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谋定人生
智谋是一种思维方法、一种技法艺术,如水长流,去向有定,却无常形。你要通过自我的修炼,增强自身的底蕴,把握智谋的规律,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制定人生制胜之策。
第一节 智谋天下
古往今来,智谋家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纵横驰骋,写就无数动人篇章。对于你而言,智谋力的获取也直接意味着思想的精进、行动的提高。
一、智谋与心智
大多数人会运用智谋力方法,但不一定能够理解它。一位东方伟人说过:理解了的东西,才会更好地去感觉它。只有在充分理解了“何为智谋力”之后,我们才会更好地、更自觉地运用它,使我们的思维活动和实际活动成果频频。
如一切成功者所证明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心智开发。智谋力就是对自己心智的一种开发过程和力量显现。同任何其他思维方法一样,智谋力是人们在思维创造和实际行动中的一种思维力量的凸显。但是,智谋力比起其他思维来,它具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和主动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它具有更多的智慧因素。
智谋力既是心智的较量,又是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客观因素的比较,是认识、意志、思维等多种心理机能综合的力量。智谋力的实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的活动特点,分清客观事物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施计用策、实现主体活动的控制与优化。懒惰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动脑筋,这种习惯制约了他们摆脱困境的时机。相反,那些成大事者都养成了勤于智谋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的难题。可以说,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智谋,而且谋得越痛苦,收益就会越大。一个不善于智谋的人,会遇到许多取舍不定的问题;相反,正确的智谋能产生巨大作用,可以决定一个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具体地讲,智谋力的实质为:
第一,智谋力是对自己智慧的升华,是对自身的准确认识,是对自己现有状态的改进力量。
第二,它往往是建立在智谋所作用一方的失误、认识偏差、心理错觉、缺陷的基础上,是利用对方处于劣势之时。而这些失误、偏差、错觉、缺陷是客体事物自身固有的或难以克服的。
第三,“趋利避害”,努力取得最好的效益。遵循趋利原则,就要在智谋力的指导下,力求投入最少,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且所冒风险最小;争取最大的效果,圆满实现战略目标;力求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多的效果,也就是说效率要高。
第四,智谋力顺应了事物发展和竞争的规律。它以正确的认知活动为先导,遵守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利用合适的氛围条件,非常自然地进行思维和实施,没有刻意之痕迹。智谋力的得出,要考虑符合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利益和发展;适应不适应自身的条件和素质;能不能在竞争中领先和取胜等。
总之,智谋力遵循认识的基本规则,吸取了决策科学、系统科学、预测科学等学科的某些原理。它是思维科学的一部分,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二、智谋力的表现
你的智谋力是如何表现的?又在哪些方面得到展示? 1.智谋力的主体特性:
——主体性。智谋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的表现,能够维护和遵从自己的自主选择。
——独立性。智谋力是你在各种场合要具有不受外界和他人的干扰,独立做出判断的能力。
——应变性。智谋力是你在遇到某些预料外的情况时,随机应变的能力。
——自控性。智谋力是你对自我的控制和提升,从而以自己来影响决定人生以至某事发展的进程的能力。
2.智谋力的基本特征:
——全局观。智谋必须体现整体意识,宏观意识,甚至全球意识;既要有全局性,又要有层次性;既要高屋建瓴,统筹兼顾,全方位进行思考,防止顾此失彼,出现遗漏,又要分清不同层次,区别轻重缓急。
——长远性。现实是未来的基础,而未来是现实的发展;现实是立足点和出发点,而未来是着眼点和目标点。你在开动自己的智谋力时,只有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才能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长期保持主动和领先,把握和赢得未来。因此,智谋要体现出未来意识和超越意识,树立“明天即今天”的观念。
——多样性。智谋力不能固守某一种方式或某一领域,应该由单一走向多向、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展示。
——灵活性。“山无定势,水无常形”,客观情况是变化发展的,智谋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并适时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智谋力的表现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关键在于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开放性。善智谋者善于接收外界信息,时刻同外界保持联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公开化的方式进行谋略,而不是闭门造车。
——独特性。其实,智谋力并不是让你成为最佳,而在于你要具有独特性,通过这种独特性使你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价值,从而获得成功。独特性的最高境界就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比如武侠小说里讲到的蜀中唐门,虽然不是最大最强,但因为有独门暗器,别的门派也只能敬而远之。同样的,只要你有自己的“绝招”,就能够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