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神农架野人/国家地理神秘中国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走遍中国创作组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

请卸去沉重,轻装上阵,走进在我们的镜头下被还原的历史,重新经历那些被岁月覆盖的往事,感知那些年代久远、却与我们今天的生活隐隐相接的历史轨迹。在图片和文字中的这一次行走,将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心灵经历。本册将带您走近神农架!

内容推荐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集结了电视和图书两大强势媒体的力量编辑而成的图书。透过摄像机的镜头,伴随优美平实的文字,穿越于古代与现实之间,历史就不再是龟甲兽骨上凝固不变的抽象字符,也不再是古墓墙壁上褪色剥落的陈旧壁画,更不仅仅是青史古卷中遥远模糊的古老背影。它们鲜活生动,一如我们今日的生活。

目录

野人迷踪

 “6·29”目击事件

 雪泥鸿爪说“野人”

 真假莫辨“大脚怪”

 “野人”悬案

神农架野人之谜

 深山中的神秘身影

 缘起神农架

 深入密林

 谜底?!

神农架:生灵庇护所

 华中屋脊,野人家园

 亿万年前的居民

 植物避难所

 神农氏的发现

 进化遗忘的角落

上下求索

 近在咫尺

 略有所获

 蛛丝马迹

 莫衷一是

 迷雾重重

神农架:山之精灵

 奇异野人传说

 寻找野人目击者

 寻访刘享山,野人会现身吗?

 向老君山进发,能否目击野人?

 野人踪迹

 震惊世界的汉民族史诗《黑暗传》

大三峡·活化石

 千年“猿”声啼不住

 一牙定乾坤

 野人之谜

情迷野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

 壮志未酬誓不休

 和谐共生

试读章节

我国历史上的“野人”目击事件从未间断过。截至2006年,政府所记录的“野人”目击达120次。1977年以来,神农架已有数百人目击过这种奇异人形动物。这里的每个家庭都流传着不同版本的“野人”传说。而“6·29”目击事件无疑是近期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野人”目击事件。

2003年6月30日下午,一则不足六百字的新闻通稿一经刊出,便被各大新闻网站争相转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29日下午,笔者一行从乘车从湖北神农架林区的木鱼镇前往松柏镇,在209国道天门垭下的一段弯道上巧遇一人形动物。

当日下午3时40分,当车行至209国道1585公里加12S米处,由于公路左转弯,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上母亲刘爱琼怀中、处于最有利目击位置的神农架林区一中初二。学生周江看到一个黑发齐肩、全身灰白、双臂弯曲下垂、1.65米左右的人形动物。佝偻着腰向路中快步行进。此时,坐在后排的神农架林区宣传部干罗永斌、林区个体业者向旭以及前排邮班司机刘杰也同时看到,那个人形动物发现有来车,迅走几步闪出路外,由于公路弯道,对木遮挡,该人形动物从视野中消失,当汽车拐过弯道,冲至人形动物发现处时,四位目击者吃惊地发现这个人形动物已无踪迹,罗永斌急呼停车,汽车冲出二十多米远停下,大家迅速跳下车赶至路边寻找踪迹,一会儿,果然在路下密林中发现了可疑人形动物奔逃时留下的五、六个明显脚印和踏倒的灌木杂草,最大的脚印长30厘米,上宽16厘米,下宽10厘米,并有新折断的树枝。在公路的中央人形动物的出现处,一滩水渍从路中央一直流向路边,长达近三米,闻有腥臊味,干后水迹不褪,值得怀疑。

事件发生后,目击者立即向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报告,林区人民政府迅速组织有关人士赶赴现场踏勘并了解情况,并决定次日派专人前往进行搜寻和调查。

30日上午神农架林区区长谭徽在接受本社编辑查询时表示,林区正在拓印该人形动物脚印,收集有关证物。

事件发生后,中国奇异珍稀动物探险考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方辰等人,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目击现场。周江说他看到的这个“野人”站立和走动时像老年人一样弓着背,看见几位目击者乘坐的汽车向自己开来的时候,它迅速走向路中央,又折向路边,一转头就下了山坡。当目击者从这一幕离奇的景象中清醒过来,刹住汽车时,奇异动物早已不见影踪。周江回忆起当时发生的一切,那清晰的一幕如在眼前:“我们下车大概有十秒钟,跑到路边就没有声音了,我们还向下找了大概三十多米,只发现几个脚印和碰断的树枝,一般人不会光着脚向下跑。下面的树上还长着很长的刺。我们找到脚印的时候,发现(脚)趾头印、前掌和后掌,都是非常清晰的,有一瓣一瓣的五个(脚)趾头印,但不像人的脚印。”

中国珍稀奇异动物探险考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方辰和目击者之一的刘杰有过一段对话。刘杰当时驾驶着汽车,事后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这个动物的毛发是灰色的,类似于枯草的颜色,身后并没有尾巴。刘杰说,这个动物虽然直立,但形态与人不同,它的前肢是垂着的。对于当时正在专心驾驶的刘杰来说,这一惊非同小可,用他自己的话说,“好像大白天见鬼了的那种感觉”。

野人目击者之一,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的干部罗永斌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形。“等我们下车看的时候,很明显发现这么一个蹬开的痕迹,下面是湿的上面是干的,我们(人)不可能这样(使劲)蹭。就算是这样乱走,也不会走出这样的痕迹,在这个地方有很新鲜的印迹,因为刚下过雨。它从这里下去了。”

听取了罗永斌等人的介绍后,众人沿着“野人”跑去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展开搜索,希望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连续几天的大雨破坏了地表,王方辰一行一时没有找到明显踪迹。令人惊喜的是,在返回途中,他们在“野人”逃跑经过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处明显的抓痕。经测量,抓痕离地约1.68米,痕宽约0.1米,拇指抓握部位宽0.026米;树干表层苔藓、树皮从右向左被拧开、脱落。显然这是“野人”在奔逃过程中为保持身体平衡抓扶过的。抓痕面约0.026米,而人类的抓痕一般为0.018米,所以专家认为这个“野人”的手掌比人类的手掌要宽大粗糙,树干上的抓痕正是粗糙的肉垫摩擦而成。从抓痕的形状和方向上分析,可知这个“野人”与人类一样,大拇指可与其余手指分开,灵活地做出抓、握等动作,符合灵长目动物的特征。

抓痕的发现成为这次搜寻行动最大的收获。就在“6·29”目击事件对外披露后,神农架塔坪村的两位村民主动交出了进山采药时捡到的毛发。据他们介绍,毛发是在离“6·29”目击事件现场不远的一个悬崖山洞内发现的。P013-016

序言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卷首语

一直以来,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主要是教科书式的,这就是所谓的正史。它像是一棵倒置的大树,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汇集到树干上,后人沿着树干可以窥视到先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传统的正史就如一个筛子,它只筛取了人类发展中符合传统历史观的树的枝干和分杈,而大量的活生生的、带着鲜活质感的生活细节都被过滤掉了。历史也是有生命的,丧失了这些有活力的细胞,它就蜕变为干瘪的老者。真实的历史就像我们今天的生活,它过于琐碎,过于多变,过于复杂,它的鲜活却难以为正史所再现,这就是历史教科书隐含致命缺陷而缺少阅读魅力的主要原因。科学家说,任何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个表述完全适用于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也是我们推出这套《国家地理·神秘中国》的初衷。

这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这完全归功于现实给我们提出的问题:在千年岁月中沉积的历史文化已无需继续正襟危坐地讲解,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尘封书卷已无法再现真实历史的生动。于是,在进行这项艰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想让更多即将加入阅读行列的朋友明白,事实是:历史不是龟甲兽骨上凝固不变的抽象字符,也不是古墓墙壁上褪色剥落的陈旧壁画,更不是青史古卷中遥远模糊的古老背影。曾经,它们鲜活生动,一如今日我们的生活。

所以,请卸去沉重,轻装上阵,走进在我们的镜头下被还原的历史,重新经历那些被岁月覆盖的往事,感知那些年代久远、却与我们今天的生活隐隐相接的历史轨迹。在图片和文字中的这一次行走,将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心灵经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