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由罗贯中所著,是一部伟大的历史题材小说,它通过记录一段纷乱曲折、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真实并夸张地再现了一个特殊的时代,讲述了我国封建史上一段最人才辈出、引人入胜的历史。作者在真实的历史上虚构了很多浪漫主义的成分,从而表达了自己对为政者仁义至上的观点。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出发,《三国演义》蕴涵着我国封建社会千百年来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寄托。但演义中,悲剧的结局揭示了主体道德和历史进程的背离,使英雄形象蕴涵了浓重的悲剧色彩,从而以悲剧的形式表现了历史与道德的>中突,将中国人心底的渴求、困惑、悲怆和抗争等表现了出来。
《三国演义》由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主要记述的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建立的一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依托这个背景,再结合许多民间流传的话本和故事,构成一部亦真亦假的历史演义小说。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剧烈,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势力崛起,朝廷失去了对地方的约束力量。当时的朝廷已经腐朽不堪,导致了一场激烈的宫廷政变。手握重兵的西凉刺史董卓带兵进入都城洛阳,控制了朝政。董卓倒行逆施,招致地方拥有兵权的诸侯不满,于是诸侯组成联盟,共同讨伐。董卓挟持皇帝西迁到西汉的都城长安。诸侯联盟占领成为废墟的都城洛阳,随后各谋其利而导致联盟瓦解。
董卓被司徒王允用计杀死,朝廷被其部下掌握。各路诸侯互相兼并,各自发展势力。后来北方较大的势力只剩下袁绍和曹操,曹操拥立汉朝天子迁都许都,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成为北方中原最大的势力。
皇室后裔刘备仓皇南逃,请出了号称“卧龙”的诸葛亮,并一同投靠荆州刘表。随后,曹操渐渐统一北方,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势力。于是带兵南下,意图统一全国。刘备联合江东的孙权,在赤壁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使得北方一时之间失去了统一全国的能力。得到喘息机会的刘备成功夺取川蜀等地,孙权也稳据长江东南方的大部分地盘。由此,进入了三国割据的时代。
刘备在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孙权也在曹、刘相争时从刘备手下大将关羽手中夺取了荆州。占据川蜀、汉中的刘备实力大增,便借口为关羽报仇,率领大军进攻东吴。孙权任命陆逊为将,在夷陵以少胜多,击败了刘备的蜀军。刘备仓皇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临终前托孤诸葛亮。
诸葛亮治理川蜀,实力渐渐恢复,便与东吴结盟,六次出兵北伐,但都在魏国大将司马懿的抵抗下无功而返。诸葛亮死后,蜀国国力渐渐衰弱,吴国的孙权晚年昏聩,国力也渐渐衰退。司马懿夺取了魏国的大权,为日后晋统一全国建立了基础。蜀国大将姜维继诸葛亮之后掌握蜀国兵权,也屡次出兵北伐,但都无功而返。
魏国的司马氏经过祖孙三代的经营,先后灭蜀平吴,建立了大一统的晋朝,三国割据结束。
起义军攻城拔寨,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廷。昏庸的汉灵帝慌了手脚,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付起义军的对策。当时的大将军名叫何进,他一面上书请求灵帝下诏,令朝廷下辖的各地方加强防备,招兵讨贼;一面派中郎将卢植、皇甫嵩等人带领朝廷的精兵良将,兵分三路讨伐起义军。
当时,起义军即将攻打到幽州,幽州太守刘焉连忙召集下属商量对策。由于官兵长期缺乏训练,人数也很少,缺乏战斗力,因此,刘焉决定张贴榜文,招募兵马,以对抗起义军。
幽州附近的涿县有一个人,姓刘名备,字玄德。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景帝的玄孙。此人相貌奇伟,身长七尺五,双耳极大。双手下垂时能长过膝盖。刘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死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以编织贩卖草鞋草席为生。但他胸怀大志,常常以拯救百姓为己任。有一天,他看到了太守招募义兵征讨反贼的榜文,想到自己的处境,苦于势单力薄,即便有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大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由得心中悲怆,长叹了一声。他身后有人听到了这声叹息,喝道:“大丈夫就应当为国效力,成就一番事业,在这里叹息有什么用?”
刘备闻言一惊,回头看了看说话之人。却原来是个燕颔虎须、豹头环眼的彪形大汉。只见那大汉身高八尺,头像豹子一样,眼瞪得如铜铃一样大,胡须如钢针直立,颇有气势。
刘备知道这是个奇人,便问他的姓名,大汉答道:“我叫张飞,字翼德。我家世代都居住在这里,还有几亩田地,又做着卖酒杀猪的生意。我平素就喜欢结交英雄豪杰。”说完,他又问刘备叹息的原因。刘备将自己的姓名和心中的苦闷说了出来。张飞也想干一番大事业,他见刘备相貌身材都是个干大事的人,便说:“我家里颇有财资,如今也没有其他牵挂,不如用钱财在乡中招募勇士,我们一起干一番大事业,也不枉此生。你看怎么样?”刘备正苦于报国无门,怎会不愿意?
两人越谈越投机,张飞道:“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再细谈。”刘备应允。两人找了一处酒家,正要说话时,却听见一个雄浑的声音:“店家,快拿酒菜来,我赶着去城里投军。”两人往店门看去,只见来人身高九尺,胡须垂到腰间,面红如枣。刘备一见来人相貌精奇,便有心结交。
“这位好汉,不知姓甚名谁?”
来人答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来自河东解良。因好打抱不平,打死了乡里的恶霸,在外漂泊已经有五六年了。大丈夫不能永远这般偷偷摸摸,该干一番大事才行。因此一听说这里招募义军,我便前来应征。”
刘备大喜,将心中打算与关羽说了。三人彼此意气相投,又志同道合,便结伴一起前往张飞的住所,共同商议大事。
当晚,三人把酒漫谈,备述心中志向,彼此也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三人都是性情豪放、胸怀义气之人,便决定结义成为异姓兄弟,互相扶持,一起闯一番事业。
张飞的住所后面有一片桃林,这时候正是桃花盛开之时。第二天,三人便在桃园中设立香坛,焚香盟誓,结为兄弟。按照长幼的次序,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弟,张飞为三弟。起誓完毕,三人便按照商量好的计划行事。
张飞将家产都卖出去,用得来的钱每人各自打造了一副兵器,又招募了五百人马,共同前往幽州应征。太守刘焉得知刘备等人带来了五百兵士,心中大喜,又得知刘备原来与自己同族,就认他为侄。
之后几天,刘焉命刘、关、张三人带领本部兵马随太尉邹靖共同迎战即将攻打涿郡的黄巾军。刘、关、张作战勇猛,击败了黄巾军,初战告捷。之后,他们三人又经历了几场战斗,名声渐渐大了,也渐渐积累了一些势力。
黄巾军毕竟是一群没有经过统一训练的乌合之众,领导者也缺乏远大的战略眼光,因此在各地豪强的围剿下渐渐失败了。黄巾军主力被消灭,张角三兄弟也陆续被杀,剩下的残余势力已不足以构成威胁。
但是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方势力都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实力,朝廷也就因此失去了对地方势力的控制。
P12-13
世界文学名著是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精彩浓缩,是全人类的智慧之果。它历经千年淘洗,遗存华章,福及人类:它开启心智,滋润生命,陶治人格,塑造灵魂。它是一种文化底蕴,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当今社会,天天网游的同学们不知道大仲马、雨果、托尔斯泰、孔子、司马迁为何许人也的大有人在。他们只知道肯德基、麦当劳、超女快男、青春偶像剧之类。我们应当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读点文学名著,背点精华警句,记点先贤名言家训,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更有利于营造学习的氛围,使同学们领悟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见,文学名著阅读是同学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如何用经典名著唤醒天性、唤醒心灵、点燃智慧之灯,又能兼顾同学们学习的现实需要呢?结合当前形势,根据新的教改精神和课程理念,依据当下阅读教学新概念,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特编辑此丛书。本丛书包含世界文学名著、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古典文学名著三大方面,所选篇目均为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学习、理解、热爱世界文学名著,全面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质,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文学修养,丰富审美情趣,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本丛书在传统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加有多个辅助阅读的版块,真正实现“新概念、新阅读”;并且融合现代同学们的学习需要,集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创制出一种有益于同学们人格成长与知识扩充的阅读载体。希望本丛书成为同学们喜爱阅读、乐于接受、可资引用的课外读物。
衷心希望本丛书能够使同学们增长知识和智慧,成为同学们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本书体例和内容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以至臻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