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飞行者/字码头读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宁明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飞行者》是大连著名军旅诗人宁明的散文集,是《“字码头”读库》丛书中的一册,这本散文集以作者亲身经历的多年空军飞行生涯为题材,讲述了蓝天与飞行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自己长期飞行生涯中的所思所感,首次带领读者走进神秘的飞行员世界。使这部散文集具有独特的文本价值,读起来深深震撼读者的心灵。《飞行者》是目前唯一一本由曾担任过空军飞行员的作家写作的书,因此该书一经进入市场就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本散文集的出版,也为丰富大连这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次在《“字码头”读库》丛书中,作者在延续了战斗机飞行员这一题材的基础上,收录的作品更加精品化、艺术化,因此非常值得期待。

内容推荐

“003,二号空域起飞!”一直以来,他们给人感觉神秘又陌生,他们驾驶着钢铁战鹰驰骋在祖国辽阔的疆域上,守护着祖国和人民。有人说他们是天空中的艺术家,用战斗机尖利的银翼在万米高空挥洒出忠诚的尊严和生命的色彩。翻开这本宁明编著的《飞行者/字码头读库》,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就是一群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们的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烦恼,血浓于水的亲情,出生入死的兄弟情,忠贞不渝的爱情……只是他们有时无暇顾及这些,瞬息万变的高空中需要他们面对各种复杂状态,超低空飞行、遭遇鸟撞、飞机失控……谁知道下一次又会遇到什么。但他们就是不惧迎接未知的挑战,因为他们爱这片蓝天,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

目录

大海有多高

丢失

老曹走了

低气象

超低空

鹰南飞

有一种怀念叫伤痛

轰然炸响的记忆

复杂状态

永远的伤痛

黄昏中的坠落

偏航

鸟撞

螺旋

航线,向远方延伸

拦截

超负荷

反空降

撞靶

道不尽的地平仪

大速度转弯

同在“加加林”

永不陨落的加加林——纪念人类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

云中回眸:赤橙黄绿青蓝紫——读宁明的飞行系列散文

试读章节

老曹走了。他融入了一团火光。

飞机凌空爆炸时的火焰,映红了天际。夜深人静中的海岛倘若还没有沉睡过去,它们睁着的眼睛一定能看到老曹临走那一刻的悲壮。巨大的火球从高空坠落,释放出的热能把整个夜空烧红,还有老曹最后一声绝望的呼喊,一定会彻底惊醒已枕着波涛进入梦乡的长山群岛。那团不熄的火光,一次次烤灼着我的想象,并一次次把我从梦中灼醒。

去庐山疗养,一直是东北飞行员的一大奢望。

二〇〇五年的夏天,我和老曹终于如愿以偿。我们是作为师机关的飞行员与下属某团的飞行员们一同上的庐山。

人们赋予了庐山太多的象征。有人说它是座爱情山,也有人说它是座政治山。

一路上,火车像一根绿色的细针,把几个省、市的彩色版图曲曲弯弯地缝合在了一起。我和老曹的目光行走在地图上,形影不离,像一对飞机在编队飞行。我们不时地在地图册上指指点点,计划着未来这二十来天的行动路线。我们的神色一定颇像是在谋划一场特殊的战斗。二十几年前我俩在一个车厢里同吃、同住、同幻想的感觉又找了回来,老曹和我像刚刚成为新同学时一样,一路上竟然叽叽喳喳兴奋了几千公里。

火车还没在九江站停稳,巍峨的庐山已映入我们眼帘。说庐山巍峨,其实也并不算十分高大,比起我们飞行中越过的众多高山峻岭来说,庐山只不过是一个中等大小的“窝头”而已。飞行中,飞行员俯瞰大地时,常有“满目群山,一锅窝头”的感觉。这样的比喻虽欠诗意,但也还算准确。

老曹说,上了庐山,第一件事是要看一场电影,就看《庐山恋》,复习一下张瑜和郭凯敏当年谈恋爱的镜头……我逗老曹,你上山后干脆真恋爱一场算了。他撴我一拳,反击说,你又不是张瑜,人家可没你长得这么黢黑。我们就坏坏地哈哈大笑,再也不用像飞行中那样去控制嗓门开关的流量大小了。

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疗养院把我和老曹这两位机关的“老飞”分在了一个房间。哈哈,老曹,咱俩又要像二十多年前一样“同居”了!老曹不爱笑,没表情地把行李箱往柜子里一扔,“扑通”一声将整个身体平甩在席梦思床上,四肢伸展,在雪白的床单上晾晒出一个牛气十足的“大”字。我顺手抓起一只水杯往他两腿间的重点部位一塞,帮他完成一个“太”字后迅速跑开。

机场指挥塔台里已是一片混乱。电话铃声、报告声、命令声、唏嘘声……交杂在一起,嘈杂声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一分钟之前还能听到老曹来自空中的报告声,而此刻,任凭指挥员怎样大声呼叫他的代号,整个夜空却是一片沉寂。

星光闪烁。谁也无法猜透深不可测的夜空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

一切忙乱似乎已经于事无补。有着三十来年飞行经验的塔台指挥员,此刻心情比铅锤还沉重。他似乎已预感到了那种最悲惨、最沉痛的后果。

长久的沉默,对于空中的飞行员来说,往往就意味着灾难,或是永别。

雷达显示器上已找不到老曹的飞机反射出的电子回波……老曹和他的坐骑正驰骋在万里夜空中,穿行于星群与月光下,向着远方,永不回头地飞去了。

P25-28

序言

留住阅读和写作的心

滕贞甫

网络时代,很多人似乎慢慢丢掉了阅读的习惯,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消费性的写作也成为了当下的文学主流。

大连是个现代化的海滨城市,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着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学作家。他们中间有恪守文学表现时代传统的50后、60后作家,也有表现人物成长和个人生活、侧面展现历史的近70后作家。“字码头”读库推出十二位作家的经典文学作品集,包括作家自选的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随笔集。这些作品关注和表现的题材十分丰富,涵盖了历史、现实、农村、工厂、部队、知识阶层、都市时尚生活、现代女性和新人类。写作方面各具特点,有简捷明快、以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者,也有的以对人、事、物细腻的描绘和铺陈见长。如,孙惠芬对北方乡村农民及民工人物内心的丰富变化的细腻描绘,马晓丽对部队生活的深刻体验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广、丰富的描述。陈昌平的小说让小人物走进历史,他书写普通人不同历史时期的卑微心理和悲凉人生,在貌似松弛的叙述中透出内在的凌厉无比的锋芒。

该读库作品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既有故事情节,又能把这一故事讲述得娓娓动人,叙述得有技巧。津子围的小说宁静、平和、自由、开放,没有过多的笔墨渲染心理分析,而是在委婉地讲述着一个个故事,那些现代性的感受和先锋思考,在他的作品中深深地隐匿于个性的皮肉之下。

“字码头”读库中的散文和随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邓刚、素素、宁明,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着“文革”、知青、改革、文化、历史、社会、人生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力图通过他们的作品回应着历史、现实提出的问题,引领和解答着人们的思考。宁明的飞行散文有着重要的拓展与探索意义,不仅填补了国内散文创作领域书写飞行题材的空白,还为零距离状写蓝天体验提供了文本借鉴。

“字码头”读库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相一致,从中我们找回了历史与记忆,找回了哲学的思考,她承载着当代文学的审美追求,展示着中国文坛梦的趋向与特征。她不仅是对文学资源的一种深度挖掘和发现,同时对当下中国文化的空间、文化的积淀、文化的推动,具有双向的拓展和深化作用。网络时代,我们更加相信,品质上佳的作品还会让人不自禁地想多读些书,让人静下心来投入写作,因为系统的阅读、精致的写作,最终只能让知识体系完整而不是碎片化。

最后寄语读者、作家:请留住你们阅读和写作的心。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大连市文联主席)

后记

在一段较长的生命旅程中,宁明不仅是空军大校、特级飞行员,同时还是一位蓝天的歌者。他发表和出版的映现空中飞行生活的诗歌,使他先后荣膺蓝天文艺创作奖、辽宁文学奖、中国屈原诗歌奖特别奖等多种奖项,并赢得了首届十佳军旅诗人等荣誉称号。进入新世纪以来,宁明在继续从事诗歌创作的同时,将很大一部分精力与才情用之于散文创作,其正面状写空军飞行生活的系列篇章,相继披露于《光明日报》《散文》《关文》《作品》《鸭绿江》《海燕·都市关文》《广州文艺》《福建文学》《解放军文艺》《红豆》等报刊,旋即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竞相转载,随后又收入众多散文选本,并两度荣获中国散文学会冰心散文奖。

由专司诗歌而兼涉散文,这在宁明那边,或许只是一种文学体裁的扩张,一种表达方式的更迭,甚至只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生出的创作兴趣的位移——臧克家诗日“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意思庶几相通?然而,对于散文创作来说,它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拓展与探索意义——在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园林里,我们固然可以看到一些聚焦航空航天事业,表现空军飞行生活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大都是作家站在陆地上遥望空中银鹰的抒情与想象,是一种蓝天之下或之外的艺术观察与描写。其中真正承裁了作家鹰击长空的生活积累与生命体验,并因此而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场,堪称严格意义的飞行散文的,当属宁明的作品。换句话说,宁明的飞行系列散文以崭新的“内视点”的确立,开启了散文零距离状写和原生态再现空军飞行员蓝天生涯的先河。在这一维度上,宁明的贡献不可小觑,更不容忽视。

对于宁明的文学实践而言,长达三十年的空军飞行员经历无疑是一种偏得——奇异的与一般人无缘的蓝天体验无形中转化为独特而珍贵的生活储备,从而使作家由此出发,借此优势,写出别开生面、与众不同的散文成为可能。不过,可能毕竞还只是可能。作家要将这种可能成功地转化为个性充盈、生机盎然的艺术篇章,还必须直面严峻的挑战:战机于蓝天白云间的翱翔,在局外人的观赏和想象中,或许是美妙的、轻盈的、浪漫的;但如果转换成飞行员自己的视角和感受,却大抵是一个严肃紧张、一丝不苟的过程——不仅变幻莫测的气象条件和迎难而上的实战训练,要求他必须精力集中,全神贯注,而且人与机械或仪表不间断的对话,也很自然地抑制着他的思想远行和意识流动,更遑论诗情画意的自由挥洒?面对这种未免单调且不无压力的空中环境,身在其中的作家应当怎样选择自己的艺术路径与叙事策略,进而与周遭建立起恰当有效的审美关系,便显得至关重要却又殊为不易。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方面,宁明以一系列出色的作品交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其匠心独运之处,让人久久回味。

走进宁明的飞行系列散文,不难发现,作家不曾随意地、孤立地、一般化地状写空中场景和自己的蓝天体验,而是将这一切非常巧妙却又不留痕迹地镶嵌到一次次飞行过程之中。而所有这些飞行过程,又大都呼应着空军战机所必须面对的特殊的训练课目与技术要求。这时,作家的蓝天体验因为与具体任务和特定情境相联系,所以便呈现出崭新的意义。不妨一读《丢失》。这篇作品追述了作家在编队飞行训练中,曾两度驾驶僚机而不慎丢失长机的经历。由于这种追述没有满足于单纯交代心裂肺的力量。《超负荷》把“超负荷”当作一种生命现象,让高天之上心理的、精神的超负荷和大地之间身体的、情感的超负荷相互穿插,彼此对话,其结果是大大丰富了全篇的艺术表现力和人性承载力。此外,《拦截》《航线,向远方延伸》等篇,或时空交错,或复调穿插,都因为视线与构思的摇曳变幻而显得别有神采。

第二,在行文谋篇的过程中,急管繁弦携手低吟浅唱,电闪雷鸣伴随乌语花香,以此成就作品出色的叙事节奏和阅读磁性,这是宁明飞行系列散文的积极探索之二。对于飞行者来说,蓝天生涯除了高速度产生的强刺激之外,恐怕还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人在高科技的裹挟下所无法摆脱的单调感与机械性。也许正是这一点从反向启示了宁明,他在撰写飞行系列散文时,特别注意营造一种跌宕感,一种旋律性。为此,他精心安排事件的开闽、细节的分布与情绪的起伏,自觉把握叙事节奏的调整与变化,从而使不少篇章具备了弛张有致、疏密相间的艺术效果。你看:一篇《鹰南飞》, “选兴”与“险情”交替出现, “噩梦”与“美景”前后呼应,它们相互铺垫而叉相互借力,把北方空军到南方执行任务的过程,演绎得风生水起,气象万千。《螺旋》一文直面飞行中的危险状态乃至生死边缘,按说全篇叙事很容易是箭在弦上,紧张之至,然而,作家却偏偏将自己在训练中从容改出“螺旋”的美好记忆穿插其中,于是,通篇作品便因为柳暗花明式的场景更迭与节奏转换而倍添精神。《大海有多高》披露了作家终生难忘的一次特技飞行。作品开篇写了比武现场的庄严和紧张,以及“我”别无选择的迎难而上,可谓先声夺人。继而写了“我”的穿云破雾,小试牛刀,算是一种铺垫。接下来, “我”一连串特技动作的成功把事件推向高潮。然而,就在这时, “我”突然遭遇“黑视”,陷入危机,情境的逆转催生了叙事的波澜。最后,飞机退出俯冲,化险为夷,而“我”的内心独白余音袅袅。如此大开大阖、大起大落的讲述,自然有力量带着读者一起做阅读的回味与精神的远行。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驾银鹰当空舞?我想变化一下伟人的诗句,来形容自己阅读宁明飞行系列散文的某种感受,应当是妥切的。

书评(媒体评论)

《飞行者》是一部大散文,从中可窥见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群体的精彩与丰富,也体悟到了一个飞行者的壮美与深邃。飞在这里,不仅是飞行的本身,更是精神上一个跨越和提升。从哲学上说,飞就是诗,就是人生存最理想的状态。飞让人挣脱俗世和尘埃,并获得自由自在的自己,飞就是激情在喷薄,就是人性在修复。飞就是理想,就是美、爱、自由在打开和播撒。感谢宁明把自己几十年的飞行感悟,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因为他懂得:人来到世上不是为了爬行,而是为了飞。

——李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