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是通过物质遗存重建历史的一门重要学科。物质遗存极其丰富的内涵,使考古学者所面对的历史演变,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拥有一个相当广阔的时空跨度。为了从更高的层次上观察历史,本书将利用现代科技方法研究物质遗迹及其所蕴藏的潜在信息的内容都归入科技考古的范畴,力图从整体上推动考古学向统一的综合性研究的方向发展。从当代科学的角度上看,考古学实际上正发展成为一门与多种自然学科及人文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学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书名 | 科技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杨晶//吴加安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介绍 |
编辑推荐 考古学是通过物质遗存重建历史的一门重要学科。物质遗存极其丰富的内涵,使考古学者所面对的历史演变,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拥有一个相当广阔的时空跨度。为了从更高的层次上观察历史,本书将利用现代科技方法研究物质遗迹及其所蕴藏的潜在信息的内容都归入科技考古的范畴,力图从整体上推动考古学向统一的综合性研究的方向发展。从当代科学的角度上看,考古学实际上正发展成为一门与多种自然学科及人文学科相关联的综合性学科。 内容推荐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系统论述了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成果,着重对中国20世纪科技考古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客观总结,同时探讨了21世纪科技考古的新思维和新方法。本书内容丰富翔实,配有彩图6幅、插图28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前言 一 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方法上的突破 (一)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1.空中考古勘测 2.地面考古勘测 3.水下考古调查 (二)拓宽信息采集的渠道 1.特殊标本的采集 2.细小标本的采集 3.测试标本的采集 二 古代环境的探讨与考古学研究的深化 (一)植物分析与农作物起源研究 1.植物遗骸的分析 2.植物孢粉的分析 3.植物硅酸体的分析 (二)动物鉴定与家畜起源研究 1.动物种属的鉴定 2.最小个体数的确定 3.年龄结构的分析 (三)古环境的综合性研究 1.气候研究 2.地貌研究 三 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亲缘关系 (一)人体骨骼鉴定与古代习俗探讨 1.性别、年龄的鉴定 2.病理、创伤的分析 3.人工骨骼变形的观察 (二)人种类型研究与古代族系探索 1.史前时代的人种 2.夏商周三代的人种 3.汉以后的人种 四 测年技术成果奠定了考古学编年的基础 (一)考古年代测定方法的探索 1.碳十四测年(C法)与AMS法 2.热释光测年(TL法)和EsR法 3.古地磁测年法(PM法) 4.铀系测年法(u系法) 5.其他测年方法 (二)考古年代学研究的进展 1.旧石器时代年代序列的建立 2.新石器时代年代序列的建立 3.夏商周时期的断代探索 五 微观解析与考古学的宏观研究 (一)微观解析的手段 1.物质结构分析技术 2.化学元素分析技术 (二)宏观研究的成果 1.金属冶炼的研究 2.陶瓷工艺的研究 3.玉石产地的研究 4.颜料品种的研究 六 考古遗迹与遗物的科学保护 (一)考古遗迹的现场保护 1.土质遗迹的保护 2.石质遗迹的保护 (二)考古遗物的室内保护 1.无机质地遗物的保护 2.有机质地遗物的保护 七 模拟考古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一)遗物的复制与制作工艺探讨 1.陶器的仿制与制陶 2.铜器的复制与试铸 3.木漆器的复制与构造 4.骨器的仿制与使用 5.丝织品的复制与加工 (二)遗迹的复原与营造技术探讨 1.建筑遗迹的复原 2.冶炼遗迹的复原 3.悬棺升置的模拟 八 计算机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一)考古信息的计算机管理 1.考古文献情报检索系统 2.博物馆藏品管理系统 3.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4.考古学资料数据库 (二)考古信息的计算机处理 1.卜甲碎片的缀合处理 2.各种考古遗存的类型学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