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飞编著的《阿登反击战/和平万岁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典藏本》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读本,记述了阿登反击战的全过程。德军在东西线的交战中节节败退,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同盟国军队,希特勒犹如困兽,在缺兵少粮、武器匮乏和众将领的一片反对声中,发动了二战中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阿登战役。盟军始料不及,损失惨重。艾森豪威尔调兵遣将,巴顿临危受命救援被围美军,粉碎了德军在西线的最后一次反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阿登反击战/和平万岁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典藏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卢飞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卢飞编著的《阿登反击战/和平万岁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典藏本》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读本,记述了阿登反击战的全过程。德军在东西线的交战中节节败退,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向同盟国军队,希特勒犹如困兽,在缺兵少粮、武器匮乏和众将领的一片反对声中,发动了二战中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阿登战役。盟军始料不及,损失惨重。艾森豪威尔调兵遣将,巴顿临危受命救援被围美军,粉碎了德军在西线的最后一次反攻。 内容推荐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1944年西线最大的阵地反击战,德军伤亡六万八千人,损失坦克和重炮约700辆、飞机1600架。盟军损失约8万人(包括约1万人死亡,约4.7万人受伤,约2.3万人失踪),其中7.7万人是美国军人。阿登战役之后,希特勒再无后备力量可以补充,德军在西线再也无力阻挡盟军的前进了。所以阿登战役当之无愧地被后人称为历史的转折。卢飞编著的《阿登反击战/和平万岁第二次世界大战图文典藏本》为你揭秘这场战争。 目录 第一章 守望莱茵 No.1 欧洲战局 No.2 东普鲁士防御 No.3 故伎重演 No.4 “不得更改!” No.5 曼陀菲尔的“小满贯” No.6 “鹰巢”会议 No.7 “人民近卫军” 第二章 骄兵必败 No.1 最高军事机密 No.2 情报争夺 No.3 “疯狂行动” No.4 情报官的推断 No.5 迪克森的无奈 No.6 误判还在继续 第三章 绝版闪击战 No.1 圣诞雾月 No.2 打开洛希姆缺口 No.3 “拱顶石狮”艰难阻击 第四章 特种作战 No.1 伞兵“鹰”行动 No.2 “欧洲最危险的男人”斯科尔兹内 No.3 麒麟作战计划 No.4 派佩尔战斗群 No.5 马尔梅迪大屠杀 第五章 死守圣维特 No.1 美军谋划一次反攻 No.2 变马蹄形防线为椭圆形防线 No.3 斯塔沃格桥之谜 第六章 突出部血战 No.1 蒙绍之战 No.2 命中与脱靶 No.3 美军历史上受奖最多的部队 第七章 巴斯托尼之围 No.1 “不惜代价坚守阵地” No.2 噩梦:坦克、坦克、坦克 No.3 诺维尔夫村的惨烈交锋 No.4 第101师的燕麦烤饼宴 No.5 巴斯托尼的空降补给 No.6 神圣的夜晚 第八章 巴顿的光芒 No.1 被搅乱的婚礼 No.2 再护驾一次 No.3 凡尔登会议 No.4 大权在握的蒙哥马利 第九章 决战巴斯托尼 No.1 德军直扑巴斯托尼 No.2 反攻从巴斯托尼开始 No.3 圣诞攻势 No.4 第3集团军参谋部的备忘录 No.5 第一号命令 No.6 再战巴斯托尼 No.7 最后阶段 试读章节 这个地区还是美第1集团军(司令官为霍奇斯)和美第3集团军(司令官为巴顿)的结合部,北侧由霍奇斯负责,南侧由巴顿负责,两个集团军之间大约136公里宽的防区由第1集团军所属的第5、第8两个军共6个师的兵力防守。希特勒认为该地区是“现有部队肯定能突破的地方……防线单薄,他们也不会料到我们会发起突袭。因此,充分利用敌人毫无防备的因素,在敌机不能起飞的气候下发起突然袭击,我们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希特勒要“决心不顾一切地推行这项计划”。 希特勒认为,“那时西方盟国将准备单独缔结和约,德国就能将它的全部兵力转向东方”。他事先未让西线指挥官们了解他的意图,也未听取他们的意见。 直到1944一年10月底,他才向西线德军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和B集团军司令莫德尔元帅透露了他的计划:由坦克集团军从蒙绍和埃希特纳赫之间地域突然发起进攻,在列日与那慕尔地段进抵马斯河,强渡过河后,迂回布鲁塞尔,攻占安特卫普,切断部署突破地段以北所有英军和美军兵团的退路并消灭他们。这一目标远大的战役预定于11月25日开始。希特勒说,油料足够部队初期使用,尔后拟在敌后夺取储备油。戈林声称空军可以出动3000架作战飞机,包括大量现代化喷气式歼击机。不过希特勒有所保留,说有800架也就绰绰有余了。阿登战役作战计划使伦德施泰特和莫德尔大惊失色,这简直是太冒险了。然而,这正是希特勒的赌徒风格。 伦德施泰特和莫德尔都是1940年被授予德国元帅的,两人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曾任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等职。多年的战争经验造就他们狮子般的凶猛和狐狸般的狡猾。两位元帅不反对反攻,但他们认为,从当前态势和德国兵力实际状况出发,要实施纵深达200公里的反攻战役并达到预期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希特勒不现实的计划令他们吃惊。两位元帅小心翼翼地建议希特勒缩小战役规模。但是希特勒并不是来听取他们意见的,而是要他们贯彻他的作战计划。两位元帅只能奉命且一丝不苟地实施战役准备。 阿登战役的准备进行得十分隐秘。这是希特勒的一贯风格。部队在战线外32公里处秘密集结。盟军一直未察觉希特勒的意图,也未对德军在这一地区的调动予以注意。 德军总参谋部的计划设计者们认为作战成功有三项关键要素:攻击必须完全出乎意料;天气必须差,以消除盟军空军对德国进攻部队和补给线的威胁;进度必须快,莫德尔宣称若想有任何成功机会则必须在第四天到达默兹河。因为油料短缺,所以必须从盟军手中完整夺取油料,参谋总部预估他们必须在激烈战斗状况下从盟军手里夺取到安特卫普所需油料的1/3到1/2。 原计划预计使用大约45个师,其中包括由12个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组成的装甲矛头和各种步兵单位,但后来因为严重人力短缺,所以被缩减成约30个师,装甲部队大多被留下来,为了要防卫东部使得步兵兵力严重不足。这30个新建师用掉一些德国最后的后备人力,其中包括由战场老兵和那些原被认为太年轻或太老不适合战斗的新募兵混合组成的国民掷弹兵部队。因为德国极端缺乏油料,那些无法用铁路直接运输的物资必须用马拖以节省油料,攻击行动因此从11月27日延迟到12月16日。 希特勒决定将比利时港口安特卫普作为此次进攻的目标。盟军最近已经使安特卫普港正常运转起来,如果德军占领了这座城市,可以大大削弱盟军的后勤保障能力。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重要原因:通过向这座城市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可以将英军、加拿大军队和美军分隔开来,进而分而治之。希特勒认为这些情况非常切合实际,但是他没有考虑到这样一次行动将要面临的巨大困难。希特勒对他的充满野心的作战目标毫不动摇,这使作战计划的具体步骤最终形成。到达安特卫普的最短路线是从北部的德军防线出发,然后沿亚琛北部美军和英军之间的分界线前进。希特勒认为德军部队应当沿尽可能短的路线前进,但亚琛周围的地形条件使他的快速进攻计划无法实施,因为整个战场被河流和运河分成两部分,这些河流和运河成了德军坦克突入盟军阵地的主要障碍。这迫使希特勒只能将阿登作为进攻目标,他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满意。 最早在1940年,阿登就是一个对德军进攻十分有利的地区,当德军穿过浓密的森林向阿登发起进攻时,法国最高统帅部被德军的勇气所震慑,因为阿登地区的地形条件极为复杂,法国人根本不相信敌人会从这里发起进攻,他们一直将防御重点放在马其诺防线上。希特勒认为,盟军如今同样很难料到他们会在阿登发起一次主攻,因此必将取得累累硕果。虽然地形条件会使部队的机动受到限制,但是德军已经充分地论证过,装甲车辆能够快速穿过这个地区,希特勒对此也深信不疑。 P12-13 序言 1944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寒冷,许多盟军士兵的手脚都被冻伤了,特别是来自加利福尼亚和美国南部一些州的士兵,冻伤情况尤其厉害。雪花落在这些年轻士兵的脸庞上,冻得他们直想哭。盟军士兵们就这样在风雪中企盼着圣诞节的到来,盼望着假期、礼物以及好天气。盟军第3集团军司令乔治·史密斯·巴顿将军此时一边诅咒着鬼天气,一边让牧师写祷文。他需要好天气,在这种天气里空军无法出动,巴顿的装甲部队在缺乏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推进缓慢。 与巴顿的焦急相反,第三帝国元首希特勒和德国B集团军群司令官莫德尔元帅正为这样恶劣的天气拍手叫好。对他们来说,这绝对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一年,由于盟军对德国展开全面反攻,战线拉长,兵力不足,尚需重新调整部署。希特勒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孤注一掷地向盟军最薄弱的阵线——阿登地区展开最后反击。他冥思苦想,费尽心机,最后终于制订出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出其不意发动反攻,突破盟军的防线,直捣马斯河;再分兵两路,直插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夺取艾森豪威尔的主要供应基地,将欧洲战场上的盟军切成两半,消灭美第1、第9集团军,英第2集团军和加拿大第l集团军。用这个办法一举夺回战略主动权,彻底解除德国西部边境的威胁。 1944年12月15日晚,天特别黑,浓雾笼罩阿登森林地区,大雪覆盖着群山。在接连几天的恶劣天气掩护下,28个师的德军悄悄进入了进攻阵地。美军第1集团军的两个军防守着阿登战线,他们共有6个师(仅有一个坦克师)约8万人。正在酣睡中的美军官兵做梦也没有想到,德军的绝对优势兵力正虎视眈眈地待命出击。就是在盟军最高统帅部中,也没有任何人想到,穷途末路的德军竟会突然发起凶狠的反扑。 12月16日晨,当表针指向5时30分整,密集的德军大炮突然喷出凶恶的火舌,几乎所有的美军阵地都遭到了猛烈轰击。惊恐的美军官兵慌乱地钻出睡袋,爬进掩体。电话线早被炸断,美军待在掩体里,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炮击刚一停止,数百架德军探照灯“唰”地放光,美军还没反应过来,德军的坦克履带已经碾碎了残存的美军工事。阿登前线的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几乎全线崩溃。 在中线进攻的德军进展神速。因为在这里防守的是正在休整补充的美军和从美国国内刚调来的新兵。12月17日晚,美军第106师约7000人被德军包围,最后被迫全体投降。这是美军在欧洲战场上一次最惨痛的失败。 在南线,德军成功地建立起了一道壁垒,保护着中线德军的进攻。还在战斗刚打响之时,希特勒就命令党卫军分子奥托·斯科尔兹内指挥一个有2000人的会讲英语的德军特种旅,身穿美军制服,乘坐缴获的美军坦克和吉普车,伪装成美军潜入盟军后方。他们切断交通线。杀死盟军传令兵,在交通要塞胡乱指挥美军运输;他们还散布美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已遭暗杀、德军已获大胜的谣言;一些小股部队越过前线,控制了马斯河上的桥梁,使德军装甲部队主力顺利通过。由于这些特种兵的破坏,美军前线情报乱成一团。到12月18日晚,盟军最高统帅部才搞清敌情,确定这是德军的一次大规模反攻。 到这时为止,在阿登战役中,德军占尽了主动,盟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但当盟军稳住阵脚,组织力量反攻时,希特勒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初步取得的战果化为泡影。当时面对强大的盟军,德军只有迅速撤退才能免遭围歼。但希特勒听不进任何有关撤退的建议,继续下令向前推进,直到1945年1月德军付出高昂的代价后,希特勒才不得不下令撤退。 希特勒为什么要在阿登地区孤注一掷?盟军是怎样转败为胜的?这场战役给后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启示?此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书将一一为你揭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