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事件,德国人的蛮横无礼,人人可见。虽然如此,中国的外交官们自然也难辞其咎。如果一开始不依赖于人,也就罢了,既然已经依赖于人,又不能不表示酬谢。能做到一个也不酬谢,也就算了,既然酬谢了甲、乙,那么对丙也应有所酬答。三国帮助要回了辽东半岛,而只有德国没得到回报,哪有不生气,不闹事的道理?不仅如此,《中俄密约》中声明,将胶州湾租借给俄国人,使得俄国人所得的权利不只在东三省,而且直接侵入山东省了。在当今各国列强竞争的优胜劣汰时期,别的国家能不嫉妒吗?所以德国挑起此蛮横无理的事端,也是中国逼迫造成的。一八九七年十月,山东曹州教案发生,两名德国传教士被中国人杀死。德国人得到消息后,立即发动兵船开进胶州湾,拔掉中国的旗帜,树起德国旗帜,总兵章高元被抓。警报传到总理衙门,就和德国公使商议。德国公使海靖只是一味地恐吓中国,所有哀求和委婉沟通,一概遭到拒绝。想要向别的国家乞求援助,但没有一个国家仗义执言为我国说句公道话的。拖延两个多月后,中国一方才只好将德国所要挟的六件事情,忍气吞声一一答应,就是将胶澳(青岛)附近方圆百里的地区,租借给德国九十九年,山东全省铁路、矿务,都归德国承办,等等。
胶州一事刚则结束,又有一个重大的波澜生起。起初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时,规定如果赔款能在三年内还清,就全部免除利息,而之前所交付的利息,也可以交还给我国,这样又可节省下威海卫驻军的四年军费,一共可节省白银二千三百二十五万两。到现在三年期限将满,政府想了结此事,打算再向外国借款。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俄国人答应承担此事,借款给我国,但要求在北方各省修建铁路,并罢免总税务司赫德这两件事。英国人听说了,立即表示抗议,也想借给此款,只需交很少的利息,而他们所要求的,就是一、监督中国的财政,二、从缅甸开通铁路到扬子江畔,三、扬子江一带不许让给其他国家,四、开大连湾为通商口岸,五、推广内地商务,六、各个通商口岸都免除厘金税。当时总理衙门想要答应英国,但俄国和法国忽然极力反对,说如果向英国借款,就是破坏各国均等势力的局面,日本也以粗暴的语言威胁总理衙门,总理衙门的官员苦不堪言。正月,就回绝各国,不向任何国家借款了,而与日本商议,想延期二十年偿还所欠的军费,希望以此缓解一下眼前的困难。不料日本竟不答应。当时真是山穷水尽,进退无路,于是通过赫德来周旋,向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借款一千六百万英镑,吃了很大亏,才将事情了解。
胶州湾本来是《中俄密约》中被划进去的地方,现在德国忽然要抢夺到自己手里,俄国人本来就已经很气愤了,再加上英国、德国又阻挠俄国借给中国款这件事,俄国人就更加愤怒了。于是光绪二十四年正月、二月之间,俄国索要旅顺、大连湾的事端又发生。李鸿章作为与俄国亲自签订密约的人,想办理又没法办,想推诿又没法推,最后就和俄国公使巴布罗福又签订一个条约:将旅顺、大连湾两处及其邻近相连的海面,租借给俄国,以二十五年为期限:并准许俄国人修建铁路从营口、鸭绿江之间,直到海边任何一处。
俄国占据了旅顺、大连,英国借口保持均等势力,就索要威海卫。当时刚刚还清了日本的赔款,日军刚刚撤走,英国人就援引俄国为例要租借此港口,以二十五年为期限,其条约规定都按租借旅顺、大连一样处理。当时李鸿章与英国公使反复辩驳,英国公使斥责他说:“你只需跟俄国人去说,不要和我说;俄国公使同意,我也立即同意。”弄得李鸿章无言以对,狼狈之情,可怜可叹。如果说还得到半点同情的话,就只约定日后中国如果重新兴建海军,可借用威海卫停泊船只这一件而已。
到此时,中国割地给外国的行为,就成了司空见惯的平常事了。当俄国、法国与英国为借款事互相冲突时,法国人借助俄国的势力,索要广州湾,并将它作为南方的海军基地。当时英国刚逼迫我国政府开放西江一带通商口岸,想要垄断这一带的商业权利,法国人见事情紧急,就仿效德国人的伎俩,竟直接闯入广州湾,而后再议租借之事,以九十九年为期限。中国没有抗拒的力量,就只好答应法国的要求。
英国又援引势力均等的说法,请求租借九龙湾来抵制法国,期限也是九十九年。在明确意见签字画押的前一天,李鸿章与英国公使窦纳乐激烈辩论,李鸿章说:“虽租借九龙湾,但不能在九龙山上筑炮台。”英国公使愤然拍着桌子说:“不要再多说!我国请求租借此地,是因为贵国把广州湾租借给了法国而对我国的香港造成了威胁!如果你能废除广州湾的条约,那我们今天的请求立刻撤回。”对此李鸿章只有吞声流泪而已。此时为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七日。
到五月份,又发生了英国与俄国激烈争端一事,即芦汉铁路与牛庄铁路事件。起初盛宣怀承办芦汉铁路,在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与比利时某公司订立的借款条约,规定在次年阳历一月交付第一笔借款。到德国占领胶州后,该公司忽然违背之前的条约,称除非改变条约,否则无法提供借款。盛宣怀与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商量,重新签订了一个条约。而新签订的条约,不过把比利时的公司当成了一个傀儡,而实权全握在华俄银行的手里。华俄银行实际上无异于俄国的政府银行。因为此条约的签订,黄河以北的地区,将全部受到俄国的控制,而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就将以彼得堡为起点,以汉口为终点了。英国人大为嫉妒,于是提议山海关到牛庄的铁路,都归英国人承办,这样就将俄国的铁路横断了。俄国公使到总理衙门,对此极力抗争抵制,英俄两国之问几乎要开战了,形势十分危急,而都把中国政府作为出气筒。各种各样的难题,都集中在几个外交官的身上。当时皇上刚亲政不久,百废待举,皇上痛恨李鸿章联合俄国而误了国家大事,于是在七月二十四日,下诏解除了李鸿章在总理衙门行走的职务,于是外交上的风浪暂时平息,而李鸿章担任外交官的生涯也就此终结。
P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