄仁杰——惩恶护民的神奇警官

戒淫

恤民

断案

复唐

 姚崇——几经沉浮的“救时宰相”

少年有志

自考成才

首任宰相

远离政治漩涡

都是哭泣惹的祸

玄宗识才

捕杀蝗虫

与张说的较量

立遗嘱明志

 张九龄——风骨清竣的诗人宰相

渔为江上曲,弱岁读群史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李林甫——投机钻营的职场胜者

走向官场

威震朝野

奸相功劳

口蜜腹剑

整人能手

玩火自焚

 陆贽——高水平的模范干部

长辈赠巨款,不要

领导劝受贿,不听

请假想回家,不准

一代良相,忠义长存

 王叔文——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

“三王八司马”

七改两夺权

初挫四五月

终败十几天

 裴度——中兴唐室的正人君子

守信还带

恐怖暗杀

反恐平叛

中兴唐室

还带寺

裴氏碑馆

 李德裕——晚唐朝廷的一颗流星

牛李党争

灭佛信佛

崖州传说

试读章节

[世族:看大腕荟萃出王家]

回顾中国历史,当我们陶醉于隋唐帝国雄风的时候,向其前代看去,历史的影子虽然模糊却依稀可辨。没有东晋南朝的衣冠风流,没有北朝夷族的勇武强悍,也就不会有隋唐的国家大一统和盛世繁荣。但是,由于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大混乱的时代,除历史研究者以外,国人多不愿面对这一段不以盖世武功为标记的历史。

魏晋时期,在今山东临沂住着一家琅邪(地名)王姓大族,这是北方最大、冠冕盛门、声势最显赫的世家豪贵。这个家族人文荟萃。祖上曾有秦将王翦、王贲这样的名将;远祖王吉好学明经,西汉室帝时征为博士、谏议大夫,出任益州刺史;传至第八代,王家又出了个古今闻名的孝子,就是家喻户晓的“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故事的主人公——王祥。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王祥扶老携幼,举家南迁庐江,隐居二十余年,直到后母谢世后才出来做官,其时已年近六十。因为他出身高门,又以孝道扬名,故官运亨通,从温县县令做到掌国家仓廪的大司农、管土木水利的司空、太尉,晋武帝时官至太保,晋爵位为公。王祥族孙王衍又累官至司徒、司空、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头面人物。琅邪王氏大族中的第十代,就是我们现在要说的历史名相王导。王导的祖父王览,担任过光禄大夫;父亲王裁,担任过镇军司马。东晋早期,文有王导,武有王敦,王氏兄弟子侄遍布朝廷重要职位。王氏家族善于在权力更迭或政局动荡时火中取栗,攫取权势,在王导手中发展到极致,超过他的任何前辈和后裔,何况他又有位极人臣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功勋,因此成为后代子孙的光荣与骄傲。王氏一族不仅在政界明星灿烂,文学风雅人物也是层出不穷。出身高干家族的王导,从小受到极其严格的家学训练。王导少时即有远见,胸怀大志,才智出众,“识量清远”,度量宏大。14岁时,陈留高士张公见他相貌不凡,惊奇地对王导的堂兄王敦说:“看这少年的容貌志气,是个做将相的人!”王导曾向魏晋大书法家钟繇学习书法,即使在南迁丧乱之际,仍携带钟繇手书《宣示帖》过江,作为不断演习的法帖,终于模仿得惟妙惟肖。他的行书、草书都写得很出色,晋元帝、明帝都很叹服,并以他的字作为标准字体。琅邪王姓家族在书法上颇有造诣的,除了王导之外,还有王恬、王洽、王劭、王荟、王虞、王敦、王玄之、王羲之、王凝之、王操之、王涣之、王献之、王淳之等。据《述书赋》记载,东晋书法家中的“八王”,琅琊王氏一门共占去六人,致使东晋书坛,几成王家天下。最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在书法和文学方面从小深受王导的熏陶。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人称王右军,官职虽不显赫,却是中国书法大师。“袒腹东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

太傅郗鉴曾派遣门人到丞相王导府中为女儿郗培提亲,王导说“王家子弟任你挑”,并亲自带着姑娘一一挑选。郗氏是官宦世家,郗女璿也颇有秀外慧中之名。对王氏子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族中的公子哥儿们一个个神气端肃,装模作样,唯独王羲之毫不在乎,依旧露着肚脐眼躺在东窗床上。不料郗鉴选中的就是这个“袒腹东床”的年轻人,从而为后人留下“东床快婿”的佳话。郗璿亦善书,有些王羲之署名的书笺即是她代笔的。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大家,与其父并称二王。

除了书法,在文学、玄理、棋艺方面,以王导为首的王氏族人也有很高造诣,在当时独领风骚百余年!他的子孙,世代簪缨,这一家族在当时的名望越来越大,最后演变成“合望族者,辄推王谢”。无怪乎羊士愕咏出这样的诗句:“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

[志向:新亭会豪言定北士]

西晋怀帝时,皇室内部爆发了一场大混战,史称“永嘉之乱”。晋怀帝被匈奴俘虏并在次年遇害。王导面对西晋天下大乱的破碎江山,暗怀复兴晋室匡扶司马之志。王导自幼跟随父兄周旋于司马氏皇室之间,与琅玡王司马睿的关系尤为密切。他在晋室皇族中,一心推奉自己的铁哥们司马睿,立志要扶他称帝为王。司马睿对王导也特别器重,两人如同挚友。当时洛阳战火纷飞,一片混乱,王导多次力劝司马睿离开洛阳回到自己的封国下邳(今江苏徐州一带)。永兴二年(公元305年),晋室以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镇守统治下邳,司马睿求之不得,立即请王导担任司马,委以军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朝廷又以司马睿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移镇建业(今江苏南京)。司马睿移镇建业后,司马宗室诸王或先或后,投奔江南,当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作为龙。”

当时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荆扬二州,户口殷实。于是北方士家大族纷纷举家南迁,渡江而南的占十之六七,史称“衣冠渡江”。当时司马睿政权初创,百废待兴,军力松弛。中原士族温峤南下抵达建业后,目睹法度未立,山陵夷毁,势单力孤,对前景深表忧虑,极无信心。温峤立刻去见王导,诉说自己的担忧。王导当即条分缕析地畅谈汉脉中兴的资源和有利条件,说得温峤欢欣鼓舞,躇蹰满志。两人畅谈世事,温峤越说越兴奋,简直热血沸腾。告别王导回来后,温峤高兴地对朋友说:“刚才见了管夷吾(管仲),今后再也不用发愁了!”从此,他就留在建业,助司马窖中兴王业。当时的另一名士桓彝见司马睿的实力十分薄弱,也很失望,终日忧惧,心中闷闷不乐,对人说:“因为中原战乱,我才来这里想找条活路,想不到这等寡弱,将来怎能成就大事!”后来他见了王导,谈论时事,王导口讲指画,议论风生,令彝心悦诚服。

这些北方人流寓江南,虽一时安定却经常心怀故土,每逢闲暇便相约到城外长江边的新亭开Party饮宴。有一次,酒酣之间,名士周顗叹道:“这里的风景没有什么不同,但眼前的江却不是彼时的洛河啊!”从前在中原洛河边,名士豪门定期聚会,高谈阔论,尽兴而归,形成了一个极其风雅的传统。此时众人遥想当年盛况,不由悲从中来,唏嘘一片。这便是史上非常著名的新亭会,后世咏叹国破家亡的诗词歌赋里常常见到的“新亭”、“风景”、“江河”,就是来自此次新亭会。在座众人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无望,纷纷落泪,情绪十分低落。看到这种场面,座中王导脸色一变,厉声说道:“我等本当努力效忠朝廷,光复神州,何至于像一群楚囚相对哭泣!真没出息!”王导分析时局,谈了自己的一套打算,及时打消了北方士人们的消极情绪。大家听了,萎靡颓废之态一扫而空,顿时振作起来,不禁高兴地说:“江左自有管夷吾,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呢!”王导被人们比作中国的第一个英明宰相管仲,一时成为惶惶失据的人们的主心骨与灵魂,在他身上寄托着中兴家国的希望,司马睿有了王导作辅,可谓如鱼得水。一次,他从容地对王导说:“你真是我的萧何啊!”王导回答说:“过去秦皇无道,老百姓讨厌乱政,以致农民暴动,诸侯并起。汉代与民休息,倡导‘无为’政治,故能由乱到治。自曹魏以来,直至太康之际,公卿世族,比豪斗富,政治败坏,不遵法度;上自王公,下至士人,无不贪于安乐,遂使奸邪之人有隙可乘。大王正要建立不世功勋,如同齐桓公那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必有管仲、乐毅之类的贤相、猛将存在,岂是小小的王国臣僚所能事前揣测议论的。愿大王深谋远虑,广择贤能。”当时,南渡的北方士族很多,其中不乏有用栋梁。慧眼识才的王导劝司马睿借机收罗人才,司马睿遂选取北方名士106人,都辟为掾属,号称“百六掾”,这些人才如刁协、王承、卞壶、诸葛恢、陈頵、庾亮等后来在东晋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这次新亭酒会对东晋政权的建立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北方士人是组成东晋司马睿政权的重要力量,他们从此团结一心,使东晋政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很快建立起来。

王导成为无可争议的北方士族领袖,不仅仅因为他的位高权重,更由于他是舆论宣传的旗帜、玄理清谈的翘楚;他不仅仅是权倾朝野的重臣大佬,也是众望所归的思想领袖。但是由于魏晋士人不崇尚著书立说,他的学说也就没有多少传世。东汉之士以名节为重,魏晋之士以旷达为风。魏晋时期思想和文化的主流是清谈和玄学,这是对传统儒术和礼法的一次彻底的反动,带来了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风气。那时的士人讲究“旷达”。王导便是这方面公认的代表。

P4-8

序言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他们总揽政务,在历史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其权力的大小,往往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曾经产生了无数的宰相。而每当在大治大乱中,都会涌观出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历史贤相。

他们竭尽忠诚,在他们的心里,高尚的品德和情操高于一切,忠君为国思想深扎心里,他们的忠肝义胆,可昭日月。纵使身处险境,他们也能依靠自己的才智,有声有色的演绎出一幕幕动人的篇章。他们的功德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为世人所称道、所景仰、所效法。

这其中最应提及的要属管仲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依靠他的聪明才智,使齐国成为当时的霸主;而后秦国的商鞅、范雎、张仪等著名宰相也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被称为“千古一相”的李斯,更是能力非凡,他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华夏大地上诞生了无数的杰出宰相,西汉的萧何、曹参等,东汉的马援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偏安一隅的东晋的王导、谢安等。盛世大唐更是涌现了一大批贤相,像有“房谋”之称的房玄龄、一代诤臣魏征、备受争议的裴炎、惩恶扬善的狄仁杰、五朝元老姚崇、晚唐朝廷的政治流星李德裕等等。而宋代也不乏杰出代表,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越老却越倔强的寇准、邋遢成性的官场楷模王安石,等等。大明王朝亦是相星璀璨,这其_申以铁腕改革重振大明的张居正最为杰出。中国最后一封建王朝清朝同样也出现了不善领兵的曾国藩、洋务巨擘李鸿章等人物。

当然,在封建社会的宰相之中,有贤相存在,就同样也有奸相的存在。他们臭名昭著,为天下人所唾弃。他们对待君主阿谀逢迎、对待人民横征暴敛;在任期间贪赃枉法、榨取民脂民膏;为达目的阳奉阴违、结党营私。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秦二世时期的奸佞宰相赵高了,他祸国殃民,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他导致了秦国的灭亡。而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擅权误国的流氓贾似道、以青词换得大权的严嵩、贫贱中发家的美男子和砷等,无不是让人深恶痛绝的。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败类,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每一个宰相都有他的传奇人生,在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中,总能折射出每一个朝代的荣辱兴衰……

为了让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所了解,我们精选了中国历史上从春秋战国到晚清之间的数十位宰相,其中,贤相有之,奸相亦有之,他们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却完全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历史的治乱兴衰。

我们无意于对这些历史人物妄加评论,我们只是将这些超重量级的官场人物的智慧、权谋、手腕及其趣味生活展现给读者,让读者们能够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花费较少的时间近距离地亲触他们,从中体味历史,感悟生活,收获智慧,提升层次。或许,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能让你体会出一点什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