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土壤侵蚀动力过程与调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研究进展)(精)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史志华//张风宝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史志华、张风宝所著的《土壤侵蚀动力过程与调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研究进展)(精)》以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的近年来在土壤侵蚀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主体,从坡面侵蚀过程与泥沙分选搬运机理、沟道侵蚀过程与机理,沟道侵蚀监测技术、流域降雨-径流-产生过程及工矿区水土水土流失过程等多个方面出发,系统揭示不同尺度及立地条件土壤侵蚀过程及机理,为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防治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容推荐

史志华、张风宝所著的《土壤侵蚀动力过程与调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研究进展)(精)》采用室内模拟、野外观测实验等手段,并结合核示踪、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系统研究了坡面侵蚀过程及侵蚀泥沙分选搬运机理,建立了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因子模型,阐明了坡沟系统径流水动力学特性及沟蚀过程与调控。在流域尺度上,揭示了降雨一径流泥沙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调控机理,阐明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水蚀风蚀特征及相互作用。揭示了工程建设中不同下垫面侵蚀产沙对水动力学特征的响应。

本书可供土壤侵蚀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坡面侵蚀过程与泥沙分选搬运机理

 1.1 坡度对坡面侵蚀过程及泥沙分选搬运机理的影响

1.1.1 研究方法

1.1.2 坡度对坡面侵蚀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1.1.3 坡度对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特性的影响

1.1.4 坡度对侵蚀泥沙搬运机制的影响

 1.2 秸秆覆盖对坡面侵蚀过程及泥沙分选搬运机理的影响

1.2.1 研究方法

1.2.2 秸秆覆盖对坡面侵蚀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1.2.3 秸秆覆盖对侵蚀泥沙颗粒搬运分选特性的影响

 1.3 降雨动能对坡面侵蚀过程及泥沙分选搬运机理的影响

1.3.1 研究方法

1.3.2 降雨动能对坡面侵蚀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1.3.3 降雨动能对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特性的影响

1.3.4 降雨动能对侵蚀泥沙搬运机制的影响

 1.4 坡面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变化特征

1.4.1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随供水流量的变化

1.4.2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随坡度的变化

1.4.3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因子模型

 1.5 坡面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对水动力学参数的响应

1.5.1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动力学机理分析的水动力学理论依据

1.5.2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对流速的响应

1.5.3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对水流切应力的响应

1.5.4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对单位水流功率的响应

1.5.5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对水流功率的响应

1.5.6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对单位能量的响应

1.5.7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动力学指标

1.5.8 细沟水流输沙能力动力学模型

 参考文献

第2章 沟蚀过程与调控

 2.1 流域坡沟系统侵蚀过程与机理

2.1.1 坡沟系统侵蚀过程

2.1.2 坡沟系统径流水动力学特性

2.1.3 坡沟系统稳定性变化规律

2.1.4 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与模拟

 2.2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坡沟系统侵蚀的调控机理

2.2.1 淤地坝淤积过程与机理

2.2.2 坝地淤积与坡沟特征演变的关系

2.2.3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坡沟系统重力侵蚀的调控与机理

2.2.4 淤地坝对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流域降雨-径流一产沙过程

 3.1 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植被恢复减沙效益研究

3.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3 材料与方法

3.1.4 坡面退耕小区减沙效益分析

3.1.5 燕沟流域输沙量变化

 3.2 小流域产流:SCS-CN曲线修正

3.2.1 SCS-CN方程预测径流

3.2.2 基流分割及降雨选择

3.2.3 SCS-CN关键参数矫正

3.2.4 结果与讨论

 3.3 小流域降雨一径流一泥沙关系

3.3.1 小流域降雨、径流、泥沙月变化

3.3.2 次降雨过程主控因子

3.3.3 泥沙一径流滞后关系研究

 3.4 流域暴雨一洪水一泥沙搬运数值模拟

3.4.1 研究区概况

3.4.2 数据收集

3.4.3 研究方法

3.4.4 洪水发生频率模型

3.4.5 暴雨—洪水过程

3.4.6 暴雨—洪水—泥沙模型

 参考文献

第4章 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4.1 利用风洞实验研究Be—7示踪估算土壤风蚀速率的可行性

4.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4.1.2 实验布设与研究方法

4.1.3 风蚀前后各实验小区表层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

4.1.4 Be—7剖面深度分布特征及其背景值确定

4.1.5 Be—7示踪风蚀速率模型的建立

4.1.6 Be—7示踪风蚀速率的可行性分析

 4.2 冻融作用及土壤含水量对风蚀的影响

4.2.1 研究方法

4.2.2 风蚀后表土水分含量变化情况

4.2.3 冻土和解冻土的有效颗粒分布

4.2.4 冻融和水分对风蚀产沙量的影响

 4.3 黄土丘陵区典型峁坡土壤侵蚀空间分异特征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峁坡不同坡向Cs一137及侵蚀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

4.3.3 峁坡土壤侵蚀的坡向变化及坡位差异

 4.4 风蚀水蚀复合侵蚀过程研究

4.4.1 研究区侵蚀环境特征

4.4.2 流域风水土壤侵蚀复合特征识别

4.4.3 风水复合侵蚀的过程

4.4.4 流域风水复合侵蚀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章 工程建设水土流失过程

 5.1 不同下垫面的侵蚀产沙特征

5.1.1 原始地面的侵蚀产沙特征

5.1.2 扰动地面的侵蚀产沙特征

5.1.3 非硬化路面的侵蚀产沙特征

5.1.4 弃土弃渣体的侵蚀产沙特征

 5.2 不同下垫面水动力学特征及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5.2.1 坡面水流水动力学参数的表达

5.2.2 原始地面的水动力学特征分析

5.2.3 扰动地面的水动力学特征分析

5.2.4 非硬化路面的水动力学特征分析

5.2.5 弃土弃渣体的水动力学特征分析

5.2.6 水动力学参数对侵蚀产沙的影响

 5.3 不同下垫面新增水土流失研究

5.3.1 不同下垫面土壤侵蚀量与径流量的关系

5.3.2 不同下垫面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

 5.4 弃渣体坡面不同防护措施的减沙效果分析

5.4.1 不同防护措施下弃渣体坡面的含沙量变化

5.4.2 不同防护措施下弃渣体坡面的产沙率变化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