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孟凡华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小小修鞋匠

童年的记忆是苦乐参半的,但这并不影响南存辉的成长。尽管,他是那么不舍心爱的校园;尽管,他是那么想按自己的路走下去;尽管,他是那么想实现心中成为一名“国企工人”的梦想。但是,理想在现实面前,有时候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毕竟,填饱肚子是第一位的。所以,南存辉不得不告别校园生活,开始用稚嫩的肩膀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只是,南存辉没有想到,自己走向社会后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修鞋。

从人生经历的角度来说,初入“江湖”的第一份工作,就如怀春少女情窦初开的第一场恋爱,不管是不是自己所期盼的,都很难品清其中的滋味,也许是浓浓的甜蜜,也许是淡淡的苦涩。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在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

南存辉的第一份工作是修鞋,这与他日后运筹帷幄、纵横驰骋的电器、太阳能产业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但是,修鞋的一些经历,却带给他很多体验和感悟,无形中,影响了他以后的路。

实际上,对于人生来说,第一份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份重要性不是说我们要一步到位,终身从事这份工作,而是在这第一份工作的起点,我们选择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以后所要走的路。

我们可以把目光投向近些年驰骋于商界的精英,盘点一下他们的第一份工作: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14岁退学开始放牛;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高中毕业后,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给别人照相;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第一份工作是教书匠;香港首富李嘉诚,第一份工作是在钟表公司当小学徒,主要任务就是泡茶扫地。

原来,他们的第一份工作都与日后所创出成绩的领域没有多少关联,也没有让人羡慕的地方,他们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后台可以当靠山。但是,多年以后,他们却依靠自己的努力,抓住了正确的时机,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自己的商业帝国,积累起自己的财富。

南存辉,也同样如此。

1976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这一年,持续了十年之久的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划上了句号。这一年,对南存辉个人来说,同样是一个转折点,他辍学回家,挑起了维系一家人生活的担子。

南存辉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同时也有一手修鞋的好手艺,每当农闲时节,父亲就会带上修鞋的用具,在大街小巷摆摊修鞋,以此补贴家用。

父亲受伤以后,家中没有了劳动力,13岁的南存辉能做些什么呢?望着南存辉还没有成熟的面孔,望着他略显瘦弱的身躯,家人也犹豫了好久,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了半个晚上,最后,父亲拍板了:去修鞋吧。在父亲看来,修鞋不用花费太多的体力,它的劳动强度,是一个13岁的孩子可以承受的。

南存辉是聪明的,不仅体现在他的学习上,也体现在他学习修鞋的过程中。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掌握了父亲的大部分修鞋手艺,虽然手法还没有那么娴熟,但上街摆摊已是绰绰有余。

没过几天,在柳市的街头,人们开始看见一个瘦小的男孩,背着一只与自己的身高并不匹配的大木箱,从事与他年龄并不相符的工作——摆摊修鞋。

对于南存辉的出现,很多熟悉南存辉父亲的人都投来疑惑的目光:子承父业,年纪是不是太小了点?

P6-8

目录

引子 小鞋匠的蜕变,低压电器大王的传奇

第一章 创业前传,不平凡的平凡少年

 童年的考验

 小小修鞋匠

 一把锥子的力量

 严父教育下的成长路

 修鞋悟“道”

第二章 青云之志,金鳞岂是池中物

 初涉商海试深浅

 创业“第一桶金”:35元

 鞋匠和裁缝的牵手

 “借”出来的电器厂

 严把质量,“求才”利“求精”

第三章 事业中兴,“求精”遭裂变

 “7年之痒”

 没人想要当“老二”

 “求精”和平分家

 “兄弟冤家”齐“斗法”

 兄弟,还是兄弟!

第四章 融资上路,正泰稳步崛起

 混战中奇招“破”市

 “正道泰然”,品牌崛起之路

 巨鳄挑战,正泰绝不退缩

 正泰牵手GE

 正泰生命线:质量为王

第五章 扬眉吐气,和跨国巨头“扳手腕”

 报国信念,莫不敢忘

 12年隐忍,转守为攻

 知识产权保卫战

 “我的品牌,我来维护”

第六章 太阳之城,新能源的追逐者

 布局新能源:太阳能

 光伏产业遭遇“滑铁卢”

 运筹帷幄,架构科技产业链

 缔造新神话:稳步新能源领域

第七章 专注专业,企业修行似人生

 从爬山悟透如何做企业

 不能只把水烧到99度

 专注核心,同心多元化

 舍得的智慧,得失的修行

第八章 散财聚才,正泰阔步改革当先

 家族融资,首次“稀释”股权

 树品牌众企联合,次降股稳固集团

 扶持“知本”,三降股吸纳人才

 正泰仍在路上,革命还将继续

第九章 立贤立亲?正泰如何传承

 谁来接班,是个问题

 传承的后路:“败家子基金”

 传承的主旨不是财富,而是精神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第十章 反哺社会,“小家”“大家”共飞腾

 扛起社会责任,树立正能量标杆

 “功利”与“公益”

 “另类”正泰,大鱼带小鱼

 看淡“富豪榜”,争锋“纳税榜”

第十一章 创业智慧,南存辉的成功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诚信为本,打造正泰金名片

 自主创新,打造自立品牌

第十二章 个人魅力,南存辉的行与思

 做人做事做企业,时刻心存敬畏

 责任重于泰山

 学之涯,无止境

 “不管顺境逆境,切莫止境”

 “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

序言

小鞋匠的蜕变,低压电器大王的传奇

2014年7月3日至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开启了为期两天的访韩之旅。随行的,还有一个由250多人组成的中方经贸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工商联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俨然在列。作为中国新能源和科技企业的代表,南存辉在7月4日举行的中韩经贸合作论坛上作了发言。发言中,他借用了韩国总统朴槿惠2013年6月份在北京演讲时说的话:“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要走得远,就要一起走”。创业多年,南存辉并不贪图企业走得多快,他所追求的,一直是企业如何能走得长远。

南存辉,算得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英雄”。在说南存辉之前,我们有必要说一说他的出生地——浙江温州。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算得上是一个“地大”的城市,陆域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但是,它却算不上是一个“物博”的城市,在这1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丘陵山地居然占据了总面积的78.2%,岛屿占到1.5%,江河占到2.8%,而人们赖以生存的平原,却只占到17.5%。所以,中国历史上人们公认的“土地肥沃就意味着物产丰硕、百姓富裕”的规律,在温州这片土地上并不成立。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什么资源就生产什么产品。但是温州呢?除了100多公里的海岸,几乎没有其他自然资源。所以,多年以前,生活在这座滨海城市的人们,生活质量只能游荡在落后的水平线下。

穷则思变,这句话用在温州人的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正因为穷,他们才时刻想着如何摆脱贫穷,时刻想着如何谋求改变。其中一些人,时刻用自己的眼睛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寻找着一切可以利用、可以改变的机会。终于,机会来了。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从此,“改革开放”成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最盛行的语言。

就在改革开放的前后几年,一些头脑敏捷的温州人,似乎从周围的空气中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开始慢慢地探出触角,尝试前方的路。于是,一批又一批原本一无所有的温州人,抓住了身边转瞬即逝的商机,开始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然后快马扬鞭,一路狂奔。他们如同海面上汹涌的波涛,一浪跟着一浪,后浪追着前浪,历经艰难险阻,创造了闻名遐迩的“温州模式”,也书写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温州速度”。这些人中,自然就包括南存辉。

在温州,南存辉几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提起南存辉,很多人最佩服的是他的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成就。可又有谁知道,这一系列让人佩服的理由背后,是由不为人知的汗水和泪水浇灌而成的。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生于瓯江之畔的南存辉,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他出生、成长的年代,正是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3年自然灾害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中国大地上又开始爆发了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这对还没有完全恢复的中国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南存辉儿时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个字就是“穷”。可以说,当时,南存辉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穷到什么程度?吃的,是有了上顿没有下顿;穿的,是补丁摞着补丁的衣服;住的,是外边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的房子。这些记忆深深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成了他后来努力奋斗的动力。

也可以说,南存辉成长的年代是“恰逢其时”,因为如果没有当初刻骨铭心的贫穷记忆,也许就很难有以后他绝不服输的动力。所以说,是时势造就了英雄。

13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的家庭变故,南存辉不得不担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他告别了校园,走上了柳市街头,成为一个子承父业的小修鞋匠,而且一修就是3年。正是这修鞋的3年时间,教会了他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进而造就了优秀的品格,为他以后创业积蓄了无限的力量。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南存辉算得上是温州第一代民营企业家。这一批民营企业家,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这个年代,人们充满着革命精神,但普遍生活困难;而他们成长的70年代,正是集体主义盛行的年代,也影响着他们的心路历程;80年代,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而他们也开始迈向成熟的行列,有了追求个人成功境界的资本。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个体经济开始起步,一份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个体工商户的数量是14万户,而到1986年,则达到了1211万户。“劳动致富”对绝大多数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来说虽然还是一个梦想,但“致富光荣”的意识已深入人心。

而南存辉,就是在1979年放下了修鞋的担子,毅然决然地扑入了带给他无限诱惑的商海中,从此开始了艰难跋涉。

如果说,刚进入商海的前几年,南存辉只是小打小闹的“瞎折腾”,那么从1984年开始,他则正式步入创业的历程——他和朋友合资,开办了一个求精开关厂。虽然这个工厂很小,甚至还算不上工厂,只能称作一个前店后厂的小作坊,但就是这个小作坊,后来孕育了柳市低压电器的龙头企业——正泰。

今年,是正泰的30岁生日。在这30年中,南存辉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打造成了一个国际化的企业集团,业务范围涉及电器、太阳能光伏、清洁能源产业。而做企业30年来,南存辉的身上,也围绕着无数的光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世界青年企业家杰出成就奖获得者;2002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40岁时就已连续几年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排名的中国富豪;一个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进中南海汇报工作的“中国低压电器大王”;连续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等。

然而,南存辉并不看重这一切,不管是命运对他的眷顾也好,还是人生使然也好,他一直在人生的路上稳稳地走着,继续谋划着正泰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陷阱无处不在,一个不小心,你就有可能跌进去,出来时,已是满身伤痕。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机遇与奋斗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只要你肯努力,这个时代自然不会亏待你。

人们说,南存辉创造了一个传奇,那就是正泰;而他本身也是一个传奇,一个由小鞋匠成长为中国低压电器大王的传奇。

南存辉自己则说,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传奇,传奇故事的背后是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付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两个翅膀”: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风云变幻中,一批批企业和企业创办者倒下去了,一批批企业和企业创办者也相继成长。而南存辉,依然带领他的正泰集团,在大浪淘沙中泰然前行,继续书写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传奇。

在追寻和回望中,探寻南存辉的成长轨迹,寻找他的攻守之道,或许,我们能够找到解密这部传奇的钥匙。

内容推荐

孟凡华所著的《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讲述了主人公南存辉,温州的一个子承父业的小小修鞋匠,为了能够实现发家致富、让家人过好的目标,毅然下海。30年风雨打磨洗礼,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逐步成为为如今享誉世界的国际化企业。如今,南存辉和他的正泰仍在拼搏,人们很想知道,南存辉成功的背后,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编辑推荐

当别人在打低压电器价格战时,南存辉在抓质量;当别人开始重视质量,他已经着手打造品牌;当别人开始做品牌,他又进阶至高端的技术研发;当别人也开始专研技术,他转身进军光伏发电领域;在国内企业纷纷上马光伏板生产线时,他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在全球各地开发投资建电站,从单纯“卖产品”转向“卖服务”。正如南存辉所说:“快人一步的原因是被环境和现实逼出来的。而值得尊重的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追求梦想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请看由孟凡华所著的《南存辉(让梦想照进现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