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纬已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郭敖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十二个悲情故事,十二场纸上电影。

十二位挣扎男女,迷失在纵横交织的情感之中!

每个故事都是一个人生,每个文字都是一个画面。

写给寻找、迷失、相信爱的所有人……

低调而炫丽的悲情文字 ,2010年最具道德、情感争议的小说 !

小人物的情感演绎,时代的悲情故事!

感受悲情绝境,就读《北纬已北》。

内容推荐

十二篇立体故事,每篇都是一个独立故事,每篇都有一些人物来连贯整本书。根据不同职业,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历程,所有的人物故事,各有交叉在同一时间。十二个人物的命运,十二篇文字放在一起有着不可分割的秘密。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哲学命题,每一篇文字都是一场纸上的电影。寻找者,拒绝着,迷失在那些不可复制的时光里。

目录

序章·故事

北纬已北

千域千寻

双橙记

半面妆

不可复制的时光

樱花巷

天堂号外

那一年,樱桃花开

在你遥远的附近

不,完美

真冢

悲情城市

北纬之后

试读章节

雨檐走廊上的竹凳上放着一只青色的木偶,经过长时间雨水的洗刷,裂痕处棉布上的青色已经褪去,呈现出晕白色,向四周散去,仿佛草原上盛开的莲花。月光下斑驳的雨点冲洗着木偶,遇到梅雨天气,木偶长期浸泡在水中,第二天,在阳光下可以嗅出一股发霉且清馨的味道。残旧的破布和被雨水打湿的棉絮散发出来的混合味,夹杂着泥土味弥散在四周的草丛之中。

我叫佑。那天让我的一生发生了改变,千荨坐在门口的木质阶梯上,穿一身白色的棉布衣衫,抱着一只青色的木偶,眼睛很认真地看着远方,空漾的瞳孔中闪烁着蓝色的希冀,就像天空一样湛蓝。

那时的干荨很乖巧,那时我第一次见到千荨,那时的千荨五岁,那时的我七岁,那时的我们都还小,那时的天真的很蓝。

每次见到千荨的时候,她手里始终都抱着那只青色的木偶。我七岁那年,父亲把干荨带回家,父亲和千荨的父亲曾经是最好的朋友。一场车祸夺去了千荨所有的东西,只留下一只青色的木偶和琳琅满目的碎片,千荨和她的母亲在后座,当她醒来的时候身体被妈妈死死地抱住。她挣扎着,看见父亲的血液染红了后视镜。她从车窗里爬出来的时候母亲已经僵硬在了车座上。她没有哭,在我的记忆里,那场车祸以后,千荨再也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话。她一直都以为,有些事情只要不用说出口,就可以当做没有发生过。

千荨的父母下葬那天,整个小镇都在下雨,我们去了公墓,来的人不多,千荨没有去看她父母,一个人坐在墓碑的背后,静静地看着手里的木偶。她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木偶,她的眼睛里闪烁着一丝温存,似乎在问:“你冷吗?他们有没有吵到你?”

我看到黑色雨伞下的父亲看着墓碑突然地哭了出来。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哭,我一直以为父亲是永远都不会哭的人。

那天晚上父亲和母亲一直在争吵,母亲坚持不让千荨留下,而我也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如此地执著过。那天家里摔碎了很多东西,屋子里的地板上到处都是摔碎的玻璃碎片。母亲说:“都过了这么多年,你还是忘不了她。她现在死了,和另外一个男人死在了一起,你告诉我,我应不应该开心?”

父亲最后打了母亲一巴掌,母亲捂着脸,赤裸着脚摔门而出,她手里拎着鞋子,脚腕被玻璃割伤,消失在夜幕之中。

在角落里的干荨无辜地看着这一切,她坐在角落之中,不解地看着我。

母亲第二天回来收拾了行李,简单地装了一些换洗的衣服,衣服并不多。那天母亲收拾衣服收拾了很久,她以为父亲会挽留她,父亲一直躲在沙发上抽烟,直到母亲再次摔门而出,他才起身去看母亲离去的背影。父亲的脸上充满了内疚,他喃喃地说了一声对不起,虽然声音很低,我还是隐隐地听到了,只是母亲没有听见。父亲说:“妈妈只是太累了,回姥姥家去住几天,过完这个夏天就会回来。”

过完了第三个夏天以后,母亲依然没有回来。父亲会经常接到母亲 的电话,每次在通话一分钟后开始争吵。有一次父亲摔碎了手中的电话。 那天母亲在电话里提到了离婚。

往后的曰子里,母亲仓促地回来过几次,但是再也没有住到这个家庭里来。

十七岁那年,干荨和我进入了淮阳的国立中学,这么多年里她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在入学的时候一直抱着那只青色的木偶。很多人品头论足地指着她看,她低着头走过,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只木偶。

班级里的同学问我说: “佑,你妹妹是不是哑巴?”

我说:“不一定是哑巴才不会说话,不是每个人都配跟她讲话。至少你不配。”

那同学讥笑地说:“原来她不是哑巴,她有嘴巴,她嘴巴长在你脸上了。哥哥和妹妹一个鼻孔眼儿出气,真不愧是一个娘生的。”

我一拳打在了他的鼻子上,入学第一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打架。我的拳头打在他脸上,突然感觉到释然了。我指着他流血的鼻子说:“她不是我妹妹。”

在他的背后我看见了千荨空漾的如蓝天一般的眼睛,困惑中夹杂着绝望。她转身离开,我想追出去,却已经被教导主任拉到了办公室。

那同学捂着鼻孔说:“他揍我。”

教导主任:“你为什么揍他?”

我理直气壮地说:“他喜欢被我揍。”

教导主任转身质问:“你喜欢被……废话,没有人喜欢被人揍。你为什么要打人?”

我说:“我从来都不打人。”

教导主任:“你从来不打人,你打他。”

那同学委屈地说:“老师你骂人。”

教导主任:“被你们气糊涂了,你叫什么名字,叫你家长来见我。没有教养的东西。”

我说:“喂,淌鼻血的那哥们儿,他又在骂你。”

教导主任:“狗东西,你……你明天不用来学校了。”

我转身走出门,教导主任还是在我迈出门口最后一步时喊住了我,他问:“你干吗去?”

我说:“帮他收拾行李,他明天都不用来学校了。”

父亲来了一趟学校,那天教导主任谆谆善诱地教诲父亲,喋喋不休。父亲只是呆滞地望着窗外,偶尔点头。我以为父亲一定会大动干戈,走出学校的时候父亲依然在微笑,他说以前他和我一样。在同样的学校里,面对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年代里,走在同一条街上。

那一条街很清静,我和父亲走过那一条街道,走进同一扇门,回到不同的世界。干荨一直跟在我们身后,依然不说话,步伐很慢,她不自觉地摆弄着手里的木偶。

从母亲离家出走以后,这个家庭变得格外的安静和冷清。千荨在写完学校里的作业时,可以长达一两个小时地坐在斑斓的灯光下,面对着木偶发呆。父亲也长达两个小时地看着干荨,因为千荨可以让他想起另外一个女人,很多人都说千荨和她的母亲很像。

父亲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那个女人,结了婚,有了儿女,他以为一切都已经平淡了下来。当他看到千荨,闭上眼睛,依然感觉到寂寞,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过了这么多年,却没有骗到自己。

这么多年里,因为我和父亲都不太喜欢讲话,所以我们父子的关系一直很好。看着千荨一天天的长大,她的面孔像极了父亲一生中最爱的那个女人。他越来越不愿意去正视千荨的眼睛,大大的眼睛,漆黑的瞳孔,不说话,却闪烁着黑夜一般的寂寞。在一个雨夜里,父亲从雨幕中回来,没有带伞。他给我说了很多的话,也谈到了母亲,关于母亲,他从来没有责怪过谁,也一直没有承认过母亲已经离开了这个家庭。他感觉到自责,这么多年一直都对不起母亲。母亲偶尔会回来看我,从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种嫉恨,她仇恨地看着千荨。她在家里跟我聊天,谈到了学习,也谈到了感情。千荨坐在旁边,她视若无睹,仿佛千荨一直都没有存在过。母亲看着干荨说:“这个世界不够大,在一个男人心中,容不下两个女人。”

在我十八岁那年,父亲对我说,一个女人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空白的等待中度过,也许这些对于她们来说并不容易。对于那些爱你的人,伤害,却轻而易举。

父亲说话的时候一直在看着干荨,他说作为一个男人千万不要随便地许下诺言,经常说谎的人特别喜欢承诺,因为他们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说的话。

千荨无辜而倔强地站在那里,她攥着木偶的手微微的有些颤抖。对于生活中无法接受的事情,我们尝试放弃,对于生活中无法放弃的事情,我们尝试接受。往往我们要放弃和接受的事情是同一件事情。

他说了很多关于一个男人的责任,自己的一生从失败中而来,在失败中消匿。他不希望我像他一样。

他说:“从今天起,你有一个妹妹叫千荨。”P20-23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小说,地点和时间是真实的,这些年来的旅途汇集成册。有些事情忘记了,有些事情过去了,那些人也都已经消失不见了,他们是在路上发生的故事,我们都觉得那个时候是最美好的,其实那个时候也没有比现在更好,只是那个时候我们,他们,都还很年轻。一次在南京1912的酒吧里看到了老朋友,有些发生的事情,他们都己经记不清了。她叫■■。我们谈了很久,谈话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想,也许一切都没改变,我们还是那一帮懵憧世事的孩子,当我重新翻阅这本小说,我相信了这是真的,那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

我自己也很难再分清那些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文字里记载的那些时光却始终都无法再复制。现在想起去,觉得那些时候这个世界真的需要一些谎言来支撑下来。我们必须慢慢试着接受谎言。■■几乎出现在每一个故事里,我也一直在试图想起她。这个故事一共讲了12个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他们酗酒、抽烟、吸毒、同性、泡吧等,因为他们始终都相信黑夜比白天显得更真实。他们一直都在寻找着,并且一直都在离开着。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他们用生命来报复时间,亦不会听取任何人的劝怼和同情,他们知道,无论是同情还是劝慰,都只是把伤口重新复述,再次温习的一种方式。他们都有着孤寂的童年,甚至他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忏悔自己的童年。■■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女孩,她出现在每一个人的故事里,有时只是恰好路过。彼此都不再重逢。

十七岁那年我喜欢看弗洛伊德,十七岁的时候,懵懂地面对这个世界,我开始变得恐慌,仿佛刚刚出生的婴儿,那时候我就是我,不需要经过任何的洗涤。那时候大人们循循善诱地教导我要学着长大,因为长大以后很多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去做了;当我长大以后,发现儿时想得到的东西,现在已经不想要了。大学里的朋友开始试着用香水来掩饰自己身上原有的味道,但是隐约的我还可以闻到一股人渣的味道。

我再次陷入到恐慌当中,是因为发现我竟然没有童年梦境的记忆,于是我开始幻想着自己的童年,便有了这里的十二个故事。故事里的十二个人拼命地挣扎着,他们没有未来,没有过去。

他们在寻找的迷途中迷失掉,堕落掉。他们惧怕孤独,却一生都在寂寞的时光里寻找中度过。我努力地用文字将他们呈现出来,尽量回避一些个人的情感,写完以后,始终无法承载他们的寂寞。

写作是可以让时间流转并且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从开始尝试着在纸上写第一个宇,对我而言,是为了治疗。当时没有看书的习惯,只能一个人写点东西,没有想过后来能出版,七岁因大量服用GOD LIVEROIL中毒导致皮肤硬化,媒体也有过一些相关的报道。病痛占据了我所有童年的记忆,十三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导致瞬间失忆的事故,常常会忘记一出事情,母亲让我随身带着笔记本,记下一些东西。这也就是我最初写字欲望的初衷。对于媒体的一些报道,我从未没有正面回应过,他们造成了我所有童年记忆和恐慌的根源。在这本书写完以后,突然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释然。

后记

读郭敖的文字,浮浮沉沉,仿佛时间的河流,在你脑海里闪烁、流淌。

认识郭敖巳久,他没有收藏自己书的习惯,基本上能找到的文字,我都读过。之前我一直奇怪,现实中的他如此懒惰、邋遢、大大咧咧、丢三落四,这个学校里的差等生、各科成绩红灯高牲、叶而当宅男三天只吃一包泡面、叶而应酬繁多天天不见人,但却深受学校领导、社会资深人士眷顾。据我所知,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读书的习惯,只看一些娱乐八卦杂志、报刊。他是一个天才,所以世人能容忍他也是个混蛋的事实。他的文字可以幽默风趣荒诞夸张恶搞无厘头,笑到你流泪,而他的悲情小说,却又令多少女读者痴迷陶醉,欲泣不能。即使我这样的男读者看过之后也不由得赞叹不绝。

郭敖犀利、决绝的文字中偶尔也会玩一点小悲情,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青冢》,运是篇从构思到完成只用了不到五个小时的文字,但是在这篇文字里却深刻地打上了”郭敖”的烙印。

认识郭敖敖的时候,他立志要做一个导演。身为他多年的好友,总是能听到他厚颜无耻地说:“请叫我导演。”每当问起原因的时候,他会说:“你看,郭导是两个字,叫起来方便。”毋庸置疑,他的确具备一个做导演的潜质(仅是潜质)。他努力地让自己的叙事别于任何一位作冢,大学里辅修哲学专业,不少作品里可以看出弗洛伊德、苏裕拉底、休谟一些人对他的影响。比如《青冢》:丰富的词汇和唯美的语言、简洁、生动。故事的讲述始终很平静,简单的场景,淡淡的对话,而叙事上却是休谟哲学的精华关键所在:“经常连结”。经常连结代表当我们看到某件事物总是”造成“另一事物时,情感上却是弗洛伊德从梦的解析到畸形的成长分裂。看似平淡毫无波澜,却总让你猜不透这结局,追求”观念的连结”与”实际的真相”。前者牵涉到的是抽象的时间碎片与叙事,主要以直觉和逻辑演绛为主;后者则是以研究现实世界的情况为主,逐步揭开文字背后的面纱。

郭敖的文字很精致地在设计,从情节到措辞。杀手、捕快、马贼等等,人物多,关系复杂,可郭敖总能很好地理清每条线索,互相交织却清晰明白。每个人的故事似乎都可以单独成篇,但又和其他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总是把“应该是什么“”肢解成“是什么”来创作故事。

本书是一个悲情合集,李渔说,以喜衬悲,愈见其悲。在这里喜剧只是辅助元素,却有着悲剧意味。郭敖写喜剧可以荒诞不经海阔天空,你完全想象不到他竟能写出如此悲情之作,笑中带泪,一笑悲情。

《北纬已北》一书,所有人物交织成一张网状,每个人物都在寻找,他们迷失在自己的童年、故事和未来之中,他们同样的在寻找着,他们的家庭破裂,重年成长中的阴影深埋在内心深处,虽然不愿意提起,但是却根深蒂固地在那里孕育着,直到有一天爆发出来。佛洛依德的思想对他的创作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他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尝试用人格解析方式来解读,很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郭敖受到俄底普斯情结(或称为恋母情结)和厄勤克特拉情结(或称为恋父情结)的影响,他们所有的人都在寻找,寻找的是自己的童年。他们迷失、执著、寻找、终结。

一切的一切就像一个悲情的时代,这个时代里只有他一个人。每个人都逃不掉,忘不了,就像他文宇里所说:原来寂寞的时候,所百人都是一样的。

书评(媒体评论)

这里的爱比死亡更寂寞,这里的寂寞比死亡更冰冷。因为爱,那一段时光变得更美好。郭敖用他的文字演绎了那段逝去的美好时光。

——日本NHK电视台总导演 铃木肇

走路,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什么都忘了,什么都不想了,就好了。像郭敖所说:因为爱,这个世界上便多了一种东西叫希望。

——演员 周迅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忧伤的旋律,故事里的文字就像音符一样敲进你的脑海里,在城市的人群里穿梭。《北纬已北》十二曲感人的旋律,郭敖给你讲述那些过往的时光。

——歌手 阿信

这个世界的标准本来很多,但现在只有一个标准,电影就是票房,书就是排行榜。小说和电影完成同样的叙事功能,《北纬已北》十二个故事完成了电影的叙事,我觉得文化工作者就应该像传道士,不急功近利,然后意志要顽强,要有耐心。

——导演 贾樟柯 

小说和电影的区别在于:小说的节奏很犹豫,电影的态度很坚决。《北纬已北》是个例外,它的情感很犹豫,它对现实很坚决。

——作家 刘震云 

郭敖词写的精彩,书写的比词更精彩。《北纬已北》里的故事都很喜欢,就像沙哑的呐喊,一气看完之后,想哭,哭不出来,呆若木鸡,说不出话来,像傻了一样。

——歌手 舜文齐 

在《北纬已北》里,他们生活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着、离开着,因为他们始终都无法原谅那份白色的童年记忆。

——出版人 作家 江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