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生最爱纳兰词(全词彩插珍藏版)
分类
作者 (清)纳兰容若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容若,现存词作349首,刊印为《饮水集》和《侧帽集》,后多称《纳兰词》。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却并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广为传唱,一时有“家家传唱饮水词”之说。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字里行间,真情天然流动,饱含着美好的感情和纯真的激情。

轻轻翻开《一生最爱纳兰词(全词彩插珍藏版)》,透过婉丽隽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旋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本书里。

内容推荐

《一生最爱纳兰词(全词彩插珍藏版)》收录的纳兰容若的词,是对其情感的真实写照。书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

同时,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目录

卷一

 忆江南(昏鸦尽)

 忆江南(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忆江南(江南好,城阕尚嵯峨)

 忆江南(江南好,怀古意谁传)

 忆江南(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忆江南(江南好,真个到梁溪)

 忆江南(江南好,水是二泉清)

 忆江南(江南好,佳丽数维扬)

 忆江南(江南好,铁瓮古南徐)

 忆江南(江南好,一片妙高云)

 忆江南(江南好,何处异京华)

 忆江南(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忆江南(挑灯坐,坐久忆年时)

 忆江南(江南忆,鸾辂此经过)

 忆江南(春去也,人在画楼东)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心灰尽)

 忆王孙(暗怜双绁郁金香)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采桑子(嫩烟分染鹅儿柳)

 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采桑子(凉生露气湘弦润)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采桑子·九日(深秋绝塞谁相忆)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采桑子·居庸关(嵩周声里严关峙)

 添字采桑子(闲愁似与斜阳约)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绿苔)

 浣溪沙(泪浥红笺第几行)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浣溪沙(酒醒香销愁不胜)

 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浣溪沙(抛却无端恨转长)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浣溪沙(睡起惺忪强自支)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微晕娇花湿欲流)

 浣溪沙(五字诗中目乍成)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浣溪沙(万里阴山万里沙)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浣溪沙(肠断斑骓去未还)

 浣溪沙(旋拂轻容写洛神)

 浣溪沙(十二红帘率地深)

 浣溪沙(容易浓香近画屏)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浣溪沙(肯把离情容易看)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卷二

 浣溪沙·古北口(杨柳千条送马蹄)

 浣溪沙·寄严荪友(藕荡桥边理钓筒)

 浣溪沙·大觉寺(燕垒空梁画壁寒)

 浣溪沙·小兀喇(桦屋鱼衣柳作城)

 浣溪沙·姜女祠(海色残阳影断霓)

 浣溪沙·庚申除夜(收取闲心冷处浓)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无恙年年汴水流)

 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韫家)

 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摊破浣溪沙(欲语心情梦已阑)

 摊破浣溪沙(小立红桥柳半垂)

 摊破浣溪沙(一霎灯前醉不醒)

 摊破浣溪沙(昨夜浓香分外宜)

 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虞美人(峰高独石当头起)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地冷)

 虞美人·为梁汾赋(凭君料理《花间》课)

 虞美人·秋夕信步(愁痕满地无人省)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生查子(散帙坐凝尘)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清平乐(青陵蝶梦)

 清平乐(烟轻雨小)

 清平乐(将愁不去)

 清平乐(凄凄切切)

 清平乐(塞鸿去矣)

 清平乐(风鬟雨鬓)

 清平乐(参横月落)

 清平乐(角声哀咽)

 清平乐(画屏无睡)

 清平乐(麝烟深漾)

 清平乐·秋思(孤花片叶)

 清平乐·忆梁汾(才听夜雨)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泠泠彻夜)

 清平乐·上元月蚀(瑶华映阙)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浪淘沙(眉谱待全删)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浪淘沙(野店近荒城)

 浪淘沙(闷自剔残灯)

 浪淘沙(清镜上朝云)

 减字木兰花新月(晚妆欲罢)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

 减字木兰花(花丛冷眼)

 鹧鸪天(独背残阳上小楼)

 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

 鹧鸪天(冷露无声夜欲阑)

 鹧鸪天(握手西风泪不干)

 鹧鸪天(尘满疏帘素带飘)

 鹧鸪天·咏史(马上吟成促渡江)

 临江仙(丝雨如尘云著水)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雨)

 临江仙(夜来带得些儿雪)

 临江仙·卢龙大树(雨打风吹都似此)

 临江仙·永平道中(独客单衾谁念我)

 临江仙·谢响樱桃(绿叶成阴春尽也)

 临江仙·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

 临江仙·寄严荪友(别后闲情何所寄)

 临江仙·孤雁(霜冷离鸿惊失伴)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卷三

 菩萨蛮(梦回酒醒三通鼓)

 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菩萨蛮(淡花瘦玉轻妆束)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菩萨蛮(窗间桃蕊娇如倦)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菩萨蛮(荒鸡再咽天难晓)

 菩萨蛮(白日惊飙冬已半)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菩萨蛮(乌丝画作回纹纸)

 菩萨蛮(舂云吹散湘帘雨)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乌丝》曲倩红儿谱)

 菩萨蛮·宿滦河(玉绳斜转疑清晓)

 菩萨蛮·早春(晓寒瘦著西南月)

 菩萨蛮·寄顾梁汾苕中(知君此际情萧索)

 菩萨蛮·过张见阳山居赋赠(车尘马迹纷如织)

 菩萨蛮·回文(客中愁损催寒夕)

 菩萨蛮·回文(砑笺银粉残煤画)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蝶恋花(尽日惊风吹木叶)

 蝶恋花(准拟春来消寂寞)

 蝶恋花·夏夜(露下庭柯蝉响歇)

 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据)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城上清笳城下杵)

 金缕曲(酒浣青衫卷)

 金缕曲(生怕芳樽满)

 金缕曲(洒尽无端泪)

 金缕曲(未得长无谓)

 金缕曲·慰西溟(何事添凄咽)

 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

 金缕曲·寄梁汾(木落吴江矣)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此恨何时已)

 金缕曲·再用秋水轩旧韵(疏影临书卷)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好事近(何路向家园)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

 天仙子(渌水亭秋夜)

 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浪淘沙(蜃阕半模糊)

 浪淘沙(双燕又飞还)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满江红(代北燕南)

 满江红(为问封姨)

 满庭芳(堠雪翻鸦)

 满江红·茅屋新成,却赋(问我何心)

 满庭芳·题元人芦洲聚雁图(似有猿啼)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

 水调歌头·题岳阳楼图(落日与湖水)

卷四

 凤凰台上忆吹箫(荔粉初装)

 凤凰台上忆吹箫守岁(锦瑟何年)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南歌子(暖护樱桃蕊)

 南歌子·古戍(古戍饥乌集)

 秋千索·渌水亭春望(药阑携手销魂侣)

 秋千索(游丝断续东风弱)

 秋千索(垆边唤酒双鬟亚)

 鹊桥仙(倦收缃帙)

 鹊桥仙(梦来双倚)

 鹊桥仙·七夕(乞巧楼空)

 忆秦娥·龙潭口(山重叠)

 忆秦娥(春深浅)

 忆秦娥(长飘泊)

 点绛唇(小院新凉)

 点绛唇·咏风兰(别样幽芬)

 点绛唇·对月(一种蛾眉)

 点绛唇·黄花城早望(五夜光寒)

 眼儿媚(独倚春寒掩夕霏)

 眼儿媚(重见星娥碧海槎)

 眼儿媚·咏梅(莫把琼花比淡妆)

 一络索·长城(野火拂云微绿)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一络索·雪(密洒征鞍无数)

 卜算子·新柳(娇软不胜垂)

 卜算子·塞梦(塞草晚才青)

 卜算子·午日(村静午鸡啼)

 念奴娇(人生能几)

 念奴娇(绿杨飞絮)

 念奴娇·废园有感(片红飞减)

 念奴娇·宿汉儿村(无情野火)

 沁园春(试望阴山)

 沁园春(瞬息浮生)

 沁园春(梦冷蘅芜)

 南乡子(飞絮晚悠风龟)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南乡子·捣衣(鸳瓦已新霜)

 南乡子·柳沟晓发(灯影伴鸣梭)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

 南乡子·秋莫村居(红叶满寒溪)

 水龙吟·题文姬图(须知名士倾城)

 水龙吟·再送荪友南还(人生南北真如梦)

 齐天乐·上元(阑珊火树鱼龙舞)

 齐天乐·洗妆台怀古(六宫佳丽谁曾见)

 齐天乐·塞外七夕(白狼河北秋偏早)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眼儿媚·咏红姑娘(骚屑西风弄晚寒)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手写香台金字经)

 唐多令·雨夜(丝雨织红茵)

 唐多令(金液镇心惊)

 唐多令·塞外重九(古木向人秋)

 鹧鸪天(谁道阴山行路难)

 鹧鸪天(小构园林寂不哗)

 鹧鸪天·离恨(背立盈盈故作羞)

 青玉案·辛酉人日(东风七日蚕芽软)

 青玉案·宿乌龙江(东风卷地飘榆荚)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原头野火烧残碣)

 月上海棠·瓶梅(重檐淡月浑如水)

 踏莎行(春水鸭头)

 踏莎行·寄见阳(倚柳题笺)

 踏莎美人·清明(拾翠归迟)

 苏幕遮(枕函香)

 苏幕遮·咏浴(鬓云松)

 摸鱼儿·午日雨眺(涨痕添)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问人生、头白京国)

 荷叶杯(帘卷落花如雪)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卷五

 太常引·自题小照(西风乍起峭寒生)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调笑令(明月)

 河传(春浅)

 谒金门(风丝袅)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

 江城子(湿云全压数峰低)

 长相思(山一程)

 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阮郎归(斜风细雨正霏霏)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金菊对芙蓉·上元(金鸭消香)

 琵琶仙·中秋(碧海年年)

 御带花·重九夜(晚秋却胜春天好)

 酒泉子(谢却荼蘼)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赤枣子(惊晓漏)

 玉连环影(何处)

 遐方怨(欹角枕)

 雨中花·送徐艺初归昆山(天外孤帆云外树)

 青衫湿·悼亡(近来无限伤心事)

 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

 锦堂春·秋海棠(帘外淡烟一缕)

 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寻芳草·萧寺记梦(客夜怎生过)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愁绝行人天易暮)

 梅梢雪·元夜月蚀(星球映彻)

 木兰花(人生若只如初见)

 红窗月(燕归花谢)

 淡黄柳-咏柳(三眠未歇)

 一丛花·咏并蒂莲(阑珊玉佩罢霓裳)

 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藕风轻)

 洞仙歌·咏黄葵(铅华不御)

 翦湘云·送友(险韵慵拈)

 东风第一枝·桃花(薄劣东风)

 秋水·听雨(谁道破愁须仗酒)

 木兰花慢(盼银河迢递)

 瑞鹤仙(马齿加长矣)

 雨霖铃·种柳(横塘如练)

 疏影·芭蕉(湘帘卷处)

 潇湘雨·送西溟归慈溪(长安一夜雨)

 风流子·秋郊射猎(平原草枯矣)

 河渎神(凉月转雕阑)

 青衫湿·悼亡(青衫湿遍)

 忆桃源慢(斜倚熏笼)

 湘灵鼓瑟(新睡觉)

 大酺·寄梁汾(怎一炉烟)

 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一帽征尘)

 满宫花(盼天涯)

 望江南·咏弦月(初八月)

 明月棹孤舟·海淀(一片亭亭空凝伫)

 望海潮·宝珠洞(汉陵风雨)

 赤枣子(风淅淅)

 玉连环影(才睡)

 秋千索(锦帷初卷蝉云绕)

 浪淘沙·秋思(霜讯下银塘)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雨中花(楼上疏烟楼下路)

 满江红(籍甚平阳)

 浣溪沙·郊游联句(出郭寻春春已阑)

试读章节

忆江南(昏鸦尽)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①梅。心字②已成灰。

注释

①胆瓶:长颈大腹的花瓶,因形如悬胆而得名。

②心字:即心字香,一种炉香名。

赏析

彤云密布的冬日黄昏里,隐约有一只瘦小的乌鸦,它越飞越远,身影也越来越小,直到融进那一望无垠,萧瑟的旷野尽头。旷野中,是谁惆怅无尽,若有所思?天宇问,是谁独立寒秋,无言有思?何事令她难更思量?何人令她爱恨交加?罢了罢了,“往事休堪惆怅,前欢休要思量”。罢了罢了,“人心情绪自无端,莫思量,休退悔”。

熏香如心,飘起袅袅的青烟,暖香熏透她的闺阁;急雪翻飞,缕缕纷纷,柳絮因风吹般地飘飞而起。雪白色的胆瓶中刚插上的梅花,冬风吹近暖暖的闺房,化作清风,卷起阵阵幽香。这本是闲极雅极的适意景致,奈何她的心中竟也卷不起一丝快乐的涟漪。冬风益发强劲,心形的盘香燃烧殆尽,地上只留下一道心形的香灰。周体转凉,心中凄凉寂寞,次第已如燃尽的熏香一般,化作了死灰。

这首词营造了两种不同而又互相联系的场景。“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是第一个场景;“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是第二个场景。前一个场景是在冬天黄昏的野外,第二个场景则是在少女的闺房中。

从旷野到香阁,从大环境到小空间,从“小立恨因谁”到“心字已成灰”,各个层面都能看到词人在情感上的变化。而这中间也有一个转变的标志,就是“急雪乍翻”,它是词中情感变化和时空转换的交点。前面或许是“秋凉”罢了,而后面明显可以感觉到“凄冷”的环境氛围。

纳兰这首词中“心字已成灰”巧妙而自然地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在意象上指的是心形的熏香燃烧完后,在地面上留下的心形灰烬;另一方面,又可以指词中人物在情感上的“心如死灰”。这样真挚的情感表现方式,或许正是纳兰性德的词令人感动的根本。

忆江南(江南好,建业旧长安)

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①鹤渡,翠华争拥六龙②看。雄丽却高寒。

注释

①紫盖:紫色车盖,帝王仪仗之一,借指帝王车驾。双:即船头绘有鸟图像的船,此处指皇帝的游船。

②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六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匹马,马八尺称龙,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赏析

康熙帝巡行江南时,纳兰扈从前往,头一次来到这里,见到白居易口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他忍不住挥笔描绘眼见之美。

景有致,城却是个厚重的城,这“旧长安”,本是八代王朝的都城,历史风尘,留下厚重的城墙,是个别有雅韵的地方。对于南京古城,个人十分喜爱,那沿途的树木,即使是秃了树干的,都有无限意味,更别说当年的旧长安了。古城,文人大都是喜爱的。

然而在这城中,忽然迎来了皇帝的驾临。紫盖双鹚,可见,车队船队十分壮观,百姓“拥六龙看”,围凑在四周看着热闹,看这难得一见的壮观车队,或者还想目睹一回龙颜。然而,雄丽之景,纳兰却觉高寒,众人皆醉我独醒,应当算是幸运还是不幸?

不得不想起东坡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高处起舞的寒凉,怎比得上人间的平凡生活?也不知,纳兰这一声“高寒”,是替自己悲哀还是为康熙觉得悲哀。也许是为自己那始终被限制的人生而觉得拘谨不安,也许,是为了生活毫无选择、毫无空间的喘息颇为难耐,也许是为着迟迟不能如愿的抱负而深感无奈,也许是为着感情无法自已的愁苦而心有凄凉。

而康熙呢,作为高高在上的帝王,他享尽了荣华富贵,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人压迫他的理想,没有人夺走他的爱人,这样的出行,翠华六龙,百姓围观人声鼎沸。他坐在华盖下着着自己的龙袍,他被保护、簇拥,却从未有机会享受百姓平凡生活的欢愉,这样的高处,他不觉得寒冷吗?

康熙怎佯想,又从何知晓呢?纳兰这一叹“高寒”,又悲凉,又无奈。喧闹的人声之中,也难得有个纳兰,顿觉高寒不已,由衷地觉得悲哀。

即便家家都争唱饮水词,这纳兰的心事,又有几人知晓呢?

忆江南(江南好,城阕尚嵯峨)

江南好,城阕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①,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②夜深歌。

注释

①故物:旧物,前人遗物。石马:石雕的马,古时多列于帝王及贵官墓前,这里指前代帝王陵墓前的石刻。

②玉树:被视作亡国之音,这里泛指柔美的曲调。

赏析  历史古城自有它的风韵。

纳兰这一回江南之游历,看着这南京城一派繁华,自然是有了些许的感叹,却又不由得担忧惆怅起来。

“江南好,城阕尚嵯峨”,美好的江南如今还留有前朝繁华的遗迹,这里城墙巍峨,不禁让人怀念起故物。“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然而,当下之景已不是当年之景,当下的王朝也已不是当年的王朝,面对此景,纳兰心中激起“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限愁绪,可谓触景而伤情。

何时,一个动荡的年代会随新城池的产生而消逝?何时,一个兴盛的王朝会随城墙倒塌而沉沦?何时,我们亦会成为今后这里的人们眼中之故物?雕栏玉砌犹在,却只是朱颜已改,历史兴亡,各带有各自的注脚,只是回头望去,觉得尤其迅疾。

不知不觉,纳兰的思绪陷入了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那首《玉树后庭花》: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都归于乐寂中,陈后主沉醉在他温柔的美梦里,听着听着,最后果真是不长久地归于沉寂。一朝盛世因这一阕好曲有了声名,同时因这一阕好曲丢了盛世本可延续的命运。这落红可是如此之美,只惜花开一现,并不长久。落地无声,花开易见,花落难寻。可惜,可叹,可悲啊!

不知纳兰在这里写到“玉树”时,是否也怀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心情?是否有那感时伤怀的痛楚和那无边的忧虑呢?

巍峨的城墙下,原本昌盛的城池在热闹繁华的景象之后,早已不见了痕迹。此时的盛景与没落的年代对比,令人不禁想要逃遁这思潮暗涌的沉重。此时“尚在”的城池,谁知何时就会成为“惟有”的旧物?

也难怪李易安会感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纳兰亦如是罢。

P1-3

序言

他为情生

胸纳幽兰,神容自若。清丽雅致的名字,却带着一身忧郁淡漠的气质,仿佛这位才华横溢的富家公子,是误人凡尘的精灵,为体味世间的忧伤而来。

的确,纳兰的词作中,“愁”“泪”“恨”等字眼触目即是,无处排遣的抑郁困惑,字里行间随处可见。连他年迈的父亲纳兰明珠读罢也不禁扼腕叹息:“你什么都有了,为何还这样不快?”为何?为

“缁尘京国,乌衣门第”的富贵出身,为“情到浓时情转薄”的悲凉无奈,为萦绕于心又挥之不去的浓浓悲情。

纳兰天资聪颖,能文能武,是权倾朝野的宰相纳兰明珠的长子,是康熙皇帝钦点的御前侍卫,是才情洋溢的翩翩公子,却偏偏不是他希望成为的那个自由人。如若,爱情能驱散容若心中的阴霾,那么,他也不会这般郁郁寡欢了吧?只是,三段真挚凄美的感情最终都求而不得,得之却又无法长久。自妻子卢氏香消玉殒,纳兰的深情便也随之埋进泥土,从此,笔墨间“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句句血泪,字字惊心,读来无不叫人愁肠寸断。

撇开文字不说,纳兰的性情倒是与《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有几分相似,都是出身相门的富贵公子,都是情深义重的款款情人,难怪乾隆皇帝在读完《红楼梦》时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也。”只是,大规园里有纳兰影子的又何止宝玉一个?至情至性、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又何尝不是满腹才情,却又抑郁寡欢,悲凉不已。

纳兰吟“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为雪花飘零而悲;黛玉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为落花凋零而哭。却不知,他们的命运同这番景致有着相似的凄美。悲观的性格决定了悲剧的一生。如果说黛玉是一颗令人怜惜的泪珠儿,那么纳兰容若,便是一朵绽放幽香的兰花,浓而不烈,香而不浊,就像他的词,唇齿留香,余韵无穷。

是天妒英才也好,积郁成疾也罢,三十一岁的生命终究还是太过短暂。可是,容若的一生并不苍白,他为情而生,为情而苦,为情而亡,他是那个时代里为爱而纯粹活过的人。他度过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徐志摩如是说。

纳兰的离开,让三百多年前的情愫心事被静静掩埋。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将用怎样的眼界来看待他,于他已不重要。那些动人的词句将被有缘人一次次传送,又以另一种方式被我们默默铭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1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