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著孔庆东主编的《史记(精选)/品读经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精选经典篇目,再现太史公文字的魅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史记(精选)/品读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西汉)司马迁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司马迁著孔庆东主编的《史记(精选)/品读经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精选经典篇目,再现太史公文字的魅力。 内容推荐 司马迁著孔庆东主编的《史记(精选)/品读经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保存、整理了自史前传说的五帝时代到西汉中叶三千年间丰富的历史资料,为中国历史学奠定了最初的坚实而宏伟的基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若要从原典上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就不能不读《史记》。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司马迁运用高瞻远瞩的卓越思想、准确而又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和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记述、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风采各异的历史人物,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伟大传统。 目录 本纪 五帝本纪 华夏始祖黄帝/二 圣明的帝尧/五 贤德的虞舜/八 秦本纪 秦穆公求贤/一三 秦晋战于韩地/一七 孝公与商鞅/一九 项羽本纪 少年项羽/二五 安阳夺帅/二七 破釜沉舟/三四 鸿门宴/三六 西楚霸王/四六 楚汉相争/四九 鸿沟划界/五八 四面楚歌/六四 乌江自刎/六七 高祖本纪 刘邦娶妻/七三 挥剑斩白蛇/七六 沛县起兵/七九 约法三章/八八 还定二秦/九〇 汉王斗智/一〇〇 刘邦称帝/一〇五 世家 齐太公世家 管仲相齐/一〇八 齐桓公称霸/一一三 楚世家 孤独的楚灵王/一一九 叔向论楚雄/一二七 费无忌乱楚/一三〇 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人吴/一三六 卧薪尝胆/一四〇 越王称霸/一四七 萧相国世家 相国萧何/一四九 伴君如伴虎/一五五 留侯世家 张良遇黄石公/一六一 远见与卓识/一六三 运筹帷幄/一六七 议封功,劝定都/一七二 智保太子/一七六 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一八六 韩非子/一八九 孙子列传 孙子练兵/一九一 孙膑人齐/一九五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壁归赵/一九八 将相和/二〇五 屈原列传 屈原和《离骚》/二一一 屈原投江/二一四 刺客列传 专诸刺吴王/二一九 豫让报智伯/二二五 荆轲刺秦王/二二九 淮阴侯列传 胯下之辱/二四〇 萧何月下追韩信/二四一 设坛拜将/二四三 背水一战/二五〇 蒯通说韩信/二六四 被封淮阴侯/二七四 韩信之死/二七八 游侠列传 侠士朱家/二八一 滑稽列传 东方朔传奇/二八四 试读章节 秦晋战于韩地 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穆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鸷。穆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晋击穆公,穆公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穆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穆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穆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穆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 十五年(前645),晋国将要起兵攻打秦国。穆公发兵,让丕豹率兵,亲自去迎击。九日壬戍,在韩地与晋惠公夷吾会战。晋君甩下自己的主力部队,跟秦军争夺战势之便,回来的时候,驾车的战马陷到深泥里。穆公与部下驱车追赶,没能抓到晋君,反而被晋军包围了。晋军攻击穆公,穆公受了伤。这时,曾在岐山下偷吃穆公良马的三百多个乡下人驱马冲入晋军,晋军的包围被冲破,这样才使穆公脱险,反而活捉了晋君。当初,穆公丢失了骏马,岐山下的三百多个乡下人一块儿把它抓来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们,要加以法办。穆公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骏马肉,如果不喝酒,会伤人。”于是全部赐酒,赦免了他们。这三百人听说秦军要去迎击晋军,都要求跟着去。在作战时,他们发现穆公被敌军包围,都手持兵器,拼死作战,以报答吃马肉被赦免的恩德。 于是穆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穆公夫人,夫人闯之,乃衰经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穆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圍为质子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 于是穆公俘虏了晋君回到秦国,向全国发布命令:“大家斋戒,我将用晋君祭祀天帝。”周天子听说此事,说“晋君是我的同姓”,于是替晋君求情。夷吾的姐姐也是秦穆公的夫人,她听到这件事,就穿上丧服,光着脚,说:“我竟然不能救自己的兄弟,唯恐有辱子您的命令。”穆公说:“我俘获了晋君,以为是成就了一件大事,可是现在天子来求情,夫人也为此事而忧愁。”于是跟晋君订立盟约,答应让他回国,并给他换了上等的房舍住宿,并用七牢的规格来宴飨他。十一月,送晋君夷吾回国,夷吾献出晋国河西的土地,派太子圉到秦国做人质。秦国把同宗的女儿嫁给子圉。这时候,秦国的地盘已经向东扩展到黄河。 孝公与商鞅 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强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余。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孝公元年(前36P),黄河和觳山以东有六个强盛的诸侯国,秦孝公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侯、韩哀侯、赵成侯并立。淮河、泅水之间还有十多个小国。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修筑长城,从郑县开始修起,沿洛河北上,北边据有上郡之地。楚国的土地从汉中往南,占有巴郡、黔中。周王室衰微,诸侯用武力相征伐,彼此争杀吞并。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诸侯们像对待夷狄外邦一样对待秦国。 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P17-19 序言 古人说:“刚曰读经,柔日读史。”本来说的是什么时间读什么书,从侧面看来,我们的前辈多么勤奋,每曰读书,并不留空闲。 在一个号召“全民阅读”的时代,如何阅读,阅读什么,成为新常态下的新课题。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我们的祖先的经验告诉我们,那就是阅读经典图书。这套《品读经典》丛书,其旨趣、其志向,大概就是“打通”这样一个目标。 我也经常说,只有阅读经典著作,建立了平衡的知识结构,才能做到“风吹不昏,沙打不迷”。 一曰不读书,心源如废井。 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就像呼吸空气那样。 我在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的一次报告会上曾经谈过,要读书。读好书,也只有那些有独创思想的著作才能称为“书”,才可能成为经典。 经典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正的书”,它应具有独特性、原创性、思想性。独特性就是与众不同,是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原创性就是“我手写我心”;思想性就是必须加入自己个体的思考。 另外,经典书均为文史哲范围,因为这些书属于上游书,其思想辐射至其他专业,今天我们有几百个专业,它们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的。 我们要每天读点书,滋润自己的心灵。读书不是立竿见影之事,不能立马改变生活,它是个慢功夫。几天不读好像没什么,其实你已经落后了,而当你水平提高了又不容易下去。 对于个人来讲,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当中,用到一点就足够我们享用一辈子了。表里不一对于国家来说是毀国家前途,对于个人来说是毁自己前途。很多人总是发明新道理,但是我觉得旧道理够用。 知道了之后再实践了,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前提,“行万里路”是“实践”,把知识实际地运用。孔子讲的“忠、恕、仁”这几个概念,你能把它实践好就很不错了,懂了这些道理你读书就很快乐。有了这种精神状态之后,你就会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读书最后还是为了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乐观快活的人,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特别有劲。 我们既要“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更要读好书,读经典书。 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说,一本好的经典,“可以启迪人们的思考,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重视经典”,面对先贤的智慧,面对我们两千余年来的诸子百家、“孔孟老庄”,“我们必须谦虚,向经典学习”,也许这就是“品读经典”丛书出版的意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