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一书告诉我们父母和教师,认真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使蒙台梭利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童年时期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除生理的发展外,幼儿心理的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因为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为了他自己的创作者。
“儿童是成人之父”,这是玛丽亚·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富有哲理的观点。这个观点看起来似乎是有点矛盾的,但实际上是充满睿智的。如果成人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那么,他就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就不会去克服它自己与幼儿之间的冲突,幼儿的心理就会产生畸变,并将伴随其终生。
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人类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童年的秘密》一书便揭开了儿童成长的奥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革命性的理念。
书中详细阐述了儿童有吸收力的心灵及其功能、身心发展的敏感期、重复操作的重要性、导向内在约束的自由、工作中的专注和快乐、社会性发展等内容,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
第三章 生物学的间奏曲
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夫在发表他有关生殖细胞分裂的发现时,向人们展示了生命体是如何发展和成长的,同时,他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显的例证,来说明生命体的内在动力是如何努力完成某个既定目标的。他通过实验彻底推翻了莱布尼兹和斯帕兰扎尼等人的生理学观点——受精卵细胞已包含成熟生命体的最终组织结构。这个时期的哲学家认为,受精卵中包含了微缩了的生命体,尽管尚不完善,但如果把它置于适宜的环境之中,这个生命最终就会从中生长出来。他们是从对植物种子的仔细观察中得出这个结论的。他们发现在种子的两片子叶之间隐藏着一株有根有叶的微小植物,如果把这颗种子种在土地里,它就会生长并成熟起来,他们把这一观点也迁移到了动物和人类身上。
然而,在显微镜发明之后,沃尔夫才观察到生命实际上是如何生长发育的。他从观察鸟的胚胎开始,发现它们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显微镜下显示出这个细胞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具有鸟的成熟形态,而是像所有其他细胞一样有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细胞外膜。而且,每一种生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从这样一个原始的、毫无差别的细胞中生长出来的。在发明显微镜之前,那株在种子里面被观察到的微小植物,实际上是一个已经从果实的原始生殖细胞里生长出来的胚芽,一旦掉落到土地上,这个胚芽就会继续生长。
但是这个生殖细胞与其他细胞不同,它是按照某种预定进程,经历一个快速分裂的过程。不过在这个原始细胞自身内部,并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可以证明这个预定进程的存在,尽管在它微小体内存在的染色体已经决定了它的遗传特征。
如果我们跟踪观察某种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就会看到这个原始细胞先分裂成两个细胞,然后这两个细胞又继续分裂成四个,这个过程会持续下去,直到形成一种被称为“桑葚胚”的空心球体。这个球体慢慢长大,向内折叠,形成另一个有着双层囊壁和一个开口的球体,被称为“胚囊”。经过一段持续的细胞分裂和退化过程,这个胚胎拥有了一套复杂的器官和肌体。这样,生殖细胞在没有任何可见的设计方案的情况下,遵循自身具有的内在指令,就像一个忠实的仆人内心清楚地知道主人赋予他的使命并付诸实施,而无须求助于任何会泄露主人秘密指令的书面文件。这个内在设计蓝图只有在细胞们坚持不懈完成任务时才会显现出来。
所有哺乳动物的胚胎,其中也包括人类的胚胎,第一个产生的器官是一个小囊,它会发育成心脏,以固定的节奏搏动,比妈妈的心跳快一倍。它为正在形成中的生命组织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并且从不厌倦地持续搏动。胚胎的生长发育是个造物的奇迹,它是多么了不起,因为它是在秘密而孤独地完成自己的使命。细胞在大面积转化的过程中不会出任何差错,有的变成软骨,有的变成神经,还有的变成皮肤,它们都要完成各自独立的功能。这个造物的奇迹被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大自然用严密的包装把成长中的胚胎包裹起来,只有到适当的时候才会打开,大自然就这样把一个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但是,这个生命并不仅仅是一个由物质构成的身体,而是像生殖细胞一样有自己既定的心灵法则。其身体并不只是通过各种器官来运转,它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本能,这种本能在单个细胞里找不到,而是存在于活生生的机体之中。就像每个受精卵自身包含着整个有机体的成长蓝图。一个新生命的身体,无论它属于哪一个物种,都拥有自身的心灵本能,这种本能将使它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这对每一个有活力的生命来说都是真实的,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昆虫。蜜蜂具有不可思议的本能,使它们能够在那么复杂的环境里生活和工作,这种本能在蜜蜂的卵和幼虫身上都找不到,而在成熟的蜜蜂身上才能发现;小鸟只有在孵化出来之后才会拥有飞翔的本能。
当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时候,它自身中就已包含了某种神秘的指导原则,这将成为它今后的行为、性格和适应环境能力的来源。动物所处的外部环境,不仅为它提供生存资料和工具,也为各具特征的动物提供促进其发展的因素,这使动物能够以自己的方式为世界的整体和谐与生生不息作出贡献。每一个物种都有最适合其生存的环境,其独特的身体特征也使它能够为整个自然系统作出贡献。动物一出生就能看到它将在这个世界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我们知道有的动物会是温和的,因为它是一只羊羔;有的动物会是凶猛的,因为它是一头幼狮;某种昆虫会一刻不停地辛苦工作,因为它是一只蚂蚁;还有的昆虫除了孤独地唱歌什么也不会做,因为它是一只蚱蜢。
像低等动物一样,人类的新生儿也拥有我们物种所特有的潜在心理动力。如果认为人类丰富的心理生活是独一无二的,比其他生物都更加优越,却唯独缺少一份心灵发展的蓝图,这个想法是很荒谬的。与没有理性的动物本能不同,这些动物的本能可以立刻从其行为方式中看到,而儿童的心灵活动隐藏得很深,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人类不会被非理性动物身上同样具有的那些天赋本能左右,事实上这是人类具有高度行动自由的一种象征。对每一个人而言,要想获得这种内心自由,需要暗自付出艰苦努力。在儿童的心灵里有一个难解之谜,谜底随着儿童心灵的成长而逐步被揭开,它就像生殖细胞遵循的发展模式那样隐藏起来,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被发现。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儿童才能揭示人类自然本性的原因。但是,正像所有刚刚开始的生命一样,儿童的心灵正在孕育形成过程中,所以,他们的心灵生活需要得到保护,要像大自然对胚胎物质的严密保护那样,来保护他们的生活环境。 P15-18
如今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的问题,最有力地证明了“教”并不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还是有人错误地坚持认为,儿童是通过成年人的教导和传授才被塑造成人的。
事实上,以直接教导传授为主的教育往往会阻碍而不是促进儿童的自然发展。由于婴幼儿时期无法用来传授文化知识,所以生命的最初阶段被人们忽视了,但是这些表面上一无所用的时期却是最重要的。因为在那段日子里出现了一种惊人的独特现象:人的心智的产生和行为的发展。儿童将学会独立活动、操作、行走、交谈、思考和按照自己的意愿自我控制。这个过程的发生不是因为成年人的教导,而是儿童自己创造出来的。
这个过程一直显得很神秘,直到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凭着对儿童的真正热爱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出了儿童心理中不为人知的部分。这一发现来自对社会最底层儿童的研究,他们悲伤、恐惧、举止畏缩,而且贪心、行为粗暴、占有欲强、喜欢搞破坏。随着心灵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渐渐经历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变化,当时的新闻把他们描述为“转变了的儿童”。蒙台梭利博士见证了这一精神现象,因而改变了她的人生。儿童在四岁半时能自发地学会写字,这是事实,然而真正重要的是他们在行为上的改变。人并不只是文化的产物,有些东西比文化重要得多。如果这个部分一直被忽略,只把培养重点放在文化方面,那么人类越进步就会越危险。人类已经发明了飞行技术,发现了原子能,但是人类还没有发现自己。
蒙台梭利博士所作贡献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为了阐明儿童心灵形成过程中闪耀出的光芒,她为之奋斗了终生。在她去世之后,国际蒙台梭利协会通过成立学会和开办培训课程,并利用代表大会和研究会议将她的工作继续下去。要提供儿童所需要的帮助,人们必须接受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斯里兰卡、丹麦、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巴基斯坦、瑞士和美国相继建立了蒙台梭利培训中心,接受过培训的人们遍及各大洲古老和新兴的国家。
但是,蒙台梭利博士的著作仍是协会最有效的工具。由于我们在所有英语国家特别是在美国所做的工作,《童年的秘密》在美国的第一个译本确实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不过其中有些学校仅仅是把蒙台梭利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使用,还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蒙台梭利的用意就在于此,他们忽略了蒙台梭利最珍视的东西:儿童对于人类的贡献。我常常认为应该驳斥那种错误观念,因为它造成了人们的困惑和混乱,但是到哪里去找一个足够权威的人站出来说话呢?
答案就在这里,请玛丽亚·蒙台梭利自己来阐述她的观点吧。
马里奥·M.蒙台梭利(Mario M.Montessori)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总干事 荷兰阿姆斯特丹柯宁尼维格大街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