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协定
我们两家的灯总是在11点左右同时熄灭。如果有一方需要再读一段时间,我们便用暗号联系。他用晾衣叉子捣天花板,我用凳子腿敲地面,一下是一刻钟,两下是两刻钟,以此类推。
我家在四楼,三楼有一个和我同年级但不同班的初三男生。我同他并没有交往,但不久前我对他充满了无比的愤恨。
起因是这样的:我自从上初三,老妈就以空前的热情督促我学习。晚上11点,我开始两眼发黑四肢发沉了,我要熄灯睡觉!可老妈这时就会冲进屋,焦急地说:“哎呀,你怎么能这么早睡!你去阳台看看,人家三楼灯还亮着呢!”是吗?他人还未休息,我辈怎可停战!于是,用冷水洗把脸后,就重抖精神再振山河,我拼了! “爱拼才会赢!”
一天,两天,三天……天哪,我撑不住了!白天上课我两眼迷离天旋地转般地晃脑袋,晚上自习我牙关紧咬揪耳捏鼻子的提神。千万次,我压抑着自己熄灯上床的冲动,但time and time again,我发现楼下的灯坚决顽固地亮着。我好想上床啊!可我不敢,老妈每隔一小时就像座钟的啄木鸟一样准时醒过来,看看楼下的灯,再看看我。
我恨他!他是铁打的吗?我怀疑他是不是人。有时我会想:我要把附近工地上那盏特大的照明灯搬到我家,整夜整夜亮着,我要让他惶惶不可过夜,我要让他学学学,累死他!想到这,我就特别能理解美国对苏联采取“星球大战”的良苦用心了。
可恨是可恨,累的还是我自己。而且令我沮丧的是,我的成绩开始下滑了。整天晕沉沉,脑袋成了糨糊瓶,我只好满纸胡言,怪谁呢?跟老妈讲原因可能效果不好,搞不好还被她臭骂一顿说我为偷懒找理由了呢。
我决定同他摊牌。
一天放学时,我在路上叫住了他,我的愤恨转化为字字清晰句句在理的陈述劈头盖脸地向他砸了去。他居然没被砸昏反而满脸惊喜:“太好了!你和我感觉一样!我每天都在祈祷你家的灯能熄得早点,这样我爸就不会逼我灯下苦读了。”听了他的回答我突然想说:革命同志,你辛苦了!但我顾不上说这一感人的话,我们赶忙开始冷静分析对策,并制定了详细的“熄灯约定”。
那以后,我们两家的灯总是在11点左右同时熄灭。如果有一方需要再读一段时间,我们便用暗号联系。他用晾衣叉子捣天花板,我用凳子腿敲地面,一下是一刻钟,两下是两刻钟,以此类推。另一方呢,则发扬君子精神,奉陪到底。很快地,我又像“久旱遇甘霖”的禾苗,重新焕发精神,成绩日趋上升。
老妈很奇怪,总说:“楼下的灯最近熄得挺早啊,他不那么抓紧念了?”而由于我的成绩上去了,老妈也就不再逼我多花时间来学习了。
“你当然不知道!知道了还了得!”我在心里偷乐。
(小雪)
初三苦与乐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我们蓦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嗓子粗了,鞋子短了,个头高了。我们成了初三毕业班的学生。
初三的日子很苦。我们天天背着沉甸甸的大书包,喃喃念着A、B、C,函数解析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早出晚归,忙忙碌碌。我们成了父母、老师热切注目的焦点,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准”:不准看电视,不准出去玩,不准给朋友写信,不准……谁叫我们是初三毕业生!我们的日子充满火药味和竞争性。我们像辛勤的农夫,早起迎朝阳,归家伴夕照,日日在书海中耕耘只乞求丰收知识的硕果。我们很忙,忙得晕头转向,天昏地暗;我们很累,唯一渴望的是甜地睡一觉,梦中不要有可怕的考试。
初三的日子很快乐。庆幸的是,在学海中挣扎的我们还没有丢弃活泼的天性。我们会忙里偷闲,躲过父母的火力监视,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相约去“放风”,投进大自然的怀抱畅玩一场,第二天再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学习;课间我们也爱大侃两德统一、股票热潮、西藏转世灵童……如果你愿意,我们也可以正经八百地跟你聊聊托尔斯泰性格的双重性,拜伦的浪漫,毛泽东性格的悲剧。而上课铃一响,我们会马上全神贯注地学习!我们有一颗年轻的心,我们能把苦日子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就像三块钱一件的T恤衫穿在年轻的身上依旧光彩。
初三的日子苦乐相交,风风雨雨我们都必须走过。初三的我们活泼中透着深沉,热忱中透着冷静,我们爱思索爱追求,难免失败难免灰心,却总能勇敢地爬起来——因为总得前进,总得追求,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从不畏缩!
初三的日子是一幅风景,是一道可能不迷人却不可复印的风景。当我们再度回首,初三的日子将成为生命中刻骨铭心的历程……
(赵莉)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