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的作者涛川荣太是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作家。1987年创立教育文化研究会,开始了此后20多年专职的儿童教育研究。1992年创立新松下村塾。作者一生主要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先后创作、出版教育类作品20余部。这些作品以第一手教育经验和生动感人的文字,赢得了千千万万家长的好评。其中以《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最负盛名,畅销不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 |
分类 | |
作者 | (日)涛川荣太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的作者涛川荣太是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作家。1987年创立教育文化研究会,开始了此后20多年专职的儿童教育研究。1992年创立新松下村塾。作者一生主要致力于儿童教育事业,先后创作、出版教育类作品20余部。这些作品以第一手教育经验和生动感人的文字,赢得了千千万万家长的好评。其中以《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最负盛名,畅销不衰。 内容推荐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简介:养育孩子的全部责任被推给了母亲,母亲因此患上了现代教育病,即越为孩子付出,心里越不踏实。这缘于母亲身上隐藏的天然力量——母性。 因为具有母性,母亲教育孩子是最有说服力的。但在现代社会,教育理性化的舆论和社会价值观的混乱,阻碍了母亲本能言行的充分施展。 母亲最应该传递给孩子的是爱、生活和祈愿。“爱”使孩子变得坚强,“生活”是给予孩子生存的基本能力,“祈愿”是让孩子心存希望、追求幸福。 母教是“生活的教育”,能教会孩子更好的生存,能让孩子拥有开创美好生活的勇气、能力和动力。 《为母之道(和孩子谈谈生活)》由涛川荣太所著。 目录 写在前面母亲应该对孩子说什么 母亲与孩子相见是世界上最能感动人的事情∥002 母亲是通过脐带和孩子交流的∥005 孩子是天赐之物、神赐之物∥008 孩子在10岁以前都是服从于母亲的∥010 母子感情是父亲达不到、母亲引以为傲的感情∥013 父性是点性的接触,而母性却具有持续性∥016 母亲对孩子是绝对的宽容∥018 母亲的特性是感性∥020 社交中感情交流最为重要∥022 母亲的尽善尽美基于父性的出色∥024 母亲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026 母亲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说话的分量∥029 幼儿期就应培养的五个原则∥031 母亲,女儿眼里的模特,儿子眼里最初的异性∥036 母亲应该将感情和祈盼传递给孩子∥039 PART 1 母亲应该教会孩子“爱” 第1章 孩子从母爱中懂得了爱 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懂得爱∥046 了解母爱的孩子不会畏惧孤独∥049 从父性的竞争原则谈到母性的协调原则∥052 世界将向慈爱的母性社会转变∥055 因为母亲是安全的港湾,孩子才能自由飞翔∥058 母爱是生物的本来面目∥060 即使分离也相通的亲子纽带∥063 第2章 通过温和教育使孩子变得更坚强 温和的孩子不仅有包容力,而且更坚强∥068 母亲更重要的职责是让孩子学会独立∥070 乖僻的孩子是父母人生中扭曲部分的体现∥072 父母与孩子心灵相通是最融洽的亲子关系∥074 母亲仅仅用笑脸就可以表达出很多意思∥077 第3章 爱是信任 信任孩子的母亲,不会被心中的魔性所动摇∥080 同母亲共度的童年,并不是成为大人的准备期∥082 美丽的故事是母亲和孩子的桥梁∥084 性教育其实并不难∥087 母亲对待孩子应具备的四个条件∥090 PART 2 母亲应该教会孩子“生存” 第4章 母亲的职责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为人父母更是一种职业∥096 母亲应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求知欲∥099 不是玩得开心、学得快乐,而是加强运动、促进学习∥102 在人性形成方面,遗传所占比率大约仅为20%∥105 “即使长大了,你还是你”这类话不应该再说∥108 母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赞扬∥111 只有聪明的母亲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114 对于母亲的话,孩子能记住十分之一就足够了∥117 第5章 只有母亲会培养孩子的“特殊才能" 唯有母亲能保护被世人所排斥的“新人类” ∥122 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其他的事情也能做好∥125 邻家孩子是蔷薇,那么我的孩子成为樱花就行∥127 培养孩子任何事情都应朝着积极的方向考虑∥129 真正的教育不是只看孩子的分数∥132 让孩子养成爱记录的好习惯∥134 能够自我宣传的孩子有着积极的能力∥136 第6章 生活方面严格要求和界限分明的重要性 母亲应该告诉孩子“世间也有坏人” ∥140 应该严厉地指出孩子错误的地方∥143 母亲再有才,也要称赞孩子的老师∥146 父母吵架也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1 49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绵羊”,母亲应该怎么做∥152 “过”与“过错”相通∥155 PART 3 母亲应该教会孩子“祈愿” 第7章 让孩子崇尚专心致志的精神 母亲无言的眼泪胜过无休止的说教∥162 祈祷,是做母亲的起点∥164 母亲应把自己的“期望”灌输给腹中的胎儿∥166 母亲应发挥自己的菩萨性情∥168 人总有自身未完成和不完善的地方∥170 第8章 祈盼“幸福"的心 教孩子感受等待的乐趣∥174 最后胜利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人∥176 母性的温柔是语言无法代替的教育方式∥178 如果母亲幸福,孩子就不会走上歧途∥180 母性的光辉与地球共生∥1 82 第9章 教育孩子做人的基本准则 宁可受骗,决不骗人∥186 教会孩子自省比被人监督更重要∥189 如何培养孩子的取舍能力∥191 对孩子朴实的“真、善、美”的教育∥194 试读章节 社交中感情交流最为重要 曾经在《朝日新闻》的来稿栏里,我见到过一篇高中生的来稿,写的是他在泰国旅行学习期间学到的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重要性。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他找到了人际交往中最为基本的东西,这似乎与他的年龄不太相符。 现在在电视、广播、报纸这些传统的宣传手段中,又新加入了传真机、手机、电脑等新的通讯方法,形成随时随地都可以利用的极为方便的网络。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了。在双方不见面的情况下,利用这些通信手段进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那位中学生到了泰国,为了让当地的人们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就一边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一边努力地表达。也正是如此,他才发现这种对话的乐趣: “泰国人的脸上都挂着一种神采。人和人谈话时,更多的是靠心与心的交流。而这种作为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现在不正被我们这些忙于日常生活的人们所遗忘吗?” 无论是家庭、工作单位,还是整个社会,一定的人群集中起来形成团队,便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交际关系。而对于构架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交流,并非单单是其中一方把自己想说的事、所想的话传达给另一方,而是包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心与心的交流。 由此反过来审视一下我们自己,我们现在向别人表达思想和信息时,是否过于依赖语言、文字了?是否想过运用表情、身体形态、手势、口气、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节拍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因为文字这种东西,很容易使人们在相互争辩的时候忽略对话背后的重要含义。 举例来说明一下,一位上司对他的下属说:“今晚一起去喝一杯怎么样?”下属答道:“行。”单从文字能否判断下属的真实意愿呢?下属是十分高兴地想陪上司去喝酒呢,还是实际上不愿意去,但是没有办法,只为迎合上司才答应去喝呢?单从文字上是不可能明白的。如果不实际地身处其境,看到他是什么表情,听到他是什么语调,以什么口气说的这句话,是绝不会搞清楚的。 读书的乐趣正在于,单靠文字这一种媒介方式,读者能从书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实际理解和感受。 那个到过泰国的高中生,和泰国人交流当然不是靠日语,而是靠笨拙的英语或泰国语。由此他体验到了在语言不够用的情况下,眼神与表情对情感交流的作用。实际上,无论听了多么善于言辞的演讲,也让我觉得并没有把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交流的本质意义在于,完全表达说话者的想法,并让对方理解和接受。交流本身也就是让对方接受其思想的手势、语言和使对方产生同感的能力。 在信息传播的方法日益多样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具备优良的交流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母亲的尽菩尽美基于父性的出色 “休息之家”的管理人、已故的广冈知彦曾说过这么一段小故事。最初在“休息之家”中,他和母亲以及三个孩子生活在一起。曾经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孩子失踪了,全家总动员出去找他,最终找到了那个孩子。于是大家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难道全家没有一个人留意到这个孩子一个人从家里出去了吗? 这时一个被收养的少年小声地说:“我看到他一个人穿上鞋出去了。”“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不去阻止他?为什么不来告诉我一声?你应该知道,让他那么小的小孩自己出去有多危险?”母亲十分生气。广冈知彦便对激动的母亲说:“他并不知道呀。” 母亲听他这么一说,渐渐冷静了下来。是啊,在这个少年来这里的十几年里,从没有人告诉他擅自出去是有多危险。想到这里,她突然感到对于他以前的生活历程能够理解了。此刻,她责备少年的冲动完全没有了,反而萌发了慈爱的情感。从此,她成了很多个孤儿的母亲。其间还由于她收容了一个流落的少女,而和那大肆宣讲“父母强权”的女孩的家长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这以后,她的孩子们慢慢长大。 P22-24 序言 上天赋予孩子的那种独特“精气”,在很久以前即从许多日本孩子身上消失了,唯有教育在一个劲儿地叫嚷着。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日本更重视方法和技术了,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地走向低龄化。教育技术如同洪水一样泛滥。 养育孩子的全部责任被推给了母亲,母亲也因此患上了现代教育病,即母亲越在孩子身上付出,心里越不踏实。但是我要斗胆跟妈妈们说,解决根本问题的钥匙掌握在你们的手中,在妈妈们的心中。无论父亲有多大的能耐,都比不上母亲。母亲的身上隐藏着一种特效药一母性。“母性,我懂!”这也许是大家毫不隐晦的真实感受,然而其内在的潜能却并不简单,因为它具有撼动整个宇宙的超能量。 男性长期以来一直在历史上扮演着主人公的角色,其本质的原因是竞争的存在。事实告诉我们:只有竞争,人类才有激情,社会才有活力;也只有竞争才能推动时代,创造历史。但是,总结我们走过的20世纪的历史,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革命和战乱的时代”。这无疑是男人们拼命争夺的社会。 人呱呱坠地时首先要掌握的能力是“基本信赖感”。毋庸置疑,这是一种由母性孕育出来的能力。在幼儿前期这种能力以自律心为主,在后期以自发心为主,在小学时期以勤奋度为基轴,在青年时期则表现出自我认同感的确立。 基本信赖感、自律心、自发心、勤奋度和自我认同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试想:如果人不具备这些基本能力,他能进行健全的社会生活吗?既然人只有在社会的大舞台中才能生存下去,那么人存在的意义就只有在社会的存在当中寻找。 这5种能力归根到底是缘于人出生后的基本信赖感。我考虑到这里时,深深地体会到: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是母『生所带来的能力。在考察生命时我们发现:一切生命的营造都离不开母性,即使你多想摆脱她。 人类进入21世纪,与地球共生成为人类生存难以逃脱的不二选择。忽视和轻视这一点,便意味着人类生存基础的土崩瓦解。尽管共生的主题看上去并不怎么起限,但是它却十分重要,是这个时代的生命本源。 共生并不只是僵化不变的东西,它是不断进行扬弃的、困难重重的事业。人类既要在全力竞争中提高技术、磨炼意志和提升人性,又要在社会的大舞台中进行协调。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概,共生将是不可实现的美好愿景而已。 现在,有许多日本孩子在哭泣,他们如同渴望水源一样渴望慈祥的母性。人们常说“母亲是坚强的”,但是一般的坚强是不够的。我期盼“母亲”的力量更加强大,以唤醒孩子心中至真、至善、至美和至圣的所有价值,唤醒沉睡在孩子身上的潜能。我期盼揭开“慈爱”时代的真正序幕,因为孩子没有罪。 涛川荣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