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又疯又狂卡扎菲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彭征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又疯又狂卡扎菲》 是空前绝后的卡扎菲全传!书中全景披露卡扎菲执政后期与西方国家结交细节。这部作品由战略学博士彭征深度创作,观点客观公正,立体展现了一代枭雄卡扎菲的传奇人生。本书资料最全、最新,翔实、考究。

卡扎菲为什么在执政后期向西方示好?

为什么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总是合伙“欺负”人?

卡扎菲为什么没有选择流亡国外?

西方国家一一除掉他们的“眼中钉”,下一个会是谁?

中国怎样应对卡扎菲身亡之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本书立足长远眼光,使卡扎菲传奇人生长久给世人以启示。

内容推荐

卡扎菲,一个退出历史舞台的落日强人;一个比萨达姆更牛也更受争议的人物。

他让利比亚人民摆脱贫困,使利比亚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也将枪口对准人民,武力镇压异见民众。他是“中东硬汉”、反美英雄,反霸权、反殖民、反强权,拥抱洛克比空难制造者;后来又主动向西方靠拢。

他最知道如何稳固自己的统治,最会与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周旋,可谓最强硬,最有手段,同时也最疯狂。

一个孤老头子,虽然可怜,但42年的一手遮天,加上利比亚国内政治制度的发展远远跟不上经济形势的进步,已经让他背离了人民,下台是注定的事情。他自身的性格也无法让自己回头。

《又疯又狂卡扎菲》以卡扎菲饱受争议的评价为主线,重点展现卡扎菲我行我素、极富争议的独特风格,将卡扎菲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旅程进行分类,从民族英雄、革命领袖、大独裁者、“中东疯狗”、政治狂人、虔诚教徒、多情作家七个方面,将卡扎菲的人生透彻展现出来,还其本来面目。

《又疯又狂卡扎菲》由彭征所著。

目录

序 非一般的“沙漠雄狮”

第一章 卡扎菲怒吼:我要当烈士!

 第一节 中东“多米诺” 利比亚难保自身

 第二节 强硬卡扎菲,誓死不退让

 第三节 另眼看利比亚战争

 第四节 卡扎菲何去何从

第二章 “伟大的上校兄弟”

 第一节 沙漠出了个卡扎菲

 第二节 革命的起步

 第三节 27岁排长,废除78岁国王

第三章 中东“疯狗”卡扎菲

 第一节 支持恐怖主义?

 第二节 洛克比空难 卡扎菲亏大了

 第三节 卡扎菲的核武梦

第四章 政治狂人卡扎菲

 第一节 “泛阿拉伯主义”主导其狂妄本性

 第二节 卡扎菲与西方恩怨40年

 第三节 后冷战时代 困境中突围

第五章 虔诚教徒卡扎菲

 第一节 忠诚的伊斯兰卫士

 第二节 帐篷里的国家元首

 第三节 抽了风的冒失鬼

第六章 不当总统的国家元首

 第一节 绿色笼罩黄金地

 第二节 乱世豪门:卡扎菲的家天下

第七章 绿色才子卡扎菲

 第一节 绿色无处不在

 第二节 小说家卡扎菲

 第三节 演说家卡扎菲

 第四节 爱江山更爱美人

卡扎菲大事记

2011年利比亚局势大事记

试读章节

1、风雨飘摇利比亚

时间刚刚进入2011年,北非、西亚等国相继发生大规模、大范围的反对现政府的社会骚乱:突尼斯盘踞总统宝座23年的总统本·阿里在短短十几天内被逼逃亡他国;执政时间长达30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短短18天里就在反对派的反对声浪中黯然下台。

受埃及和突尼斯动乱的波及,阿尔及利亚、伊朗、巴林、也门和利比亚等国也都发生了规模不同、大小不一的反政府游行。

而在利比亚2011年2月15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该国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与当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之后,抗议示威的浪潮很快席卷了首都的黎波里,整个国家处于内战状态。渐成规模的利比亚反对派示威,将执政42年的卡扎菲逼入了绝境。

至于利比亚社会动乱的直接原因,有消息称,是利比亚政府与代表1996年利比亚“阿布萨利姆”监狱事件受害者家属的委员会之间谈判的破裂,点燃了这次抗议运动的导火索。当年,该监狱的数百名囚犯被安保部队开枪射杀,目前,政府已经同意进行赔偿;但委员会要求惩治犯罪嫌疑人,遭到了政府的拒绝。

另有说法称,受外界的影响,利比亚多个反对派团体举行抗议活动,呼吁利比亚进行更加广泛的政治和经济改革,目的是要求卡扎菲下台并和平移交权力,因而引发了骚乱局面。

自2011年2月15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以下是2011年以来利比亚局势大事记:

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多个城市开始出现抗议活动,要求政府下台,抗议活动随后波及首都的黎波里。游行示威者与安全部队发生冲突。

2月20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之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发表电视讲话,警告说利比亚有发生内战的危险。

2月22日,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决定暂停利比亚参加阿盟及其所有附属机构会议的资格,直至其对本国人民的诉求予以回应。鉴于安全局势动荡,多国开始紧急撤离在利比亚人员。

2月25日,联合国方面估计,自2月15日利比亚反政府示威爆发以来,短短10天内,死于卡扎菲军队枪口下的示威者已经超过1000人。利比亚人权联盟组织3月2日称,半个月来共有约6000人在利比亚动乱中死亡,其中的黎波里有3000人,班加西有2000人,另外1000人在其他城市。死亡数字的不断攀升,招致了安理会的反对,并决定把这一暴行提交给国际刑事法院进行“反人类罪”调查。

2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970号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及其家庭主要成员出国旅行,冻结卡扎菲和相关人员的海外资产等。

3月1日,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中止利比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资格。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中止人权理事会某一成员国的资格。

3月12日,阿盟在开罗召开成员国外长紧急会议,决定促请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

3月13日,继收复西部城市扎维耶以及东部的贾瓦德、拉斯拉努夫、布雷加等城市后,利比亚政府军开始向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及其他东部城市推进。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

安理会当天上午再次就利比亚局势举行闭门磋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6时30分左右就法国、黎巴嫩、英国和美国共同提交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德国和巴西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票。

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一个决议案在获得9票赞成,且没有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的情况下即可获得通过。

决议要求利比亚冲突双方立即实现停火,全面停止对利比亚平民的一切袭击,呼吁利比亚各方加强努力,推动对话,以寻求一个和平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此外,决议还决定对利比亚实施比第1970号决议更为强硬的武器禁运和财产冻结等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利比亚中央银行和利比亚全国石油公司等利比亚实体的财产。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当天在安理会通过有关利比亚局势决议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说,中国一贯反对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在安理会第1973号决议磋商过程中,中方和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但遗憾的是,不少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和回答。因此,中国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说,俄罗斯和其他安理会成员所关切的一系列问题都没有获得解答,决议所包含的条款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军事干涉。

3月18日,利比亚外长穆萨·库萨宣布,利比亚接受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3月19日,旨在落实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利比亚的决议问题会议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阿拉伯国家联盟、欧盟等地区组织负责人及多国领导人与会。与会各方敦促利比亚立刻停火,否则有关各方将动用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方式迫使决议得到落实。

同一天,部署在地中海的美军和英军军舰与潜艇,向利比亚发射了上百枚“战斧”巡航导弹,袭击了利比亚的20多处防空设施。法国战机当天也对利比亚进行了4次军事打击,摧毁了利比亚政府军数辆坦克和装甲车。

……P3-7

序言

非一般的“沙漠雄狮”

卡扎菲是国际政治舞台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也是非洲、中东地区极有影响力的一位领袖人物;然而,世人对他的评价却大相径庭。一些利比亚人对他顶礼膜拜,尊崇至极,称他为导师、统帅、领袖、革命志士、伟大骑士、“九·一”革命领导人、利比亚救世主、“世界第三理论”奠基人、“绿色革命”旗手、民众国创始人、沙漠雄狮、阿拉伯雄鹰、非洲勇士、伊斯兰圣徒、穆斯林革命家等,不一而足;而一些西方国家则骂他是“恐怖公司”老板、“魔鬼”、“无赖国家”头目;还有人骂他是“疯子”、“狂人”、“不定向导弹”等。尽管世人对他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在国际政坛上,他被公认为是一位谜一般吸引人眼球的领导人。

卡扎菲是位非比寻常的人。他不但作风独特,趣闻逸事不少,而且因为处理国内外大事的独特方式,时常引发一些独特的事件,造成轰动性的新闻。有人赞扬他热情豪放,有人批评他任性蛮干。他的知名度超过了他所领导的国家——北非地中海之滨的利比亚。

2011年2月,卡扎菲遭遇到了空前的执政危机:国内反对派联合西方国家要求卡扎菲下台。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下,卡扎菲终究没能化解这场危机;最初的反对派也已成为这个国家的执政当局。

回顾卡扎菲充满传奇色彩的几十载春秋,多少让人心生感慨——作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卡扎菲的行动常常令人感到难以捉摸,甚至有些“古怪”。也许正因为如此,40多年来他始终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1942年,卡扎菲出生于苏尔特沙漠的一个羊皮帐篷里,目不识丁的父母都是贝都因牧民。这个民族有着反对异族入侵的传统,这让卡扎菲从小就下定决心做一个民族英雄和精神领袖。

卡扎菲毫无疑问是个天才。

他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是学生领袖,不仅能说会道多奇思妙想,而且极富感召力,他发誓要建立一个新社会。

1969年9月1日,年仅27岁的通讯排排长卡扎菲率领军校的12个同学和手下的600多名士兵发动政变成功,赶跑了国王,开始领导这个沙漠国家——利比亚。当时,利比亚军队规模小,只有5000人,最高军阶只是上校。政变成功后,卡扎菲不违祖制,自己也仅挂了个上校军衔。但这个永远的上校后来却统率着利比亚的10万大军,连续42年离奇地统治着这个国家,并时常在世界上呼风唤雨。

卡扎菲废除王权之后,独创了一套国家制度:没有议会和政府,也不设总统一职,但以革命领导人或委员会的名义行使类似职权。2011年局势动荡伊始,反对派要求他下台,卡扎菲不屑地说:“我没有职务,下什么台!”

卡扎菲善于演说。他讲话时从不用讲稿,能够滔滔不绝地演讲数小时,讲到激动处便哭起来,最后又几乎声嘶力竭。卡扎菲近年最“出名”的演讲要数他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的长达96分钟的演说。

2009年9月23日,首次在联合国亮相的卡扎菲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卡扎菲在发言中首先向安理会发难,称安理会应该改名为“恐怖理事会”。虽然联大给每个国家领导人的时间是15分钟,但是卡扎菲的演讲却长达1小时36分钟,冗长的演说甚至让口译员都精神崩溃,停止了翻译。

卡扎菲是一名随性的领袖。1988年,卡扎菲亲自开推土机推倒的黎波里监狱的大墙,放出400名政治犯。

众所周知,卡扎菲拥有一支“美女保镖”卫队。卡扎菲无论到哪儿都喜欢带上这些女保镖,她们几乎成了卡扎菲身边的一块招牌。

卡扎菲生活十分简单。他不抽烟,不喝酒,也不饮什么高级饮料,仅喜欢喝矿泉水和骆驼奶。无论任何场合,卡扎菲总是身着同一颜色的服装,戴同样颜色的头巾。无拘无束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他喜欢住帐篷而不是豪华宅邸,喜欢骑骆驼而不爱乘坐高级轿车。  1969年,阿拉伯世界爆发的两场革命造就了萨达姆和卡扎菲。虽然萨达姆比卡扎菲年长5岁,但就反美的“光荣”历史而言,萨达姆也只能屈居卡扎菲之后。卡扎菲上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关闭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并把美国的石油公司收归国有。20世纪80年代,当萨达姆因两伊战争还在跟美国眉来眼去的时候,卡扎菲与里根已是兵戈相向——他不仅公开支持恐怖主义行动,而且还与美军直接交火。为此,卡扎菲招致美国政府的报复性暗杀,并因此失去了一个年幼的女儿。但卡扎菲也不甘示弱,立即还以颜色,于是便有了1988年的洛克比空难。

从1969年上台至今,卡扎菲掌权利比亚已经进入第42个年头,由此,卡扎菲成为中东地区乃至整个非洲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回顾卡扎菲42年的执政之路,在反美方面,体现了戏剧性的转变。前面30多年,卡扎菲热衷于各种激进的反美活动;最近10年,卡扎菲变了,开始与西方合作,并以空前的让步换来了美英一度的赞赏与和解。尽管如此,卡扎菲依然逃不过西方的军事打击。

历史上,很少有像卡扎菲这样的第一代革命领导人,甘愿牺牲自己的革命理想,而选择与他曾经激烈反抗过的现实让步、妥协。个中原因,到底是美英的压力促变,还是卡扎菲的勇气使然?时间终会告诉我们答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