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史以来在世界最畅销书排行榜中列第6名的《致加西亚的信》,显然比《谁动了我的奶酪?》更有畅销的悠久历史。现在,它被引入了中国。这是一本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管理书。
加西亚的故事最早发表于1899年。这篇文章,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把它翻译出来,它讲述了一个信使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致加西亚的信(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有史以来在世界最畅销书排行榜中列第6名的《致加西亚的信》,显然比《谁动了我的奶酪?》更有畅销的悠久历史。现在,它被引入了中国。这是一本关于敬业、忠诚、勤奋的管理书。 加西亚的故事最早发表于1899年。这篇文章,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把它翻译出来,它讲述了一个信使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勇敢无畏的中尉罗文在1898年只身一人进入古巴将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故事。100多年来,罗文的事迹通过《致加西亚的信》一书传遍了全世界,成为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以主动性完成职责。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了今天职场的主旋律。《致加西亚的信》自1899年出版以来,就赢得了广泛的高度赞誉,到1915年作者逝世为止,该书的印数高达4000万册。创造了一个作家有生之年一本图书销售量的历史纪录,2000年被美国《哈德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书第6名。目前该书中文各种版本独销500万册,全球各种译本累计销量超过8亿册。联想、海尔、华为、TCL、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松下电器等数千家知名企业将此书作为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辑 致加西亚的信及相关资料 一 原出版者手记 二 一九一三年版作者序 三 致加西亚的信 四 一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 五 加西亚将军的回信 六 美国总统的公开信 七 一本可怕的书 八 上帝,赐予我们罗文一样的人吧 九 现在,加西亚不曾收到给他的信 第二辑 哈伯德文萃 一 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商业信条 二 阿尔伯特·哈伯德著名的个人信条 三 阿尔伯特·哈伯德论主动 四 不求回报的付出 五 放弃或者尽心尽责 六 服从的规则 七 工作和浪费 八 如何看待薪酬 九 工作所给予你的 十 工作带来的奇迹 十一 工作热情 十二 忠实于你自己 十三 失业者 十四 时间与机遇 十五 天使 十六 大学教育 十七 活在未来的笨想法 十八 同情心、学识与理智 十九 外来者 二十一 个人的力量 二十一 精神态度 二十二 人的精神 二十三 爱情和信任 二十四 排他的友谊 二十五 和大自然的联盟 二十六 祈祷者 二十七 最好的宗教 附录 一 阿尔伯特·哈伯德传 二 加西亚小传 三 罗文上校小传 四 A Message To Garcia 试读章节 三 致加西亚的信 阿尔伯特·哈伯德 在所有与古巴相关的事件中,有一个人常常出现在我记忆的地平线上,就像火星出现在穹顶。 在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马上与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当时,加西亚将军隐遁于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因而也没有任何邮件或者电报可以送给他。但是,美国总统又必须和他建立合作关系,而且要尽快。那怎么办呢? 这时,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得到加西亚将军,那么,那个人一定就是他。” 于是,罗文被请来了,他们交给他一封信——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将它装进一个油布袋里、打上封口、系在胸口藏好;又如何乘着无蓬船在航行四天以后趁着夜色在古巴海岸登陆,消失在丛莽里;再经过3个星期之后,穿越一个危机四伏的岛国,来到它的另一岸,将信交到加西亚手上——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在这里详述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 麦金莱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到底在哪里?” 这是不朽的!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一座不朽的铜像,放在全国的每一所大学校园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那些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更需要塑造一种敬业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焕发起所有的能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不在人世了,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没有人能经营好这样的企业——虽然需要众多人手,但是令人震惊的是,企业里面充斥着大量碌碌无为之辈——他们要么无能,要么根本不愿意把心思放在所做的事情上。 漫不经心的辅佐、愚蠢的疏忽、无动于衷的冷漠以及半心半意的工作态度,这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或者也许,请上帝显示奇迹,或派一名天使相助——否则,这些人什么事也做不成。 作为读者,你可以来和我们来做个试验:此刻你正坐在办公室里——有六名职员在等待安排任务。你将其中一位叫过来,吩咐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就克里吉奥的生平事迹做成一篇摘要。”该职员会静静地回答:“好的,先生。”然后立即去执行吗? 我敢打赌,他绝对不会。他会用鱼一样的可疑的眼睛盯着你,提出一个或数个如下的问题: 他是谁呀?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这属于我的工作职责范围吗? 你说的是不是俾斯麦? 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 他死了吗? 这件事是否紧急? 我能不能把书拿给你,你自己去查? 你想了解的是什么? 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题,解释了如何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吩咐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寻找“加西亚”,然后回来告诉你,根本就没有这么个人。当然,这次打赌我也可能输掉,但是根据平均率法则,我相信自己不会输。 是的,如果你足够聪明,就不应该再费神对你的“助理”解释:“克里吉奥”处在附录的字母C项下,而不是字母K项下。你会笑得很甜蜜并对他说:“没关系。”然后自己去查。 这种没有独立行事能力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这种意志的脆弱,这种不勇于接受和担当的工作作风,都是导致纯粹的社会主义在未来难以实现的原因。 如果人们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我激励,那么当他们在为全体社会的利益服务时,他们又会怎么样呢? 一个大副对船运公司是必要的,危险的是,在放松的星期六晚上,他把许多船工领到他工作的地方。你登广告征求一名速记员,应征者中,十有八九不会拼也不会写,他们甚至认为这些都不是必要条件。 这种人能够写出一封致加西亚的信吗? “你看那个薄记员。”一家大公司的领班对我说。“看到了,怎么样?”“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但是,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也许能够完成任务。但另一方面,他可能在四个美容院前驻足。而到了闹市区,他甚至可能完全忘记自己究竟是来干什么的。”对这种人你能足够信任到派他去给加西亚送信吗? 最近,我们经常听到许多人对那些“在苦力工厂受压迫”和“寻找雇用机会的无家可归”的人的感情脆弱的同情,同时他们还对那些雇主提出严厉的指责。但是,从没有人提到那些未老先衰的雇主们的智力工作,他力图让那些懒虫能够做得好一些,但是他长期的、耐心的“帮助”都是无用功,只要他一转身,那些人又开始闲荡起来。 在每家商店和工厂,都有一个不断的“除草”过程。公司负责人不断地送走那些没有能力对公司的发展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纳新的成员。无论业务如何繁忙,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只有当经济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的时候,这种整顿才会有明显的效果——那些无法胜任工作、缺乏才干的人,都被摈弃于公司的大门之外,只有那些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P8-11 序言 许多年以来,无论是美国西点军校还是美国海军军官学校都会学一篇文章,它向学生传授如何自我依靠、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出主动性。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哈伯德,这篇文章就是《致加西亚的信》。一代代的美国人深受此文的激励,同样,在全世界,也有许多人受此文的影响踏上了成功之路。 无可争议的是,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致加西亚的信》是一部百年经典,在作者尚在世的一九一三年,它就印行达四千万册。可以说,在他之前从事写作的个人当中,还从来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像他一样,在有生之年凭借一本书就达到这样令人恐怖的销售纪录。从那时到现在又过去了九十多年,作为历史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致加西亚的信》仍然广受青睐,仍然在被无数次地印刷、复制,发给士兵、公务员、公司职员和其它所有人,具体的发行数量已经难以统计。二〇〇〇年该书被两家美国很有影响的杂志评为“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书第六名”。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仅次于《圣经》的有史以来第二畅销书。 这本小册子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它告诉我们,一定要努力去执行,主动地去执行上级指示,以极大的敬业精神从事上级或老板交给的任务。一切的意义只有在忠实的执行中才会体现出来。这一百年金身不破的卓越理念使多少伟业卓然成就,使多少凡人成为伟人,使一个个普通的团队成为最卓越的精英团队。 当全世界都在津津乐道于“变化”、“创新”等时髦的概念时,似乎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然而,员工的忠诚和敬业精神缺失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职业道德的缺失一直困扰着企业家和公司的管理者们。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正在失去,这其中包括那些最基本的商业精神——信用、勤奋和敬业。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工作时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不思自省,却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责任心。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如同瘟疫一样在企业、政府机关、学校蔓延,无论付出多么大的努力都无法彻底消除。自恃有才华,却没有责任心、没有敬业精神,如此这般我们是否真的能顺利前行? 哪里能找到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管理者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送信入罗文的故事,以及建基于这个故事之上的《致加西亚的信》已经是全世界的经典。“送信”本身已经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 有些人觉得《致加西亚的信》是一篇从老板的角度看问题的文章,有些观点有失偏颇,有些甚至对员工而言是不公正的。确实,有的人对文本所表现出来的轻视穷人、吹捧富人的言论表示反感。有的人认为愚忠也是有害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真正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这种人永远会被上级领导或老板所看重,永远不会失业。而那些懒惰的、终日抱怨和四处诽谤的人,即使独立创业,为自己的公司而工作,也无法改变这些恶习而获得成功。有关罗文的故事和其中的浅显的道理超过了许多大学里所教授的深奥理论。作者甚至认为,它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赖于此。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文明,就是热切地寻找这种人才的一段探索过程。”也许是有些高估了,但对于一本浅显的励志类图书而言,它的立意是明确的,是有相当说服力的。 这个译本是一个全新译本,第一辑的《致加西亚的信》以及相关的资料与坊间的各种其它译文有极大的不同,它们更忠实于原文。本书的第一辑,不仅收入了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致加西亚的信》这篇著名的文章和罗文所写的《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一书,也收入了其它的资料。这些附加的资料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为本书主干的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致加西亚的信》一文和罗文所写的《我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一书。特别有意思的是,译本收入了莫雷斯所写的《现在,加西亚不曾收到给他的信》一文,作者在文中透露了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致加西亚的信》在当代美国的命运,他认为此书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合时宜了。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有争议、有不同意见是好的。当然,这篇文章中所说的此文已经无人阅读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事实上它仍被广泛阅读,在一些大公司和军校,至今仍然被奉为经典。回看历史,往往越是比较经典的东西,争议来得越大一些。对于这本书——《致加西亚的信》,也有一些争议,我们在这里把莫雷斯的文章译出,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兼听则明,我们相信广大读者会作出自己的甄别。 本书的第二辑,是哈伯德文萃,收入了哈伯德最经典的二十七篇文章,内容涉及工作、教育、精神、友谊、爱情、大自然和宗教等。这些文章涉及的范围广泛,极为精彩,是对人生的精辟见解,全面反映了哈伯德个人多彩的思想,可以突破哈伯德仅是一个励志作家的呆板形象,在捧读过程中常给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特别要指出的是,本辑的文章中,除了“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商业信条”、“阿尔伯特·哈伯德著名的个人信条”和“阿尔伯特·哈伯德论主动”等少数文章以外,其它的内容大多是国内首次译出的。 本书最后有四个附录,分别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加西亚和罗文三个人的传记材料及《致加西亚的信》一文的英文版原文。其中介绍罗伯特·科赫所写的哈伯德的传记材料比较详尽,它为我们理解哈伯德的一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使我们了解到哈伯德及其事业的不同侧面。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职场文学的经典之作,一直占据着全球顶级畅销书前10名之列。如果你想要提高你的组织的效率和培训出优秀精干的雇员,我向你推荐这本书。 ——美国Hightechbiz咨询公司总裁 连·莱希 作为一个从事员工培训多年的管理顾问。我认为这本书是我多年来读到的有关商业、管理和绩效方面最优秀的文章,其中的观念历久弥新。 ——著名管理咨询师、议题管理概念的创始人 霍华德·蔡斯 我希望有一天早晨。在每个公司的员工桌子上。都会端端正正地摆上一本《致加西亚的信》,而不是《谁动了我的奶酪》。我希望借这本书,中国能够掀起一场关于诚信的讨论,这种热烈讨论的场面能够出现在每一家公司、商店以及每一个政府机构里。 ——《中国经营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