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活出无限可能(富兰克林自传双语典藏本)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富兰克林一直是美国人心中不朽的传奇,至今他的头像还印在美国的百元钞票上,他的成功激励着无数怀揣“美国梦”的人们不断奋进。《活出无限可能(富兰克林自传双语典藏本)》一书正是记录与传授富兰克林本人成功经验的最佳载体。同时,由于传主本人在政治、文化、经济、科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所以该自传也不失为一部了解美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的佳作。

内容推荐

《活出无限可能(富兰克林自传双语典藏本)》为美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所作。自传从1771年动笔,历时17年完成,其中断续两次,自传按续写的时间顺序分为三大部分。结尾附有富兰克林一生年表。

富兰克林在《活出无限可能(富兰克林自传双语典藏本)》中,以和后辈、青年人谈心为基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自波士顿贫穷的家庭成长为在世界享有盛誉的美国建国元勋的奋斗历程,他在自传中无私地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经验,朴素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已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励志书。

目录

译者序

第一部 自传

 第一章 故乡生涯

 第二章 初入费城

 第三章 开赴伦敦

 第四章 重回费城

 第五章 对道德的看法

 第六章 费城创业

 第七章 重获爱情

第二部 自传续篇

 第一章 续写缘起

 第二章 建立公共图书馆

 第三章 追求美德

第三部 自传再续篇

 第一章 宣扬美德

 第二章 投身公共事业

 第三章 加强国防建设

 第四章 开办学院

 第五章 关注城市发展

 第六章 草拟“成立联邦政府”法案

 第七章 统军边防

 第八章 科学研究成果

 第九章 伦敦斡旋

 第十章 未完成的尾声

附录 富兰克林一生大事记

试读章节

他还创造了自己的速记法,并且把它教给了我。不过,由于我从来没有实践过,所以现在已经忘掉了。我的名字是随着他起的,因为我父亲和他之间有种特别的感情。他非常虔诚,是那些最好的布道者的忠实追随者,并且他还用自创的速记法把布道内容记下来,最终记了好几卷笔记。他还经常参加政治活动,也许,就其身份来说,他对政治有点过分热衷了。我在伦敦的时候,拿到了他收集的所有重要的政论手册,内容涉及自1641年到1771年的公共事务。从编号来看,已经遗失了很多册,但是仍有8册对开本的和24册4开本和8开本的留存了下来。有一位旧书商,由于我常在他那里买书而认识了我,见到这些手册就买下来送给了我。看起来似乎是在50年前,我叔叔来美国的时候把它们忘在了那里。在书的空白处还有很多他记的笔记。

我们这个卑微的家族很早就参加了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信奉新教)。在整个玛丽女王统治时期,我们家族成员都是新教徒,也正由于他们狂热地反对天主教会,因而会不时处于巨大的麻烦之中。他们有一本英文的《圣经》。为了藏匿和保护它,他们把书打开,用带子把它绑在一把折凳凳面的下面。当我曾祖父准备向家人宣读《圣经》时,他就把折凳打开放在自己的膝头上,在带子下面一页一页地翻动书页。每当这个时候,都会有一个孩子在门口望风,要是他看到有教廷的裁判官路过就会知会大家,凳子也会被重新翻过来放在地上,因此那本《圣经》就又像原来那样藏好了。这件有趣的事我是从本杰明叔叔那里听来的。一直到查理二世统治末期,我们全家族还都是英国国教(即新教)教徒。那时候,有一些因不信奉国教而遭到驱逐的牧师在北安普敦秘密集会,本杰明叔叔和乔赛亚都自那时起便改变了信仰,终生追随着他们,家里的其他人则继续信仰新教。

我的父亲乔赛亚很早就结婚了,大概在1682年的时候,他带着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来到了新英格兰。那个时候,非国教教徒的集会是被法律所禁止的,并常常受到骚扰,这促使一些和我父亲熟识的有思想的人想要搬到新大陆去。父亲也被劝说和他们一道去那里——那个他们期望能享有宗教自由的地方。在那里,他自英格兰带去的那位妻子又为他生了四个孩子,后来,第二任妻子又为他生了十个,共十七个子女。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十三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的情形。如今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并且成了家。我是最小的儿子,比我小的只有两个妹妹。我出生在新英格兰的波士顿。

我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她的名字叫阿拜雅·福尔杰,是彼得·福尔杰的女儿。彼得·福尔杰是最早到新英格兰定居的移民之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科顿·马瑟在他的那部有关宗教史的《美洲基督大事记》曾称赞他是位虔诚且博学的英国人。我还听说外祖父写过多种即兴短诗,但其中只有一首付印,我在很多年前读过这首诗。那首诗写于1675年,采用了当时民间流行的诗体,是写给当地政府有关人士的。

他拥护信仰自由,支持浸礼会、教友派及其他受迫害的教派,他颂扬良心自由。他认为当地爆发的印第安人战争和遭受的其他灾害是迫害教徒的结果,是上帝对这种极大的罪行的审判和惩罚,用以劝诫政府取消那些严酷的法令。在我看来,整个诗篇都充满了严肃坦诚和刚毅的气概。尽管我忘记了前两节,但我还记得最后六节。文章的主要意思是说他的责难都是出于善意,因此不想隐藏自己的名字。

(他说)

因为我从心底憎恶,

做一个匿名诽谤的人。

我住在修彭城,

我绝无恶意,是您真诚的朋友,

我把名字留存在这里,  彼得·福尔杰。

我的兄长们都在不同的行业学习。我8岁的时候被送到文法学校学习,因为父亲想把我当做儿子中的什一税贡献给教会,让我毕生为教会效力。我很早就开始学习(应该是非常早,在我印象中我没有不识字的时侯),父亲的所有朋友都认为我将来一定能成为大学者,这更让父亲坚定了意志。本杰明叔叔也赞同他的观点,并提议把他全部的布道速记材料送给我。如果我能学会他的速记的话,我想这些都可以作为我未来的资本。在文法学校学习还不到一年,我已经从班级里的中等生渐渐成为优等生,于是父亲要我升入二年级,这样到年底我就可以升入三年级了。但是,在这期间,父亲一直在考虑到我目后上大学的费用问题。在需要支付这样的一个大家庭生活开销的情况下,父亲不可能有余力供我上大学,并且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后来生活得并不富裕——这是我曾听到的父亲对他的朋友讲的理由。所以后来父亲改变了初衷,让我从文法学校退学,而把我送到一所书算学校去学习。这所学校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叫做乔治·布郎纳的先生开办的。总的说来,他办学很成功并且善于使用温和的教学方法鼓舞人心。在他的教导下,我不久就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但是算术成绩却不及格,并且一直没有进步。10岁那年我被父亲带回了家,成为了父亲制造油烛和肥皂生意上的帮手。父亲本不是做这个活计的,但是当他到达新英格兰后,发现漂染的活根本没有生意,无法维持全家人的生计,所以便改了行。后来我就帮着父亲做些剪烛芯、灌烛模、照看店面、跑腿送货之类的事。P11-15

序言

在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富兰克林伟大的影响力,源于他对科学、文学、经济等领域的杰出贡献;源于他成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缔造了美国精神;更重要的是,他用一生的奋斗经历,向世人阐述了一个道理:伟大与崇高,皆来源于自平凡中不懈地追求。

《富兰克林自传》正是对这位享有盛誉的伟人一生最好的记录。他自1771年开始动笔写作自传,到1788年完成,其间断续两次,才终于成就了现在最广为流传的这个版本。如今,该书已成为一部影响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精神读本。

可以说,是富兰克林放飞了“美国梦”。本人在翻译过程中,有如同一位邻家老者谈天,聆听他的谆谆教诲以及充满睿智的话语。在此,我希望能将这一收获同本版图书一起奉献给读者。

译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7: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