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溥颋等跪奏,为筹办京师自来水暨纺纱厂调员董理以资提倡,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维臣部综理农工商事宜,凡各项实业有益于民生日用者,端在择要筹办,以为提倡。即如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最要,迭经商民在臣部禀请承办,或因资本不敷,或因人非公正,迄未照准。又,近年京师官私织布厂创设渐多,于贫民生计大有裨补。惟类皆购用洋纱,仍未足以塞漏卮,果能办理机器纺纱,俾与织布各厂相辅而行,必可以兴美利……”这是来自《周学熙自述》的节选部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周学熙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周学熙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臣溥颋等跪奏,为筹办京师自来水暨纺纱厂调员董理以资提倡,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维臣部综理农工商事宜,凡各项实业有益于民生日用者,端在择要筹办,以为提倡。即如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最要,迭经商民在臣部禀请承办,或因资本不敷,或因人非公正,迄未照准。又,近年京师官私织布厂创设渐多,于贫民生计大有裨补。惟类皆购用洋纱,仍未足以塞漏卮,果能办理机器纺纱,俾与织布各厂相辅而行,必可以兴美利……”这是来自《周学熙自述》的节选部分。 内容推荐 《周学熙自述》的作者是周学熙。 《周学熙自述》: 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实业家。字缉之﹐别号止庵。安徽至德(今东至)人。生于1866年1月12日(清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六)。其父周馥清末曾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举人。袁世凯幕僚。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家。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人。于1901年-1902年任山东大学校长。周学熙十六岁中秀才﹐1894年中举,最初在浙江为官。1898年报捐候补道﹐派为开平矿务局会办﹐次年升总办。1900年为山东候补道员,入袁世凯幕下,后随袁来天津,主持北洋实业。1901年任山东大学堂总办﹐次年转往直隶候补﹐7月经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总办银元局。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归国後任直隶工艺总局督办,并创办北洋工艺学堂(今河北工业大学)兼任督办(校长)。1905年,出任天津道,办商品陈列所、植物园、天津铁工厂、滦州煤矿公司、天津造币厂、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天津高等工业学堂等…… 目录 第一编 自叙年谱 《自叙年谱》序 自叙年谱 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乙丑 一岁 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丙寅 二岁 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丁卯 三岁 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戊辰 四岁 同治八年(一八六九年)己巳 五岁 同治九年(一八七。年)庚午 六岁 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年)辛未 七岁 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壬申 八岁 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癸酉 九岁 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甲戌 十岁 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乙亥 十一岁 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丙子 十二岁 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丁丑 十三岁 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戊寅 十四岁 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己卯 十五岁 光绪六年(一八八。年)庚辰十六岁 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年)辛巳 十七岁 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壬午十八岁 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癸未十九岁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年)甲申 二十岁 光绪十一年(一八八五年)乙酉 二十一岁 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年)丙戌 二十二岁 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丁亥 二十三岁 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年)戊子 二十四岁 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己丑 二十五岁 光绪十六年(一八0年)庚寅 二十六岁 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辛卯 二十七岁 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壬辰二十八岁 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癸巳 二十九岁 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甲午 三十岁 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乙未 三十一岁 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丙申 三十二岁 光绪二十三年(一九八七年)丁酉 三十三岁 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戊戌 三十四岁 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已亥 三十五岁 光绪二十六年(一九oo年)庚子 三十六岁 光绪二十七年(一九0一年)辛丑 三十七岁 光绪二十八年(一九0二年)壬寅 三十八岁 光绪二十九年(一九0三年)癸卯 三十九岁 附:工艺总局周道等酌拟办法章程经费数目缮呈图折禀并批 光绪三十年(一九0四年)甲辰 四十岁 光绪三十一年(一九0五年)乙巳 四十一岁 附:直隶工艺局详拟派刘牧凤镳带同生徒赴鄂学织麻质绸缎纱布文并批 附:工艺总局选派磁州工匠赴江西学习制瓷详文并批 附:工艺局教养局会详筹办织布事宜公文并批 光绪三十二年(一九0六年)丙午 四十二岁 附:直隶工艺总局详考工厂开办劝工展览会入会货品援案免税文并批 附:直隶工艺总局详报实习工场开办纵览会情形文并批 附:在考工厂工商劝业展览会上的演讲 附:启新公司创办经过概况 附:运司周关道梁会禀筹议改革货币办法文并批 附:长芦运司周详产硝州县未设分厂拟一律添建暨 量移总局改添委员文并批 附:运司周详各商未完上年盐引分数应将笞杖罪名 请予宽免文并批 ……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癸酉 六十九岁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甲戌 七十岁 附:周止庵先生自撰墓志铭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乙亥 七十一岁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丙子 七十二岁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丁丑 七十三岁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戊寅 七十四岁 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己卯 七十五岁 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年)庚辰 七十六岁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辛巳 七十七岁 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壬午 七十八岁 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癸未 七十九岁 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甲申 八十岁 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乙酉 八十一岁 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丙戌 八十二岁 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丁亥 八十三岁 第二编 东游日记 东游日记 附:跋 试读章节 [附]农工商部溥颋等奏请筹办京师自来水调员董理以资提倡折 (一九0八年四月十八日) 臣溥颋等跪奏,为筹办京师自来水暨纺纱厂调员董理以资提倡,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维臣部综理农工商事宜,凡各项实业有益于民生日用者,端在择要筹办,以为提倡。即如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最要,迭经商民在臣部禀请承办,或因资本不敷,或因人非公正,迄未照准。又,近年京师官私织布厂创设渐多,于贫民生计大有裨补。惟类皆购用洋纱,仍未足以塞漏卮,果能办理机器纺纱,俾与织布各厂相辅而行,必可以兴美利。以上两端,均为京师地方切要之图.亟宜设法筹办。 惟京师地势高垲,户口殷阗,需水甚夥,来源颇少,较诸沿江河情形迥不相同,须统计水源,预算食户,确有把握,方能着手。至纺纱之要,固在设机,俾省工力,而购机设厂,成本甚重,近来洋纱充斥,如能减轻售价,使人人争相购用,方可抵制外货,渐期畅销,是非创设公司厚集股款不为功。 现当创始经营,一切事宜诸需擘画,非有谙悉商情、声望索孚之员预算成本、宽筹款项难期成立。兹查有臣部议员头品顶戴、前署直隶按察使、长芦盐运使周学熙,前在直隶历办工艺局厂,成绩昭著。业经臣等于遵旨保荐人才折内奏明在案,拟即饬令该员总理京师自来水暨纺纱厂事宜,必能措置裕如,不负委任。 除一切详细章程仍由臣等督同该员随时妥为规划,陆续奏明办理外,所有遴员筹办京师自来水暨纺纱缘由,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臣溥颋、臣熙彦、臣杨士琦。 [附]农工商部照会 (一九0八年五月二十三日) 为照复事: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十八日接准文称,拟具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招股简章二十一条,照录清折,呈请核定。俟奉准后再行刊布,并移行天津银号代为招集股本,以资办理。等因前来。查阅所拟招股简章条理完密,应即照准备案。相应照复贵总理查照刊布,并移行天津银号代为招集可也。须至照会者。右照会京师自来水公司。 附:自来水公司为在孙河及东直门建水厂事致顺 天府府尹移文 (一九0八年五月二十日) 奏办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为移请事:案查敝公司前奉农工商部照会,奏准筹办京师自来水事宜,业将筹拟大概办法,奏奉谕允,自应钦遵办理。现在开办在即,亟须在孙河地方及东直门外一带指购地亩,为设厂安机之用,并拟派员履勘内外城街道地段,相度线路,安置水管。惟事当图始,民间恐未周知,应请贵署札饬大兴、宛平两县,迅速出示晓谕。所有敝公司购地安管等事,不得居奇阻挠,致误要工。事关公益,相应抄录原奏,备文移请。为此合移贵府尹,请烦查照,望切施行。须至移者。右移顺天府府尹。 总理周学熙、协理孙多森 附:自来水公司呈文 (一九O八年六月十二日) 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为咨呈事: 窃本公司前奉照会,以奏准筹办京师自来水公司大概办法一折内开,订机购料。雇募技师各事宜,应责成分别妥筹,秉承核明,迅图开办,务期早日观成。等因。奉此。伏查自来水事关创举,工程重要,尤以订购机器水管为急务。自奉派筹办京师自来水之命下;津沪等处华洋各商争订机器,巧揽强售,诡计百出,其开价率在二、三百万两以外。本司等以镇静淡泊处之。其挟阴谋…… P71-73 序言 《自叙年谱》序 按:余生平以恃余荫享安逸、无益于世为可耻。故自束发读书,即淡于名利,而惟究心于教人养人之事。惜乎体弱多病,忽忽数十年,一无所成;今衰老更无能为役。本不愿著年谱,今夏养疴西山,室人偶话及往事,谓:“世界沧桑,前此数十年之心血,对国家、对社会,忧劳尽瘁,如云烟过眼,倘不略记一二,何以使后世子孙知而生继?”述之思因追忆录此,畀儿子藏之,勿示外人可也。 壬申(一九三二年)八月止庵识 时年六十有八 (一九三二年九月) 后记 附:跋 日本维新最注意者,练兵、兴学、制造三事。其练兵事专恃国家之力,固无论已。而学校、工场由于民间之自谋者居多,十数年间,顿增十倍不止。其进步之速,为古今中外所罕见。现全国男女几无人不学;其日用所需洋货几无一非本国所仿造,近且返运欧美,以争利权。今日中国兴学校、废科举、倡工艺、予专利,既屡奉明诏,不为不切。然而学堂则捐款难,工场则集股难,岂真日本之民驯而中国之民顽耶?间尝默思其故,明治以前,其民情之顽固有甚于中国,而何以一旦翻然,能使庸夫俗子心志如此之灵敏,盖所以开通风气者,必有要领。其铁路、轮船、电报、得律风之数者,之足以大启民智。欤夫民安土重迁,囿于乡里之所习,大率足所未至,身所未经,则以为异;目所不见,耳所不闻,则以为怪,此人之情也。如此,则朝廷虽有良法美意,何由而施?即勉强设施,其不激而生变者幸也,安望其能响应若饥渴之于饮食不可须臾缓也。今日本蕞尔岛国,幅员不过一百三十五万方里,其内港外海商轮大小一千三十余艘,铁路纵横一万二千数百里,电报得律风则无村无市无之,其民生而习乎交通洞达之场,智慧日增而不自觉。一学堂之善法,一工场之新制,不片刻而遍传,且不终朝而可亲见。其鼓舞奋迅为何如故,其全国精神团聚若手足之于腹心,朝廷于是发一号、施一令如鼓之有桴,斧之有柯,宜乎其新政之易行,而收效如此之速也。中国十里之间,往往风气迥异,何况二十数行省,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朝廷虽有德意,民辄惊疑观望,甚且流言四起,以阻挠煽惑,卒至于扦格不行,无他,民气涣散之已久,而无藉以联络贯通之也。或日民喜通达,亦虑浮动,奈何噫!夫人居暗室,虽君子不能无惰容,若置之耳目昭著之地,未有不肃然庄敬者,民之于国家也亦然。愈闭锢则愈梗顽,引而进之昌明之世,则虽有所不乐,而迫于公义,不敢恣肆。观于自古寇盗之兴,每由僻壤,而体乐之化必始通都,此可知民情风俗之所关矣。(熙)不敏,不敢妄谈国是,兹册所记学校工场居多,怀铅握椠,匆促掇拾于道途之中,即无暇修饰于文词,复不及深究其底蕴,聊纪所见,以志雪鸿。而又恐览斯册者徒羡彼国学校工场之盛,而不知其所以能设施之原,因识数语于简末,庶几他日重来,不似渔父之再访桃源云尔。 光绪二十九年六月 建德周学熙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