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台湾三十余年,获奖最多得历史读物:台湾金鼎奖推荐奖;台湾金鼎奖优良出版品;台湾中国文艺奖章;台湾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评鉴特优青少年课外读物;台湾民生报“校园好书排行榜”票选第一名;台北国际视觉设计展插画类金奖。 刘墉、罗兰、林清玄、傅佩荣、林海音、宋楚瑜、郭为藩、侯文泳等一众名家倾力推荐!吴涵碧女士编著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可以说是及时弥补了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逐渐被大众忽略所造成的缺憾,它不但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丰富而完整的历史知识,就连成年读者,也一样地乐于把这套极具功力,可读性又高的书,放在案头,作为随时补充自己历史知识而又轻松可喜的一份读物。所采史实,皆出自信史,对流传甚广的野史及民间传说,偶有采择,皆指明其非为史实,并以信史与相对照;所选史材避开艰深的历史问题,选取其中意义浅白易懂、富于情趣的故事,务使读者轻松明了其中要义;故事标题皆富于意趣、亲切可观,内容富于情致、浅易畅晓,不以森然面目以待读者;故事皆两千字以内,读者略有空闲即可进入,开卷即有收获。《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12册明1368年-1643年)》为第12册,讲述明代的历史故事。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12册明1368年-1643年)》为台湾畅销时间最长、得奖次数最多的历史读物。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于教益的人和事,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凡 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连缀起来,即成一部规模颇大的中国通史。
作者吴涵碧女士,台湾著名学者、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以“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为题,在台湾《中华日报》、《国语日报》开辟专栏,连载历史故事,每周一篇,21 年未有间断,本书即这些专栏文章结集而成。
专栏读者对象原定为青少年,却得到成人和青少年的一致喜爱。
吴姐姐一生埋首典籍,深知历史的严肃性和学术性,讲历史故事时,不曾妄开言论,不曾逞才使气,未曾沾染纤毫意识形态之论调。
见解之持正,论史之谨慎,与中国历代史家所恪守准则一脉相承。即使是对于残暴的独裁者,吴姐姐也不吝排列他们的良政和善行,指责与激赏、恶行与善政,并行不悖;吴姐姐希望读者放下成见,客观地认识人和事物。
吴姐姐的最大目的,是希望本书能成为全家共读的好书,行文之中,一叙一议,非惟多趣,亦极富见地,风流蕴藉,埋伏于轻松的历史故事当中,抹平成人与孩子阅读兴致的沟壑。
全套书共分15册,《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12册明1368年-1643年)》为第12册,讲述明代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朝的历史故事。
纪纲诬陷富豪
前面,我们说到纪纲负责锦衣卫,却大大破坏纲纪,老百姓不堪其扰,纪纲却胆子愈来愈大。
他为了试试自己的能耐,竟然数度颁(ban)下伪诏,向盐场勒索四百余万,盐场明知其中有蹊跷,也只好自认倒楣。纪纲食髓知味,又先后以皇帝的名义,骗了二十艘官船,四百辆牛车,好不过瘾。
纪纲曾经勒索死刑犯,害得丧家不但家破人亡,并且家产耗尽,可是,死刑犯经常也都是苦哈哈,费了半天劲,油水有限。纪纲转念一想,把苗头对向全国富豪之家,挨个儿剥皮。
纪纲的方法倒也简单,通常是“某某招供,已经供出了杨大”。于是,一群差役拥入了杨宅,不由分说把杨大绑了走。事实上,杨大一听说锦衣卫派人来了,上半身就这么一软,瘫了过去。
从此以后,杨家日夜不得安宁,差役三天两头跑来找麻烦,每次来,先是责备,后是恐吓,需索的花样层出不穷,倘若索取不遂,立刻搬出威胁。
杨家既是有钱人,当然,立刻会包了金子,主动来请纪纲帮忙,纪纲总是故作好人状:“我想想办法。”没多久,杨家已经在卖田了。
不说别的,杨家每天得花二十两银子,才能送得进牢饭,却还不知是否能送到杨大手中。中国古代狱政之黑暗,真是和地狱差不多的。
杨家由富户跌人破落户,最后,杨大还是死了,纪纲继续下一个目标。
如此这般,纪纲一连陷害了上百家富豪,也累积了极为可观的财富。再下一步,纪纲居然想当皇帝。
中国人最羡慕当皇帝,大权在握,好不威风,纪纲自晋王、吴王那儿弄来了王冠王服,自己在家里穿戴打扮起来,仿佛已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纪纲命令歌舞小童奏乐奉觞,自己就像平常的明成祖一般,板着脸高踞堂上,底下的人一遍又一遍高呼:“皇帝爷,万岁,万岁!”纪纲觉得五脏六腑,每个毛细孔,都有说不出的舒服,“假如这是真的,该有多好。”纪纲想着痴迷了,也仿佛认为自己与皇帝一般,一切都该听他的。
没过多久,纪纲相中了一位女道士,成熟妩媚,他正准备把女道±给买下来当小妾,岂料都督薛禄也看上了这位绝色佳人,竟然抢先一步捷足先登。
纪纲气坏了,懊恼万分,有一天,在宫里遇到薛禄,他抡起拳头,对准薛禄的脑袋狠狠一捶,薛禄护痛,蹲下身子,纪纲又用脚踢了薛禄的脑袋:“竟然敢跟我抢!”
纪纲本来力气大,出手又重,薛禄头给敲破了,差点儿命也没了,碍于纪纲权高位重,气也没敢哼,家人忙着请名医诊治。
纪纲自从动了想当皇帝的念头,白天想,夜里想,朝朝暮暮都在想。既然一下子当不成皇帝,不如先过个干瘾。
他找了数百良家子弟,把他们给阉了当宦官。于是,纪纲与皇帝一般,随时有一批宦官长相左右。
接下来不久,成祖下诏选妃嫔,这些个由全国干挑万选的佳丽们,一字排开,每人由两名宫女照料掠鬓整发,补脂添粉,个个都是豆蔻年华的小美女,娇憨之中,不脱稚气,的确惹人怜爱。
成祖操着手,笑嘻嘻地选了几名绝色,吩咐下去:“等她们长大一点吧。”
成祖相中的,恰好也是纪纲暗暗喜欢的,尤其是一位姓李的江南佳丽,有一双吊梢凤眼,清秀小脸红粉粉的,细腻动人。既然皇帝还要等她长大,纪纲就大胆地先享用了,旁边的人啧啧称奇,却也没有谁敢检举。
明朝著名首富沈万三,我们曾经在前面介绍过,洪武年间籍没。(所谓籍没,指的是登录其财物而没收入官。)虽然籍没,沈家毕竟家财万贯,私下还偷偷藏了不少。沈万三的儿子沈文度是个聪明人,他眼见纪纲逐一宰割富户之家,想来想去难逃一劫,于是,沈文度带了几色厚礼,登门拜访纪纲。纪纲逐一检视他带来的东西:黄金、龙角、龙文被……全是难得一见的宝贝,心中暗喜,故意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沈文度机警地一下拜,诚惶诚恐道:“愿拜在大人门下。”就是要纪纲收他为学生。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是很亲近的。纪纲见沈文度尖嘴猴腮,油头滑脑,心想收了这个学生也不错。于是,沈文度正式拜在纪纲门下。
当然,沈文度自此以后,隔三岔五就要带着新鲜玩意来孝敬老师。长久下来,沈家也是一笔沉重的开销。
不过,沈文度也有沈文度的算盘,他打着纪纲的名号,学他老师的模样,到处敲诈勒索,人人知道他后台硬,也不敢得罪,一出一进,沈家反而比以前更有钱有势。
有一回,师生见面,沈文度照例又献上一批宝货,纪纲好东西见多了,兴趣大减,提不起劲道:“最近好没意思,无聊极了。”
“是。”沈文度答了一声。
“你怎么不说话,莫非不懂我的意思。”
“学生懂!”沈文度慢吞吞地回答,脑中飞快地思考,“对了,听说吴中女子,有不少明眸皓齿,雪肤花貌,而且擅长歌舞,若能寻觅一些,必能解闷。”
“那还不赶快办?”纪纲不耐烦道。
纪纲既贪财又好色,多少人气得背地里骂,却又没可奈何。
P10-12
大部分学生害怕作文,因为腹笋甚窘,常常绞尽脑汁仍无法挤出多少题材,依据我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同学们一个写好作文的诀窍:那就是多阅读历史故事,历史故事看多了,举例的能力高人一等,引证的功力超乎同侪。《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我全看过,写得精彩绝伦,令人爱不忍释,透过吴姐姐的生花妙笔,欣赏历史人物的卖力演出是多么美好的生活享受,而更重要的是,你的写作能力不知不觉已大力跃进,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栽以为这也是吴姐姐的另一大功德、大贡献。
——林清标(台湾“国立”编译馆前高中国文教科书编审委员)
吴姐姐的文章简洁流畅,有什么说什么,说完就完了,既无前言帽子,也无貂尾,是很好的白话文。今日我们所见到的白话文,掺杂一些不通的方言与外国话,文字冗芜、效率极差、行文遣词之间缺乏美感,真是惨不忍睹。不论小朋友或大人看看这种白话文,都是很有益的。
——谢鹏雄(台湾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