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亮亮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系列的第三册,以宁浩式的无厘头搞笑,塑造了小偷、骗子、杀手、枪贩、卧底等一群逗比人物,通过几个连环事件串联成了一出幽默悬疑推理剧。

本书是对东川笃哉《推理要在晚餐后》《推理要在放学后》等超人气幽默推理大作的模仿与致敬,更是完美结合了中国国情和笑点的原创与超越,堪称国内幽默推理的代表作品。被日本推理杂志《本格ミステリー·ワールド2016》及推理界名人阿井幸作多次推荐,更深受中国推理名家及评论人周浩晖、庄秦、何许人、木剑客、舒飞廉、华斯比、水天一色等的好评。

作者亮亮,在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络上又名“瘦亮亮”。新锐推理作家,中国的东川笃哉,其作品被推理评介人誉为“中川流”。文风幽默搞笑,致力于向宁浩学习写犯罪喜剧,却被誉为“纸上郭德纲”。

内容推荐

本书是悬疑推理小说《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的第三册,包含《卧底能有几条命》《每一个骗子都是影帝》《外地不适合作案》《杀人,不能只看背影》四个故事。心脏长在右边的天生卧底受命查案,结果被杀手误杀;杀手得知目标出错后找到真正的线人,又被高明的骗子设计进一场假死好戏;老骗子再出山,选择的目标竟然是已经吃不上饭的倒霉小偷;雇主亲自追杀线人,上演报恩骗局,不想引来的却是杀手……这场由卧底、骗子、小偷、杀手、阴谋企业家演绎的蠢哭众人的连环案件,不到下一幕没有结局。

本书由亮亮著。

目录

第一话 卧底能有几条命

第二话 每一个骗子都是影帝

第三话 外地不适合作案

第四话 杀人,不能只看背影

后记之一 当幽默推理遇到悬疑之殇

后记之二 那一见——有时候越简单,越极致

试读章节

第一话 卧底能有几条命

1.我必须出手干一票了

我叫辛小松,我是青市人,我所从事的职业非常特殊,可以说我是一名战斗在隐蔽阵地上的无名勇士。

当然我不是间谍,也不是特务,更不是地下党。可是我就生活在你们的身边,我举手投足间总会不经意地影响着你们的生活。

我在的时候,没有人注意我,等我悄然离去,人们才猛然回首四下寻找。当大家因寻不到我而捶胸顿足时,我却藏在花丛中笑。

这是一种境界,这是我们这个行业最高的境界。

同行中有位前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我们虽然不是雷锋,但我们要时刻保持着雷锋精神。”

我当时刚入行不久,很是不懂,于是请教前辈,我问:“雷锋精神是什么?”

前辈伸出四根手指头,语重心长地说:“雷锋精神就四个字,不留姓名。”

诚然,干我们这一行确实不能留姓名,非但不能留姓名更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所谓“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形容的不只是侠客,也是我们行业。

守住寂寞,忘却功名。

这是那位前辈对我最后的教诲。

说完那句话的第二天,他就因为身份暴露,被警察抓走了。

后来据其他同行说,前辈总是在一个地方作案,所以早就引起警方的警觉,人家已经蹲守好几天了,一直等他出手再实施抓捕。而前辈被抓的时候,他正在尾随一名买菜的老太太。当时老太太刚买完三块钱的芸豆,找完零钱放回口袋。前辈瞧准时机施展绝技,用两根指头轻轻探入老太太的口袋,将装钱的荷包缓缓夹出来。在这一瞬间一刹那,大批警察蜂拥而出,二话不说将前辈打倒在地,然后扭送上了警车。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身为一名职业小偷务必要学会流窜作案。

偷完这里偷那里,偷完那里偷这里,绝不可以在一个地方偷起来没完没了。所以,干我们这一行既要能在菜市场尾随跟踪老太下手,还要能在公交车挤着人群行窃,偶尔爬窗翻墙开门撬锁的本事也要多少会一些。

当然,除了流窜作案,干小偷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不能天天出来偷。

所谓凡事都讲一个度,如果同行们天天出来偷,势必引起民愤,警方迫于社会舆论肯定会全城严打,到时大家都没好果子吃。这正好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同样讲究发展与保护并行。

说实话,我们青市的小偷都很注重保护培养本地市场,从来不过度作案,尽量维持好贼警之间、贼民之间的微妙关系。

可惜好景不长,今年三四月份,来了一批外地小偷在青市疯狂作案,民怨四起哀声载道,警方迫于压力即刻展开全城严打行动。

外地小偷见势不妙,改弦更张,离开青市,换作他地作案。最后倒霉的还是我们本地小偷,蛰伏数月不敢出来行窃。

后来我家里穷得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再不出来偷点东西就要饿死,于是我终于决定冒着严打的危险出手偷一次!

结果在我准备顶风作案的时候,我遇到了刘二狗!

刘二狗和我是同行,也是干偷窃的小偷。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遇到他的时候,他刚刚从公安局里被释放出来,他遇见我,如同他乡里遇到故知,亲切地拉着我的手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然后跟传播机密似的小声对我说:“小辛啊,我知道那帮外地小偷的来历了。”

我愣了一下,赶紧问:“那些外地小偷都是哪里人?”

刘二狗望着日落的方向咬牙切齿,最后他恨恨道:“他们是从秦市来的。”

当我听到“秦市”这两个字时,我突然萌生出冤有头债有主的复仇感,我突然知道自己下面该怎么做了。

“他们来扰乱我们的市场,我也要去扰乱他们的市场!”

我怀着一腔热血折返回家,我回到家后,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我老婆。

出乎意料,老婆大人非常赞同和支持我,但毕竟青市和秦市相隔千里之遥,步行的话即便不迷失方向走错路那也是九死一生。可如果选择乘坐火车前往,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买车票。

说实话,这世上已经很少会有女人能像我老婆这样支持我的事业,她叹了口气,对我说:“反正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卖锅吧!”

我摇摇头,悲伤地告诉她说:“即便是卖了锅,钱也不够啊!”

老婆望了我许久,缓缓地说:“打火灶、油烟机、冰箱都卖了吧,凑凑钱应该够去秦市的。”

我忽然感动得流下泪来,我深情地说:“我把家里的东西都变卖了,你怎么办?”老婆不说话,她钻进了我的怀里,我也禁不住张开双臂,我想起了电视剧里男女主角最后相拥然后生死离别的桥段。我哭得更厉害了。

但老婆却始终没有流泪,我想她是在强忍心中的悲痛,她不哭是因为她不想让我更加难受。

P12-14

序言

他投下了一颗炸弹

在读者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想先泼一盆冷水——中国推理小说发展至今,可谓是不幸的。何以呢?我们似乎都认为,中国推理小说发展是近十多年才开始的,其实并不是这样。民国的时候,无论是译介国外推理小说,还是原创推理小说都发展迅猛,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程小青、孙了红这两位侦探小说名家,还有诸如赵苕狂、俞天愤、张碧梧、王天恨、陆澹安等红极一时的推理作家。可惜,因为历史原因,中国推理小说的传承出现了断痕,先辈们的作品大多都被读者遗忘,非常可惜。

反观邻国日本,情况却与我们有很大不同。日系推理小说如今在全球都享有盛誉,甚至在本格诡计的发展和传承上,远超推理小说的起源地英美。这一景象,让我辈推理迷羡慕不已。幸而这些年来.国内推理小说也开始发展,原创推理的中坚力量崛起,虽然说尚不能与日本最顶尖的推理小说争锋,却也佳作频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而这些推理作者中,亮亮是尤其特殊的一位。

那么,是不是由于亮亮创作的是幽默推理小说,所以显得很特别?

当然不是。

中国幽默推理小说,并不是亮亮首创的。正如我文章开头所言,民国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创作“反推理”的侦探小说。

比如赵苕狂的“失败侦探”胡闲,他在民国侦探小说的名侦探中,是十分独特的一个。这位失败侦探曾这么介绍自己:“讲起我的头衔,倒也煊赫得很,人家总得称我一声大侦探啊。且慢,诸位都是老看侦探小说的,听见了在下的这番话,定要说道,讲到大侦探,在外国有福尔摩斯、聂卡脱,在中国有霍桑、李飞,这都是我们知道的,倒没有听见过你这个名儿,大概是你在那里吹牛罢。那我就回答道:不、不,我确是一个大侦探,讲起资格来,虽及不上福尔摩斯、聂卡脱,倒也与霍桑、李飞不相上下,不过少和诸位会面罢了。如今我见他们把自己的案子,一桩桩地登载出来,不免有些眼红,所以也想效颦一下。所可惜的,我并没有像包朗韫玉女士这种懂得文字的朋友,只得自己动笔了。不过我要声明一句,我与他们却有不同之点,他们所记的,都是成功的历史;我所记的,偏偏都是失败的事实。何以呢,因为我当侦探足足有十多年,所担任的案子,没有一桩不遭失败,从没有成功过,所以只得就失败一方讲的了。”这样一番介绍下,一个活灵活现的诙谐形象便跃然纸上,怎么能让读者不爱?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推理作家尝试过幽默推理的创作,如陆小包《撸撸姐的超本格事件簿》,以及本人的拙作《斜眼少年》,但是,以上的作品为了诡计或人物大胆的尝试,牺牲了一本小说应有的东西,若论作品的综合水准来看,亮亮无疑是他们之中,最出色的。

不讳言,在亮亮第一本小说《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出版之前,我与他并不相识。在原创推理圈中,也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是出道作竟然是一本幽默推理,这着实引起了我的注意。要知道,原创推理还在蹒跚学步的阶段,幽默与推理这两样仿佛水火不容的元素,怎么才能合理地熔于一炉,从创作者的角度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一种语言的天赋,你能不能抓住读者的笑点,这很重要。而且我悲观地认为,这种技能是无法后天训练的,幽默搞笑,是一种天才。从我的阅读经历来看,能够完美驾驭幽默推理的作者,一只手就可以数出来。其中能让我捧腹大笑的,更是寥寥无几。

结果,亮亮并没有让作为读者的我失望。

伏线、逆转、设局等这些推理元素,被亮亮用轻松幽默的语言锻造出来,水乳交融,甚至让我产生了错觉,一度以为自己是在阅读日本幽默推理大师东川笃哉的作品。

但是,如果你认为亮亮的作品只是简单地对东川笃哉小说的模仿,那你就错了。亮亮只是借标题致敬了这位大师,而本质上,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从《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第一季到如今的第三季,我们能看到亮亮作品的进步和对自身的期许。他并不是喜欢自我重复的人,无论是在故事上,还是诡计上,都有极高的要求。从推理性到故事性、悬疑性乃至写作手法的不断探索,我们能够看到他的努力!关于涉及故事内容方面,出于推理小说的特点,我不方便多说,读者可自行去体会。所以,亮亮并不是“中国的东川笃哉”这么简单,作为读者,我希望在他身上看到更多未知的可能。

正如这篇短文的标题所言,亮亮对于中国推理界,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推理作家这么简单。他带着《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以幽默推理小说家之姿态进入文坛,犹如投一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让原本沉寂乏味的推理圈再次热闹起来。我希望《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第三季,不是亮亮创作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时晨

2016年3月27日

后记

那一见——有时候越简单,越极致

今天中午,在大拇指广场必胜客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某同学。

上一次见该同学的时候,是在2008年的12月31日,在台东的欧典咖啡,点了一壶花茶。

自那次一别,再见的时候,未料会隔六七年。

那一次,刚从厦门回青岛,然后匆匆一见,再匆匆一别,虽同在一城,却几乎杳无音讯。若非即将南下,恐怕还不会见。

至于约饭,早在去年的夏天便已经开始。最初是想借着同学聚会,结果大学的同学们太不给力,大规模的聚会组织不起来也就罢了,连三五人的小聚都萎靡无力。索性单聚,却始终约而不定。

曾约过科技街,也约过大拇指广场下的太平洋咖啡,甚至还约过哪里,都记不清了。我倒闲来无事,只是该同学太忙,不是国外,就是郊外,总之定不下时间。

直到后来,我施展出欲擒故纵的神机妙算,在微信上深沉地说要快递地址,要把《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1》寄给她,因为见面是没有机会了,下周就要离开青岛了。该同学不察中计,心愧不已的同时,匆匆定在周三中午的大拇指广场。

因为周三这一见,我甚至把韩总和姜总的约饭也推迟了一日。

约了半年的饭,真到见上一见时,吃什么突然已经不重要了。炒菜要单点,还要等,太麻烦,所以前海沿以及小乔豆腐直接PASS。于是,我就说必胜客吧,点个套菜,快捷方便,不用操心费脑。

于是,饭就真约在了必胜客。

我早到,边玩手机边等。该同学略晚,隔着窗,敲玻璃,笑着向我打招呼。我偏头转目,见是她,忍不住也笑着相迎。

真到进来,走近时,才发现该同学几乎未变,和十二三年前初识时一模一样,岁月的时光似乎停滞不前,连一丝皱纹都不现。

然后,一瞬间,我就想起,理工大五十年校庆,细雨蒙陇,从黄岛驶往青岛的校巴车上,我们代表班级参加本校校庆的情形。

一恍惚一刹那,仿佛就在昨天,感觉真的没变。

吃饭的时候,几乎没有冷场,聊了很多,如同当年在大学食堂里似的,好像这些年都没有经历过一样。

我提到过上次见面是六七年前,我还提到过别了之后,我在空间写了一篇日志。该同学说记着。

期间,该同学不断有电话进入,大凡工作上的事,不论巨细。若是平时,我必然体谅地说,啊,工作这么忙,简单一吃,回去吧。但这次我却故装不知,慢嚼细咽的同时还滔滔不绝继续聊,因为我觉着这么多年没见,下次再见又不知何年何月。

直到最后,快结束了,我终于拿出了书,拿出了我努力这么多年,终于出版的第一本书。

该同学接过书,笑着问我要签名,还开玩笑地说,指不准我哪天真出名了,签名书可就值钱了。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忍不住也笑了,其实我想说,书的后面,有那篇后记,有那篇名为《那一日》的后记,就顶了所有的签名了。

确实如此,当我给我第一本书写后记的时候,我真的有过这样的想法。我希望我真挚的回忆,不仅仅是通过网络传阅,我期盼它能被印刷成文字出版发行。所以,在写那篇后记的时候,我苦思了两天。

我的语文老师曾教导我,文字这东西,越简单越极致。那时,我忙于高考背书,不能理解。后来当我走上靠文字吃饭这条路时,我越发地能体会老师的意思。

所谓大巧不工,最真挚的东西,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表达。

老师对文字的理解,也影响了我对文字的运用。

所以,当我拿笔真的要叙述那段我最真诚的最念念不忘的文字时,我并没有把它写成拖沓至几万字的小说,也没有写成洋洋洒洒几千或者万字的抒情随笔。于是,最后我酝酿了两天的后记,真正落到笔处的仅仅是百余字。

而且这百余字,我是把它隐藏在后记最不显眼的位置。在最不显眼的位置,我用了一排排反问,然后自问自答,我希望看到它的人,能体会到其中的苍白无力。

因为,文字这东西,越简单,越极致。

所以,当该同学让我在书前签名时,我很想说,那篇后记,《那一日》,顶了一切签名了。

但我没有说,因为该同学出手太快,已经撕了包装,亦或者是我嘴太慢,又不愿拂逆人意。

她把书捧到我面前让我签名。我笑了笑,抬起准备已久的笔。

可是,真到落笔的时候,我突然不知道该写什么赠言了。

我握着笔,发愣,期间抬头三次,我说:“我词穷了。”

我以为我是在自嘲,我低下头再想,然后又抬头,我又说:“写什么好呢?”

该同学说:“都行啊!”

于是,我再低头,继续想,过了一会儿又抬头,我说:“要不只签个名吧?”

嗯,我虽然已经三十岁了,但是我还是跟个孩子似的到处搞怪逗比。即便是在给书签名上,也尤其搞怪。

但这次,我突然搞怪不起来了。

其实,我想过。在抬笔的一瞬间,我不是没有想过。

我想写,敬请惠存,或者雅正。但是我觉着太做作。  我还想写,祝一切安好,诸事顺利。但是我觉着太虚伪了。

我甚至想写,希望祭奠青春,互相勿忘之类。但是我觉着太没劲了。

最后,我竟然真的只写了一个名字,一个日期。

赠言是空着的。

空白的赠言。

连赠谁都没写。

我想我是太认真了,所以留了一大片空白。

在我所有的赠书签字里面,这是唯一一个空白的只有名字和日期的。

是我太过严肃,以至于不知道该怎么写。

后来从大拇指广场出来,我想一个人静一静,一个人走走。

于是,我从海尔路,拐到银川西路,然后至宁夏路,经台东,到达科技街。

这一路下来,我路过了国信体育馆,路过了半岛艺术馆,路过了动漫产业园,路过了广电大厦,路过了台东大转盘,路过了博士美容。当我走到科技街的时候,我实在走不动了,我站在路边,弯着腰撑着膝盖,大口喘气。我抬头,我从大拇指广场刚出来时是下午两点,太阳最毒辣的时候,而现在却是到了下午5点,夕阳西下。

这条路,我走了三个小时,我走了一下午,就像是漫步人生路。

确实,人生这玩意,从出生到死去,一路下来,有相遇,有分别,有颓废,有奋发,有执著,有放弃,有念念不忘,有灼灼不灭,总之,这是很有意思的一条路。

同学,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呢?

亮亮

2015年3月11日于青岛

书评(媒体评论)

东川笃哉不仅在日本风靡,在中国也拥有众多的粉丝,《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的作者亮亮就是其中之一。但亮亮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致敬,而是与中国国情和笑点进行了完美的融合,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幽默推理之路。

——《本格ミステリー?ワールド2016》(岛田庄司主编)

“季警官系列”弱化了“侦探”的作用,而让形象鲜明的杀手、骗子、绑匪、小偷、毒贩、线人等轮番上场,拼合出一个离奇怪诞而又充满生机的都市世界,他给予读者的,有搞笑、幽默、滑稽、讽刺,当然也有悲伤。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郑保纯

亮亮对于中国推理界,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推理作家这么简单。他带着《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以幽默推理小说家之姿态进入文坛,犹如投一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让原本沉寂乏味的推理圈再次热闹起来。

——推理小说家 时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23:39:01